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如何克服困难研制出“梅卡瓦”1型坦克的?

专守防卫大野驴

在“梅卡瓦”1研制的年代,不要说以色列,连美国都还在摸索复合装甲的技术。为了提高“梅卡瓦”的防护水平,设计人员把所有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的设备都尽量放在正面,包括附属燃料箱、工具箱,等等。



但这样还是不够。于是设计团队做出了终极决定:把发动机也放到车前部。AT3反坦克导弹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穿透一米多厚的发动机和正面主装甲。至于炮塔,M60的构型只能实现100多毫米的正面厚度,所以“梅卡瓦”1炮塔采用了超过60度倾角的斜面前甲,虽然外观有些怪异,但厚度得到了保证。当时阿拉伯军队装备的100和115毫米坦克炮,以及AT3导弹都无法击穿“梅卡瓦”1的正面。正面结实了,侧面怎么办?为了控制战斗全重,只能采用厚度不够零件凑的办法。“梅卡瓦”1把传统的扭杆悬挂改成了外装式弹簧悬挂,用非常粗的垂直弹簧组成独立悬挂装置安装在车体外部,空隙处挂上附加裙板。这样就可以在车体侧面遭受破甲弹攻击时起到间隔装甲的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安全地搭载步兵。苏联的办法是让步兵直接坐在坦克炮塔和车体上,这样显然会造成严重伤亡。欧美的办法是装备大量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这对以色列的财力来说是很难实现的,而且西方机械化步兵的装备体系非常庞大,在国土狭小的以色列及周边地区很难摆开。
因此,还是要在坦克本身上动脑筋。由于把发动机挪到车体前面,传统后置动力的舱室就空了出来。坦克后部是中弹概率最低的地方。为了避免二次效应,“梅卡瓦”1的炮塔内不储存任何弹药,全部放置在座圈下方和车体后部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储存筒里。这种储存筒可以在超过550摄氏度的高温中支撑20分钟,保护弹药不被大火引爆,给乘员提供足够的时间撤离。如果拆除60%的储弹筒,就可以空出容纳6名步兵的空间。只是空间非常狭小,步兵们呆在里面相当局促。(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16年第01期)ZZ


兵器

上个世纪60年代,以色列的装甲力量主要由英国和美国援助的坦克组成,虽然以色列凭借着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地位总能从美国手中获得同时期一流的武器装备,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以色列本国研制能力的落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结束使以色列意识到,假如不具备坦克研制生产的能力,以色列将在军备装备的发展永远受制于西方国家,为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色列就开启了国产主战坦克的研制计划。

四次中东战争的胜利使以色列认为,相比机动力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更应该得到重视,梅卡瓦主战坦克也是围绕着这一设计特点进行研制的,发动机从车底后部移到车体前部就是最好的证明。需要纠正的是,以色列研制国产坦克的历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艰难。梅卡瓦主战坦克研制的时候,无论是相应的整体设计思路还是火炮的选择以及发动机的购置,美国和西方国家都在全力供应,毕竟对于美国而言与其不停的免费援助给予以色列先进的武器装备,还不如使以色列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以减轻美国援助的负担。

梅卡瓦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不仅让以色列完全具备了生产研制坦克的能力,而且还催生了以色列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刻苦学习使得以色列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产的m111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性能甚至要优于美国同时期生产的m735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斗牛士火控系统更是赋予了梅卡瓦主战坦克优秀的移动射击能力。


贞观防务

以色列在两次黎巴嫩战争和加沙行动中认识到,以色列的坦克在战场上没什么优势,必须要创造一个可以主宰战第一新型坦克,而英国外交部不同意把奇伏坦克交给以色列,以完成他替换以色列万国牌坦克的夙愿,想要购买德国的武器,又因为阿拉伯国家的阻止,使得他只能购买美国产的坦克,他心里很明白,如果自己也不被允许购买美国的,他就对此毫无办法,所以想出来要自己研发一款坦克,他是目前世界上经历实战最多的主战坦克。



它的设计理念是以防护为基础,以保护乘员为中心,梅卡瓦是希伯来语“战车”的意思,它的性能标准顺序是防护,火力和机动性,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兵员不足,所以需要把士兵的性命放在首位,所以内部空间的结构和其它坦克略有不同,美国提供了一亿美金的支援。

一开始研制时,还使用的M48坦克和逊邱伦坦克的底盘,1974年制造出可以样车,1979年交付给了以色列军方,在第一次黎巴嫩战争中以微小代价击毁了叙利亚苏制T―54坦克,一战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