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趁现在努力读书,未来可能再难实现阶层跨越

你是否抱怨过现在的教育制度不适合你?你是否觉得这么多科目的学习扼杀了你某一方面的天赋?你是否觉得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即便退学也能成功呢?清醒一点,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了!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年退学的人现如今在做什么吧。

2008年的时候,18岁的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因对教育制度的不满,高考当天,在试卷上写满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希望以此获得零分,引起社会关注。然而一切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美好。

此后徐孟南辗转各地打工,直到十年后的今天,他重新开始复习,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

你不趁现在努力读书,未来可能再难实现阶层跨越

“如果有人劝我,我一定不会考零分。”徐孟南如是说。

有人问他为什么十年后要回来考大学,他给出的答案是:“因为除了上大学,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我想去体验大学的感觉,算是对过往的弥补。

如愿考入重点大学的张某,因对学校课程的学习效率感到质疑,退学在外工作。

在他看来,这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要目标明确,学习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非要留在学校。

然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内推成为了他退学后获得工作的主要途径。“如果投简历,本科就是底线,学历不够的话,就算过了,也会以此为借口压工资。”

看着昔日同窗留学海外,入职知名企业,张某请假在家复习一个月,认为凭着自己高中时的底子,考到当初的成绩不是问题,结果一考试,仅仅及格而已。

对此他表示,挑战规则是有成本的,而且这个成本往往很高。

你不趁现在努力读书,未来可能再难实现阶层跨越

我们都知道韩寒曾经多次对批判我国的教育制度,并且他本人也在高中退学,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效仿。

但是多年后的韩寒,却对当时退学的决定表达了看法:“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在不久前韩寒发表的《我所理解的教育》一文中,他也表示,目前看来虽然应试教育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他有着基本的公平。

他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各种阶级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并且这种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阶级的窗口期不会持续太久,可能也就几代人,在两三代人之后,阶级基本固化,再想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将会变得更难。

其实这不无道理,我们可以发现,几十年前的大学生,现在大多都有着不错的经济实力,而现在大学生毕业也不见得能找到工作,其实就是随着时代的变换,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的难度逐渐上升。

你不趁现在努力读书,未来可能再难实现阶层跨越

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开始把更好的教育资源倾注在自己孩子身上,而这些家长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继续优秀下去,实现财富的延续。

这些拥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都在努力,可以想象,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未来不光是你自己,你的子女,你的孙辈,想要改变命运,恐怕需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你不趁现在努力读书,未来可能再难实现阶层跨越

社会可以允许一些离经叛道的人成功,但当我们观察大多数普通人的成功之路,会发现读书升学无疑是扭转个人命运的重要杠杆,是人生最关键的几步。

最后,引用韩寒在文章里的两段话送给大家:

第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

第二,别以为读了书,有了点知识,有了个文凭就了不起了,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每当你觉得骄傲自满时,就去帮你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吧,你会宁愿去复读十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