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年份越久越好喝嗎?


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說法,而且由來已久哦!


明代大理白族進士李元陽記敘的感通茶:“藏之年久,味愈勝也。”明清時期,感通茶是雲南的名茶。


民國六年(1917年)《路南縣誌》中讚賞寶洪茶:“藏之越久越佳。”


感通茶、洪寶茶,都是曬青綠茶。可見歷史上關於普洱茶“越陳越香”是有記載的。

但是,如果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普洱茶陳放的年份越長就越好喝,50年的比30年好喝,100年比50年好喝,1000年比100年好喝。事實是這樣子嗎?


其實,歷史上所謂的普洱茶“藏之越久越佳”的說法,是針對生普而言的。因為知道1973年,熟普才被髮明出來。


生普的原料是大葉種曬青毛茶,在製作過程中其內源酶沒有被完全殺死,給後期轉化留下了空間。在生茶在後期的存放過程中,茶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水分、氧氣發生反應,同時其內酶也會發生變化,於是就出現了緩慢的發酵轉化。在一定的時間內,茶葉品質有所提升。


而熟普,由於在製作過程中就經過幾十天的渥堆發酵,其後渥堆發酵過程已經基本消耗了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儲存時間長短不會對茶質本身有太大的影響,不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不管是生普還是熟普,在後期存放過程中,物質都會發生改變,有些是遞增的,有些是遞減的,但品質不會永遠向上,當內含物質都轉化完畢時,就達到了品質的峰值,其後會緩慢下降。


有研究表明,普洱茶生茶在後期存放過程中,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等成分都成遞減趨勢,刺激性物質減少,糖分則會遞增,所以普洱茶會越來越香甜,越來越醇和。

存放時間對普洱茶品質的改善和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說明存放時間越長品質越好。一般來說,熟普在10年內就達到品質峰值了,生普的時間會長一些,但也不是永遠向好。


所以,大家不要太迷信老茶哦!

現在,很多茶友買了新普洱茶,邊存邊喝,這是最保險的辦法,如果方法得當,可以在不同的年份品嚐到不同的滋味,迴歸理性平和,才不辜負喝茶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