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試看大國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唐朝歷史,感覺就像一位中年大伯,身強力壯而不失優雅從容,這是秦漢和明清所不具備的。西方國家有民主和法治,我們唐朝卻滋生了理解和包容,這是何等的可貴!這種可貴可以讓人們活的更有自信,更有尊嚴,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走“群眾路線”,構建和諧社會。

唐朝——試看大國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走“群眾路線”

唐太宗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還把君民比作舟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存百姓”的民本思想幾乎持續了整個唐朝,是走群眾路線的基石和依據。

在唐朝,君臣們在決策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到民眾的感受,這在非民主社會是一種極高的修養和氣質。在唐朝,人們生活的“更有尊嚴”。也正是這樣的認識,造就了古代中國文明的高峰。

唐朝——試看大國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建“和諧社會”

和諧離不開包容。在唐朝,佛教思想逐步浸潤人們的靈魂,包容變得不再勉強的犧牲,而是舉手投足間的從容。

還是唐朝的奠基者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天可汗”的稱號,“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善於納諫,從善如流,這是對不同聲音的尊重,而允許不同聲音的出現是和諧社會的根本。

唐朝——試看大國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唐朝長安,吸引了大量的大食人,波斯人,非洲黑人,還有周邊日韓人來生活,唐朝的高貴使他們欽佩不已。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是一種內在的自信,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自信的時代。明清時期開始接觸西方,中國人開始自卑了。

以下是一組數據和史料,我們似乎能從中體會到唐朝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貞觀6年,全國死刑執行7人。唐史烈女傳的守節者是56人,明朝是785人。

下面唐朝協議離婚的案例:敦煌發現一篇“放妻書”: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裙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唐朝——試看大國內外兼修的雍容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