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為什麼焦慮

前天晚上,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喝醉了,在大馬路上睡了一晚。

那天的晚會,主要是慶祝桔子酒店賣給華住集團交易成功。吳海說,可能是心情不好,不知道怎麼就喝醉了。對吳海來說,這的確是個尷尬的晚會,有點像參加前女友的婚禮。

創業者為什麼焦慮

第二天醒來,吳海寫了一篇《做大哥的樣子》的文章,回憶著身邊各種各樣的大哥。其實,細細讀來能發現,賣掉桔子酒店他有多麼不甘心。

嚴格說,吳海也算是成功的創業者。雖然沒有將桔子酒店送上市,至少還是找了一個不錯的買主,他應該拿了不少錢的。為什麼還會失態呢?

睡在馬路上不算太失態,因為本來知道的人不多。賣掉桔子酒店後,不斷通過文章表達的情緒,看上去很剋制,其實處處透著不滿。這是一個創業者的不滿,就像當初宣佈消息時,他也很失態的說,最後才知道自已是代孕媽媽。

不說他的事了,這是資本的規則,大家應該都表現彬彬有禮才對。今天的文章,我想談一談創業者的心態和焦慮。

創業者真的很不容易。公司很小的時候,天天擔心會倒閉。我有一個朋友,在廣州開了一家很小的餐飲店。他說前兩年,整晚睡不著覺,頭髮也掉了不少。

公司稍微有些規模,創業者更加辛苦。產品不成熟、團隊不穩定,幾十號人吃喝拉散,只有自已知道有多難。另外一個朋友說,創業五年以來,基本上沒有休過星期六、星期天。就算沒有事,也要去辦公室坐一坐才踏實。

公司再大一些就是吳海這樣了。某一天,在投資人的主導下,公司必須賣掉。雖然能獲得經濟上的補償,但感覺兄弟們在一起奮鬥的夢破了,覺得對不住大家。

其實,一個角色有一個角色的焦慮,一個行業有一個行業的焦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焦慮,四十歲左右的人都焦慮。想想這些,創業者也許就會活得更從容一些吧。

我們來聽一個1000多年前的故事。

公元805年,這一年韓愈38歲,13年前就考取了進士,9年前就開始從政,2年前已經系統的提出師道理論,寫了名作《名說》。

這個時候,韓愈被貶在陽山當縣委書記已經快三年了,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求教的年輕人,整天呤詩論道,蔚然壯觀。不過,就是這個時候,他寫了著名的《五箴》,大意是說,他今年38歲了,頭髮白了,牙齒也不好,聽力也不如從前,道德學問一天天遠離當初的目標,特別寫作《五箴》批評、督促一下自已。

創業者為什麼焦慮

開篇的《遊箴》中,他寫道:餘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餘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嗚呼餘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意思是說,我年輕的時候,決心認真讀書。可是現在,吃了飯就玩,從早到晚碌碌無為,我難道不知道,自已已經歸入小人之流了嗎?

再說一個100多年前的故事。

1844年,曾國藩34歲。5年前,他就中了進士,3年後將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早年他就經常讀韓愈的《五箴》,於是在這一年也寫了《五箴》。

創業者為什麼焦慮

曾國藩在開篇中說,少不自立,荏苒遂淚,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也!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癐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僕以中才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根拔,諒哉其難之歟!

大意是說,古人到了我們這個時候都學有所成,而我還是碌碌無為太傷心了。我只有中等天賦,卻事業順利,因此想下苦功使自已振奮向上,實在是太難了,特別作了《五箴》督促自已。

你看看,事業順利不順利,古人們都很焦慮,這和創業者多麼相似。

1000多年是這樣,100多年也是這樣。

上下扯了1000多年,只想告訴創業者們,焦慮是個永恆的話題。

公司小的時候,擔心生存問題睡不著。

公司大了沒上市,心有不甘又會喝醉。

看完這些,你今晚能睡得好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