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藝術是否越來越沒落?

zyl961955197

昏鴉帶大家一起飛過古典藝術洋溢著端莊與自然之美的天空吧!藝術就是藝術史,任何一種被歷史所定位的藝術形式與風格都是一種思想主張所帶來的居功至偉地影響。

古典藝術的根源來自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典範,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

柏拉圖的“模仿說”強調對於自然的再現,對理性的唯心膜拜將審美和藝術創作剝離。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明確了藝術的本質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

〖古希臘雕塑―拉奧孔,力量美與宏偉莊嚴的典範。〗

文藝復興把古典主義做了總結性的歸納,以理性精神為導向;以人文思想為內涵;以神話、宗教為內容題材;以端莊典雅、對稱平衡等審美經驗為典範;以寫實與模仿自然客觀為方法去進行藝術創造的一整套系統。

藝術的表現不僅僅侷限於審美,更多的傾向於思想性的表達。審美逐漸脫離於藝術本體走向哲學思辯的領域。
〖椅中聖母―拉斐爾,文藝復興將人性與神性交織呼應以彰顯人文之內涵。〗


作為藝術史上最為經典的藝術流派之古典主義一直在不斷填充進新的思想內容和風格形式。

無論古典主義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都在不斷演變過程中以適應不同時代的文化發展需要。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藝術再到新古典主義直到今天的超寫實都體現出一種與時俱進地演進過程。
〖新古典主義的代表達維特〗

任何一種藝術思潮和流派所貢獻出的偉大思想與審美經驗都是有價值地積澱。

藝術發展到今天有著各種繽紛雜陳的形式風格。多元化的現實帶來多元化的選擇,每一種影響力肯定不可能如同過去那樣火熱般風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沒落與消亡。他一直會在那裡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審美價值。

古典主義是所有藝術思潮中影響最為廣泛的不變主流,是不朽經典和審美的根基。任何新的藝術生成都是基於對他的反叛,即便到了藝術觀念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也無法徹底改變與撼動古典主義藝術的定位。


疾飛昏鴉

本人以為,古典主義太注重理性至上,不符合人類精神解放和思想自由表達的隱性規律。而盛極必衰,是任何事物永恆不變的發展規律。

古典主義是以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期的法國繪畫大師安格爾為分界線的,他攀上古典主義頂峰後,古典主義路子走到了盡頭,開始走下坡路。

安格爾《大宮女》

安格爾《保羅與佛朗西斯卡

一種藝術的發展規律,其實跟人的成長一樣,分別有幼兒時期,少年時期,青壯年時期,老年時期。人在青壯年時期能達到人生巔峰,藝術同樣如此。

古典主義把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看作學習榜樣,非常重視繪畫線條的嚴整和結構的清晰,同時,在畫面形式上盡最大可能追求完美。

拉斐爾《聖母子》

在文藝復興初期的14世紀,古典主義就初步形成,達芬奇、拉斐爾等人成為這一時間段的代表性人物。之後,提香進一步推進了古典主義風格。

經過200餘年發展,從17世紀到18世紀,相繼出現了倫勃朗、桑普、大衛等一大批古典主義繪畫大師,把古典主義推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倫勃朗《浪子回頭》

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中期的安格爾,堪稱古典主義最偉大的畫家,他站在了古典主義的頂峰。

達到最輝煌的時候,也意味著道路已經走到終點,想變法和開闢新路已經不大可能。在安格爾之後,古典主義宛如遲暮的英雄,逐漸被淹沒在各種藝術思潮裡。


鴻鵠迎罡

一種藝術達到它最頂峰的時代,也就是它行將沒落之時,這個沒什麼可悲傷的,歷史就是這樣前進的,當然可能有人認為後一種藝術沒有前一種藝術好,但也有人認為好,但這是個規律,是不可改變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但是不時興了,不流行了,也不等於就沒有了,反而是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是處於正常狀態了,另一方面如果畫得好總會有人喜歡,還有也可以畫當前大家都喜歡的畫。

就是說畫家在未學畫之前就要考慮好這裡面的一切事情,也不要有啥抱怨,繪畫市場足夠大,只要畫得好,什麼風格都可以生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