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要選擇你認爲最有前途的行業

創業,要選擇你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

創業方向 你準備做什麼

創業前,你首先要想清楚做什麼。一般來說,只要符合法律要求,顧客願意為某項需求而花錢購買的,便是市場所在,也就是創業的泛化方向所在。對於你來說,創業方向實則是一個創業切入點,創業方向越具體,越細微,甚至像針尖那麼細,你創業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對於創業者來說,選擇在哪個行業裡創業,是必先要考慮的問題。有句俗話說得好:“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對於創業者來說,選錯了行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猶如進入了一個泥潭,以至於進退受阻。

實際上,關於創業應該選擇哪個行業,答案可以說有很多。比如,我們在百度的搜索欄中輸入類似“創業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行業”的問題,就會看到很多種答覆。舉例來說,有些答覆指出了未來“十大最有前景的行業”:互聯網服務行業、教育和培訓行業、農業、旅遊行業、文化娛樂行業、生物醫藥行業、健康管理行業、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智能家居行業和信息安全分析行業。

其實,除了上面的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總之不一而足。一般來說,創業者在選擇自己要創業的行業時,通常都會選擇自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幾乎沒有哪個創業者會選擇一個連自己都無法說服的行業來創業。

實際上,究竟哪些行業才算“最有前途”,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很多創業英雄在剛開始的時候,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在當時是難以被人們理解與認可的。比如說,比爾·蓋茨在1975年與好友創辦微軟時,年齡不過20歲,在那時,人們幾乎還無法相信一個20來歲的毛頭小夥子所搞的軟件能成為一個行業,更難以相信會有人通過開發軟件、銷售軟件而成為世界首富,然而,比爾·蓋茨後來做到了,並且在1995—2007年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榜全球首富,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榜美國首富,由比爾·蓋茨創辦的微軟也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

馬雲在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時,很多人還都不相信所謂的在網上就可以購物的“電子商務”,甚至認為馬雲是“騙子”。如今,不過才過去了十幾年,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一種重要的購物方式,馬雲一手創辦的阿里巴巴集團更成了電子商務的“B2B”“B2C”和互聯網金融諸領域的行業翹楚。當時被馬雲“騙”進互聯網做生意的人,乘著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東風,一個個成功掘金,甚至不乏一些企業在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等平臺實現超億元的銷售額。如今,馬雲成了國內外著名的創業英雄,與他剛創辦阿里巴巴時被人們普遍質疑形成了鮮明對比。

創業,要選擇你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

實際上,每一個創業成功者在走向輝煌的歷程中,無不經歷過為人們所不理解、不認可,而且艱難地拓展市場的過程。這世上,沒有哪個創業者在走向成功時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在創業時期的煎熬,往往只有他們自己才有最深刻的認識。

宗慶後在創辦娃哈哈時已經47歲了,當時,宗慶後認為“做兒童營養液應該有很大的市場”,當他把自己這個創業的想法告訴身邊的親友時,得來的卻是親友們的一次次勸阻,親友們普遍認為宗慶後已經錯過了創業的“最佳年齡”,應該少些“折騰”,等著“安度晚年”就可以了。面對親友們善意的勸說,宗慶後顯得異常固執:“你能理解一位47歲的中年人面對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機遇的心情嗎?”最後,宗慶後成功了,他創辦的“娃哈哈”,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上述,甚至更多的創業者執著地在創業的征程上鏖戰呢?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便是,他們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是最有前途的行業。因此,無論身心承受多大的壓力,他們都不會放棄,直到看見勝利的曙光。所以,創業應當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這個行業不一定被別人認同,但一定是你深思熟慮之後發自內心地認同的。唯有如此,你才會懂得自己堅持的意義所在,而這也正是你在創業征程上不懈奮鬥的重要動力源泉。

系統地對行業進行市場調研

創業者選擇了自己中意的行業後,接下來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我國的“兵聖”孫子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效地進行市場調研,對要從事的行業、要走的路有個清晰的認識,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據統計,我國每年的創業者中,失敗率高達80%~90%,不少青年人在創業時心潮澎湃,結果卻是草草收場。究其原因,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足夠的市場調研。

古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謂“預”,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我們有了大方向,但是卻沒有對前方要走的路做好調研,就不會知道更應該具體來走哪條路,以及怎麼走,這樣的話,即便我們能夠想象到終點,也未必能夠到達理想的終點。可以說,創業者大多對未來有美好的嚮往,但只有調研好眼前要走的路,才能更好地活在當下,贏得未來。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得好:企業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誠然,企業要“活下去”,自然需要調研自己的現狀,從而找到最好的應對和發展措施。創業者要面對的事情可謂千頭萬緒,倘若創業前缺乏足夠的調研,一旦匆忙創業,必然導致手足無措,以至於苦苦支撐,甚至創業失敗。所以,如果你選擇了創業這條路,就一定不要偷懶,一定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在創業前進行市場調研,只有這樣,在創業後,你才不會頓然迷茫,而是根據調研結果所制訂的預定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並且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創業,要選擇你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

