《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三体》

在《三体》小说中,刘慈欣写到,在人类得知三体人即将入侵地球后,经历了一场大低谷,但在大低谷之后,人类的科技仿佛打破了智子的封锁,似乎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末日之战前夕,人类派出了2015搜恒星级战舰飞向太空,想以此为威慑,震慑一下三体人,让三体人就此收手,同时人类也想用强大的武力作为谈判的筹码。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想象中的末日之战情景

然而,战果就像战役的名字「末日之战」一样,这一战之后,人类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三体人的水滴探测器毫发无损,三体人获得了碾压式的胜利。这看起来并不科学,因为《三体》小说中写到,人类恒星级战舰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5%,单从速度层面看,是绝对领先于三体飞船的1%的,这也是人类信心的由来吧。

那为什么人类会输的这么惨呢?咱们先来分析表面现象,最后再说说根本原因。

  • 表象1:看似强大却非常落后的武器

小说中人类一共有四种武器,咱们来举其中两个例子。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电磁炮(三体中的更大)

电磁动能炮: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与传统的火药推动的大炮,电磁炮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这个的本质就是一个加强型的传统大炮(传统大炮pro版)。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粒子束武器

高能粒子束: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加速器把质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数万—20万km/s的高速,并通过电极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细的粒子束流发射出去,用于轰击目标。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高能粒子束有些类似机关枪,只不过射速极快,子弹极小(大家觉得这个例子合适不?)。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想象中的水滴探测器

  • 表象2:拥有完美光滑平面的水滴

在《三体》小说中,人类派丁仪等几位科学家组成一个小分队去近距离接触水滴,并且给水滴做了一个“体检”。当人类用最先进的显微镜观测水滴表面时,即使放大到一千万倍的极限倍数,水滴表面仍然是光滑的镜面,看不到一点粗糙的迹象。这也就证明了,构成水滴表面的物质,是当人人类认知以外的物质。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粒子对撞机中对撞的粒子

  • 异常可怕的外星科技——基础科学

从武器可以看出,人类的科技在被智子锁死之后,从表面现象看,科技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仅仅是将智子封锁前「基础科学」所发现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简单说人类仅仅是将原有的科技做到了极致但是由于智子封住了人类的「基础科学」就让人类的科技发展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水滴的光滑程度可以看出,三体人的「基础科学」完全领先于人类,两个「基础科学」存在差距的文明,最终战斗的结果也许会像小说中描写得一样,也许会更惨。

《三体》末日之战中人类惨败,基础科学的落后,让人细思极恐!

细思极恐的外星文明

  • 细思极恐——不要探索外星文明

以上情节虽然都是小说中的内容,但确实让人细思极恐,一个文明「基础科学」的发展,决定了这个文明的真正实力。

霍金生前为何不断提醒人类不要探索外星文明?其实很简单,宇宙已经诞生138亿年,人类的信息时代不过区区几百年。宇宙中拥有的恒星更是数不胜数,如果宇宙中如果存在着另外一个智慧文明,而且出现的时间比人类要早几万年甚至更长,那他的「基础科学」一定会人类更先进,如果对方也遵从「黑暗森林」法则,那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各位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