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驅逐艦和導彈巡洋艦有什麼區別?

我也很絕望351

二戰結束後,導彈作為一種新式武器受到大國的追捧。開發出多種導彈。早期集中在地對地、地對空、空對空。巡洋艦主要是以美蘇為主。

美國由於有航空母艦,對反艦導彈興趣不大。雖然美國很早就在軍艦上裝備過導彈,而且當時主要是液體發動機的飛航式導彈,非常笨重,很快就退役了。蘇聯沒有航母,就發展反艦導彈。蘇聯建造裝備了以反艦導彈為主要武器的導彈巡洋艦。美國則是防空導彈巡洋艦。

美國注重的是艦隊防空導彈。二戰時期的巡洋艦主要擔負為航母特混艦隊提供防空火力。加上當時雷達系統比較笨重,只能在排水量較大的巡洋艦上安裝防空導彈。裝載防空導彈的巡洋艦就是導彈巡洋艦。防空導彈巡洋艦是美國發展的主要方向,其防空導彈是海軍專門研製的。

美國的早期導彈巡洋艦是改裝二戰時期的火炮巡洋艦,保留了炮塔。50年代改裝巴爾的摩級巡洋艦和克利夫蘭級巡洋艦。

蘇聯更注重對航母特混艦隊的攻擊,發展了岸基反艦導彈,並想方設法安裝到軍艦上。同時用大型飛機攜帶反艦導彈。蘇聯的艦載防空導彈是把陸基防空導彈安裝到軍艦上。從60年代服役了肯達級巡洋艦開始,陸續建造克里斯塔級,卡拉級。

上世紀60年代,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發展使得導彈小型化。小型化的反艦導彈成為較小型的驅逐艦的主要武器。導彈驅逐艦主要是反艦導彈和點防空導彈。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雷達等火控系統逐步小型化,驅逐艦排水量也逐步增加,驅逐艦可以為艦隊提供遠程防空火力,導彈驅逐艦達到了以往導彈巡洋艦的水平。

因此,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導彈巡洋艦有美蘇兩類,分別是防空導彈巡洋艦和反艦導彈巡洋艦。俄羅斯已經沒有建造導彈巡洋艦的需求了。美國還將保留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為航母護航。

導彈驅逐艦從反艦型發展到全能型。既能反艦又能防空。並將逐步取代導彈巡洋艦。這是大勢所趨。美國大批量建造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完全可以承擔航母特混艦隊的防空任務。


天明遙遙山海關

導彈驅逐艦,是二戰後出現,以反艦或防空導彈為主要作戰武器,兼具對空(海)、反潛作戰,甚至具備對陸攻擊能力,能執行護航、偵察、警戒、巡邏等綜合作戰任務的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

導彈巡洋艦,也是二戰後出現,反艦、防空、反潛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幾乎都不缺失,是以各類導彈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能獨立遂行海上多種作戰任務,成為編隊作戰指揮艦,或航母作戰編隊最主要的護航艦艇,目前僅美俄海軍才擁有少量巡洋艦,其他國家海軍無此艦種。

(美伯克級驅逐艦)

首先,就一般而言,巡洋艦是一種可以獨立在遠海巡邏作戰的艦種,可以進行遠距離大範圍的軍事活動,其排水量要比驅逐艦大許多;美俄的巡洋艦排水量都是萬噸級別,除了個別大型驅逐艦外,一般驅逐艦排水量要遠遜於巡洋艦。

(俄光榮級巡洋艦)

其次,由於排水量大,巡洋艦具有遠程、重型和立體打擊火力,一般反艦、防空、反潛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及反潛魚雷等樣樣不缺;而一般驅逐艦,因為排水量的原因,在反艦、防空、反潛、對陸攻擊上,總會有所側重,不會面面俱到,所以火力要比巡洋艦薄弱許多。

(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再則,就目前發展來看,巡洋將已是日落東山,美俄的巡洋艦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現在全球都已停止建造巡洋艦;相反,驅逐艦的建造卻有大噸位的趨勢,譬如日韓海軍的宙斯盾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都在一萬噸級,隨著噸位的增加,除了個別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外,反艦、防空和反潛導彈都不缺,所以作戰能力提高極大。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5月27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其實也沒有啥區別了,特別是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與伯克級驅逐艦噸位還是戰鬥力相差無幾。另外一個就是俄羅斯還光榮級巡洋艦。其他國家也就沒巡洋艦了。055跟朱姆沃爾特嚴格來說應該屬於巡洋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