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指引人類實現共同理想丨宣講家網評論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人类实现共同理想丨宣讲家网评论

摘要:馬克思主義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礎之上;不是說教式的漫談,而是強調只有在現實的世界中並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在人類探索理想社會的征途中,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其難能可貴的理論品質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學說,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時代的潮流、人類的繁榮發展進步。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人类实现共同理想丨宣讲家网评论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紀念日。在這個重要而神聖的時刻,我們共產黨人更加深切懷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他創立了指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和徹底解放指明方向。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第一次全面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這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新,是世界人類歷史社會發展的豐碑。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社會強大的思想武器,從產生的那一刻開始,就以無與倫比的魅力凝聚和引領了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偉大事業,帶給整個世界絕無僅有的巨大影響力、震撼力、變革力,帶來無限美好的希望。

一、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當今,西方世界處於不確定、不穩定時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之治”。新中國成立以來,僅用不到70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發展的奇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

深入分析研究新中國的成長髮展史、建國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史,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中國這個東方古國、發展中大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最根本的源於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指引。我們回到共產黨人確立理想的原點,便可知道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源動力的。早在20世紀初,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高舉真理旗幟,成立了為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的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人民在精神上找到了主心骨,中國發展在方向上找到了定盤星。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的“無產者”、“共產主義”、“階級鬥爭”、“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為人類解放而奮鬥”等偉大思想從西方引來,找到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並與中華民族求解放、人民求生存的強烈願望產生天然契合,隨即如星火燎原般席捲中華大地,激勵無數革命者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奮勇推動百年中國浩蕩前行。

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找到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強大思想武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歷史性成就。從而有力打破了“西方制度優越論”的神話,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繁榮富強提供了新路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勝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勝利。埃及經濟思想家塞米爾·阿明的說,今日中國,正是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和廣泛影響力的現實寫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中國近現代史雄辯證明,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推動了中國社會發展,促進了中華民族復興進程。自近代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面前失去自信之後,中國先進分子曾進行過許多嘗試,結果都失敗了。在中國尋求出路的時候,歐美的許多資產階級的理論也曾傳播到中國,而且還得到了當時當權者的欣賞和有選擇的推廣,但卻都無法成為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內在思想力量。這是因為,資產階級理論是按照資本主義的邏輯,要求世界各國成為資本主義可以自由推進的場所,這必然使中國長期處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邊緣或附屬部分,無法滿足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要求,無法成為民族救亡的動員力量。

中國人民在苦難的現實面前清楚地知道,沒有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就不可能有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唯有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併成為中國社會進行自我改造和現代性轉換的強大思想武器之後,中國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發展才取得了真實的進展。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無情批判,可以讓中國人民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又在資本主義支配和帝國主義的強力面前保持獨立和對抗的姿態。有了對西方資本主義進行反思和批判的馬克思主義,中國人就可以在向西方先進文明學習的同時,堅決抵抗不斷試圖侵略和控制中國的西方力量或者敵對勢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經濟基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唯有生產力發展水平高、科學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國家,才能保障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這就是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還需要社會發展、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經濟落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不發達也不是社會主義。新中國是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國家的廢墟上誕生的,生產力落後和經濟不發達是其短板。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儘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如果經濟長期落後於其他國家,那不僅有“落後就要捱打”的現實危險,甚至有重新失去民族自主和國家獨立的可能。要讓中國人民站得穩,還需要中國富起來、強起來,這是中華民族實現真正的獨立和解放的必由之路。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要發展就不可能脫離世界,也不可能脫離當下資本與市場的邏輯。正因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性地把市場經濟與人民脫離貧困走向共同富裕結合在了一起。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中國就可以在美國霸權和西方主導的後冷戰時期,既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相對領先的管理經驗,學習它們先進的科學技術,又保持自身在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上的獨立性,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找到了更合適的路徑,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中國奇蹟。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走過了五百多年的歷程。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實踐、社會主義制度從一國到多國、社會主義發展從地區到全球,這一追尋人類理想社會的運動,最終在21世紀因為中國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成為滾滾洪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最新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當然也是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完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為開闢人類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瞭前進方向。這不僅為中國贏得未來,更讓社會主義重新偉大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繁榮,不僅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且關乎人類的命運、歷史的走向。而中國走向民族復興,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這片土地上推動歷史進程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促成了中國的現實發展,中國的發展也確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科學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二、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人類徹底解放

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至上否定勞動大眾的基本物質維持,卻把資產階級對物質享受的無限追求作為永恆。而馬克思主義則天然的與勞動者聯繫在一起,為無產階級解放服務是其本性,消滅資本主義,消除精神與物質勞動分工的壁壘,實現勞動者解放和人類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通過對無產階級的觀察,在《共產黨宣言》中宣示人類歷史發展規律;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資本論》中揭示資產階級社會運動規律,馬克思發現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第一次從科學角度解答了共產主義必然到來的原因,第一次以剩餘價值理論推動工人階級覺醒,第一次為人類改造世界提供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的所講的:“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為人類的解放提供了行動的動力,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即使對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言也是如此。雖然資本主義國家竭力反對馬克思主義,但是,其實他們卻深得馬克思主義的好處。他們經常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時是偷偷地求助於馬克思主義。比如,勞資矛盾的緩解、中產階級的崛起、人道主義的實施、處理經濟金融危機的宏觀方式等等,都體現和滲透著馬克思主義的痕跡。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警醒和方向指引,資本主義早就在以往頻繁發生的危機中倒下去了,更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可以說,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世界整體發展。正如德國作家伯爾所說,“沒有馬克思的理論,沒有馬克思為未來鬥爭所制定的路線,幾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會進步”。

恩格斯結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資本論》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張,闡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應該“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閒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中,“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 “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馬克思為人的解放提供了思想的火種,從根本上解放了人類的精神。馬克思研究者戴維·麥克萊倫曾說:“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這樣一種語言:數百萬人用它來表達他們對一個更公正的社會的希望。”正是由於對人類苦難的感同身受、對人類生存狀況的不斷反思,他無情批判資產階級“赤裸裸的利害關係”和自私自利本質,展望“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的共產主義,將“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作為無產階級運動的最終目的。

馬克思主義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礎之上;不是說教式的漫談,而是強調只有在現實的世界中並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這樣暢想共產主義社會:“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範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恆久生命力就在於此。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全面系統、邏輯嚴密的思想理論體系,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而是集人類文明成果的精華而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分別來自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十九世紀以法國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不僅點亮歷史過往,而且投向人類未來。在人類探索理想社會的征途中,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其難能可貴的理論品質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學說,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時代的潮流、人類的繁榮發展進步。

然而,伴隨時代前進的腳步,今天的世界來到了又一個十字路口。從敘利亞緊張的局勢,到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從英國脫歐,到頻發的槍擊案、暴恐襲擊,世界治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亂象和困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甚至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罕見好地向世界發出紅色警報。充分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指導國際社會認識和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問題的必然選擇。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提出了世界市場理論,認為民族的地域的歷史正在向“世界歷史”轉變。可以說,人類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握住了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尋找到了國與國關係的最大公約數。這是歷史的潮流,也是人類的福祉。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共產主義社會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我們要認識到,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麼簡單,它是人類的遠大理想,需要經過長期不懈奮鬥才能實現。因此,我們不能因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理想主義不是幻想,而是真理。我們要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讓馬克思主義永遠放射出真理光芒,永遠照亮人類前進的腳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全人類行穩致遠的強大思想武器,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