​小明在大學畢業時,參加了幾場招聘會,發現人才市場上比較缺的是銷售人員、有一定經驗和工作能力的技術人員,由於剛畢業,又沒有一些真正拿得出手的技術,小明在招聘會上明顯有些迷茫。其實,對於自己沒有工作經驗的現狀,小明認為還並不重要,畢竟加入一個公司去“打工”,也有助於積累工作經驗和人脈。在小明心目中,一直嚮往創業,他覺得可以靠自己的學識去創業。畢竟,最近幾年來,社會上鼓勵創業,尤其是鼓勵大學生創業。

小明認為,創業使自己能夠獨立地面對市場,每天都會因為肩膀上負有一定的壓力而有動力。說真的,一想到創業,小明的心裡就興奮起來,這是因為,小明平時最喜歡看創業者的故事,甚至常常在看書的時候,不免把自己也想象成了書中的創業英雄。眼下,大學畢業從學校出來,如果不去“打工”式地就業,必然就要選擇創業,自己也就馬上要走那些創業英雄所面對的路了。

經過幾番思考後,小明決定選擇創業。同時,結合自己在去應聘時,身穿正裝成為“剛需”,小明意識到,這幾年來,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達到700多萬人,假如其中有100萬人在找工作時需要購買正裝,以一件相對便宜的200元人民幣的正裝為例,大學生求職正裝的市場每年就至少高達2億元人民幣。想到這裡,有過購買求職正裝經歷的小明決定,根據大學生求職正裝的需求,開一家正裝店。

想到了就要做到,做事絕不拖泥帶水。接下來,小明認真地對自己大學母校附近現有的正裝店,以及大學生消費者進行了調研,從而使自己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考慮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物,互聯網成為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小明又考察了在淘寶和天貓上經營正裝的電商,還在網上諮詢了多家正裝批發商,初步掌握了一些進貨渠道。

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市場調研,小明發現,相對來說,線下實體店銷售的正裝價格較高,網店上銷售的正裝雖然價格上佔優勢,但又不便於定製,使得大學生有時會買到尺寸不合適的正裝,而且在質量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比較了現有的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後,小明又根據時下流行的社交媒體——微信其使用人數較多,溝通交流方便這一情況,註冊與開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並且經常在公眾號裡分享幫助大學生成功面試、提升職業素質以及招聘會信息,為很多關注他的公眾號的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求職信息。同時,為了方便大學生,小明在微信公眾號裡還推出了大學生正裝定製活動,並且加了很多求職者為微信好友,只要有人在微信裡,或者打電話要定製正裝,小明就會請客戶提供身高尺寸,然後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來給自己支付一部分訂金,小明在找自己合作的供貨商定製生產,最後將產品提供給客戶。

由於小明服務態度好,為客戶定製的正裝合身而得體,因此,找小明定製正裝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小明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不久,小明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定製正裝的線下體驗店,還註冊了一家小規模納稅人的貿易公司,小明的生意越做越大。

後來,有人詢問小明創業的成功之道,小明鄭重地說:

“發現商機會讓人激動,但市場會不會那麼順利地接受你,最終還是需要市場調研來決定。雖然調研比較麻煩,其中的過程也很辛苦,但是付出總有回報。足夠而有效的市場調研,將是創業成功的保障。”

創業,要選擇你認為最有前途的行業

確定客戶源:你是否願意與他們打交道

什麼是市場?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客戶的需求就是市場。創業者能夠找到客戶的需求,就是找到了市場。在西方的商業理念中,“客戶就是上帝”;中國的傳統商業文化,也向來把顧客視為“衣食父母”。可見,在客戶的重要性的角度上,中西方的觀點是一致的。

創業者,在精準地鎖定客戶群體後,不僅要為客戶服務好,還要與客戶交往好。試想,如果你從事一個行業,每天在面對自己的客戶時,不是心情愉悅,而是懷著一種躲避、逃避的心理,那麼你又怎能長期地服務好客戶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在確定自己的創業方向時,還不妨問一下自己喜歡和哪些類型的人打交道,喜歡為哪類群體的人做好服務,甚至幾天不見自己的客戶就會在心裡非常想念。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找到你的客戶源,並且確信你面對的客戶也正是你喜歡打交道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根據自己喜歡打交道的群體來輔助確定自己喜歡的行業,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