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為什麼拒絕給劉海粟的不世名畫上題詩

1919年,那一年,畫家劉海粟23歲,而印學泰斗吳昌碩75歲。劉開中國西畫之風,是中國最好的西式美術機構上海美專的校長,吳是晚清民國名震天下的詩書畫印大家,中國文人畫最後的遺響。

這一年,一個河南老鄉弄到幾幅畫,其中兩幅落到了新銳畫家劉海粟手裡,一幅平庸,這裡不說了,另一幅呢,用劉海粟的原話說,“長199釐米,寬188釐米,雙絲絹本,雖然顏色黑舊,但是光彩未減,畫面危峰聳立,幽谷深邃,嵐氣浮動,水木精華,堪稱筆力雄放,墨韻渾樸。”劉將此畫掛在書房日夜摩挲欣賞。
有一天,劉海粟無意中在畫上的石頭裡,看到“關仝”二字,他大為震驚,“關仝是世界美術史上屈指可數的大畫家”,他不敢相信自己會輕而易舉地過獲得這幅不世之作。
於是,他請了朋友唐吉生來看唐又約了幾個業內朋友來鑑賞,一時名家高邑之、何詩蓀看後,均認為是好作品,但是不是關仝的,則不敢肯定。
關仝是誰?

吳昌碩為什麼拒絕給劉海粟的不世名畫上題詩
吳昌碩為什麼拒絕給劉海粟的不世名畫上題詩
吳昌碩為什麼拒絕給劉海粟的不世名畫上題詩吳昌碩為什麼拒絕給劉海粟的不世名畫上題詩​​​​【題圖分別為關仝像及他的作品《關山行旅圖》、吳昌碩、劉海粟】
關仝,五代後梁大畫家,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也有稱作關同、關穜的。
據資料介紹,關仝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與荊浩、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宋人將他與李成、范寬並列為“三家鼎峙”)。《宣和畫譜》有錄其畫《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九十四件。
大家定不下來作者,最後唐吉生說,請吳昌老看下。
吳昌老就是吳昌碩,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當年已經七十有五高齡了。
按劉海粟的回憶,吳昌老當時 “表情溫和麵帶幽默”,吳昌碩說,“關仝生於五代,其手跡是鳳毛麟角,我快八十歲了,也還是頭一回看到呢!”
劉海粟問,關仝的畫,為什麼不題名。
吳昌碩說:“唐和五代畫家以不題名而被人認出作者為榮,所以名字多題在不惹人注目的地方。畫是真的,錯不了。”
劉海粟見吳昌老興致正好便提出讓昌老題字(詩)的想法,吳昌老搖搖頭拒絕了。
吳昌碩說:“我哪裡夠格呢!這張名貴的古畫快一千年了,要是佛頭著糞,把畫題髒了,就愧對古人了。”
後來,吳昌碩又託唐吉生傳話給劉海粟——
“不是我珍惜幾個字,一首詩,古畫是歷盡磨難的劫後倖存之物,一題就弄壞了。告訴劉海粟,千萬別找人題字!”
劉海粟後來悟到,“許多古畫便是被皇帝大臣之流題得體無完膚,打滿了欣賞圖章,破壞了構圖”。
但劉海粟其實並未能完全免俗,“此畫後來只是由葉恭綽先生題了‘舉世僅存之關仝真跡’幾個字裱在旁邊”。
逍逍客曰:關仝吳昌碩劉海粟三位傳世畫家,經一幅畫聯繫起來,品行高下立判。想當今浮世書畫家,爭名擢利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嗚呼!去他(娘)個藝術品!


丁酉暮春逍逍客於古城長安之忙閒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