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血戰南樑(上)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血戰南梁,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張垣」血戰南梁(上)

血戰南梁

1944年冬,東山廟敵人據點被逼退後,龍延懷聯合縣第二、五、六區和龍赤聯合縣的七區連成一片。此前,高柵子據點被四十團拔掉,長安嶺據點之敵也潰逃至懷來。為了方便指揮平北軍民向敵人反攻,1945年初,平北軍分區在南碾溝召開軍政幹部會議後,與地委一同從紀寧堡遷到海陀山西麓,距東山廟只有5裡的蔡窯子村。

「烽火張垣」血戰南梁(上)

血戰南梁

1945年春,平北軍分區四十團的各連隊,分散在閆家坪、朱家莊、趙家窩鋪等地開荒種地,從事春耕生產。只有王寧邦所帶的警衛連駐守在司令部東部的南梁村,並派出一個排前往鎮川堡北山,監視龍關敵人動向。南梁村位於行子鋪南坡的一個山丘上,高出公路300多米,面向鵰鶚堡,白天可以看到敵據點周圍的一切活動,是警衛軍分區司令部的理想陣地。

龍關日軍不甘心失敗,1945年4月5日,日軍駐龍關的吉田中隊200餘人,又糾集偽軍300餘人,乘坐汽車由龍關出發,與鵰鶚據點偽軍匯合後,直撲平北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蔡窯子村,妄圖突襲平北軍分區,消滅平北軍事指揮機關。之前,派出的偵察員報告,敵人已到達鵰鶚以西的下虎村,引起警衛連的警覺,已加強戒備。上午10時,敵乘汽車進入行子鋪村,企圖翻越南梁進入施家村,切斷軍分區退路,實施兩面夾攻。其前鋒一個日軍中隊和一個偽軍中隊剛到南梁村下,即受到警衛連機槍的迎頭阻擊,將敵人壓制在村下。軍分區司令部派通訊員快馬加鞭,急調20裡外從事生產的部隊回援。

「烽火張垣」血戰南梁(上)

血戰南梁

正當援兵跑步前進時,敵已瘋狂進行了兩次衝鋒。偽軍們不願戀戰,偷偷地順溝向鵰鶚撤退。日軍仍在猛攻,警衛連奮勇阻擊,戰鬥十分激烈。警衛連的兩個排分別堅守兩個高地。為了節約彈藥,有效地殺傷敵人,當敵人衝到主山頭阻擊陣地前20米時,王寧邦連長才命令反擊,雙方用手榴彈對打,爆炸聲連成一片,陣地上煙霧瀰漫,塵土飛揚,雙方互有傷亡。另一個小高地上的戰鬥也在激烈進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赤城縣誌》《赤城英烈》《張家口市歷史文化叢書》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