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後代都幹嘛去了?

_________冷顏丶

李鴻章是張愛玲的曾外祖父(李鴻章是張愛玲的奶奶的爸爸),李鴻章後代子孫不多,有作為的也不多,而同為晚清重臣的曾國藩的後代則人才輩出。

曾國潘的兒子曾紀澤,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曾先後被光緒皇帝派遣到英法兩國擔任公使。兩年後,又被委任為駐俄羅斯公使,以大無畏的勇氣膽識和機智靈活的策略,終於迫使沙俄同意修改前一年與清政府欽差大臣崇厚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收回該約割讓給俄國的半數以上的國土,如果沒有曾紀澤的努力和無畏,今天新疆的伊犁就不屬於中國了。這是晚清外交史上的一次外交勝利,在腐敗無能的晚清可謂是絕無僅有。

曾國潘有個孫女婿叫俞明頤,俞明頤的長子叫俞大維,曾任臺灣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有三個兒子。長子俞揚和,曾任空軍軍官,退伍後定居美國,娶蔣經國之女蔣孝章為妻,生有一子俞祖聲。

而俞大維的老婆陳新午,是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妹妹,也就是說陳寅恪是俞大維的小舅子。而另一個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取了俞大維的妹妹,也就是說傅斯年是俞大維的妹夫。

除政界以外,曾國藩後人在各個領域都頗有建樹。

曾國藩次子曾紀鴻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有《對數詳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

曾國藩的曾孫曾昭杭,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前曾任長沙華中美術學校校長,曾憲樸,他是曾國荃之玄孫,英國倫敦大學理科碩士、澳大利亞大學終身教授,建國後任四川農學院教授,是我國園藝學會第一任理事長,曾任農業部經濟作物總局副局長;在鐵道交通方面,有曾昭桓和曾昭億,都是曾國藩之曾孫。曾昭桓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鐵路土木工程系,歸國後先後任復旦大學、廣西大學、交通大學教授;曾昭億畢業於南洋大學鐵路管理科,先後聘為湖南大學教授、長春商專教授。在電機學方面有曾昭權,他是曾國藩之曾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畢業,建國前後任湖南大學教授、電機系主任。


鹹魚學院

我來講一個袁世凱的後人的故事吧。

袁世凱共有一妻9妾,17個兒子,15個女兒,28個孫子,31個孫女。

這91個兒孫,在時局的大動盪與鉅變中,大部分都從頂峰跌落、流落漂泊、成為芸芸眾生。但也有幾位,在各自領域成就了一番事業,我要講的這位,在美國成為了知名的大科學家,他就是

袁家騮

袁世凱後人,兒子都是“克”字輩,孫子都是“家”字輩,重孫是“啟”字輩,所以袁家騮是孫輩。

袁世凱的第三個妾金氏,來自朝鮮,生下了二兒子袁克文。袁克文的外室生下了袁家騮。

他三歲時,袁世凱去世,從此家道中落。但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天資,13歲進入天津教會學校學習。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師從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謝玉銘,1932年就畢業,1934年就拿到了碩士學位。

在燕京大學,他結識了燕京大學的創始人、首任校長司徒雷登。1936年,在司徒雷登的推薦下,袁家騮赴美留學。

袁家騮帶著僅有的40美元,在輪船的三等艙上漂了20天。船上的稀飯要1美元一碗,他捨不得,天天吃鹹魚,到達美國時身上還剩25美元,體重下降了十幾斤。

袁家騮進入美國伯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院,繼續研究物理學。

他一開始是靠助學金生活。但隨著戰爭深入,美國對亞裔人士的偏見加劇,中國留學生的助學金都被取消。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中國留美同學留影,前排左一錢學森、右二盧嘉錫、右一袁家騮

袁家騮先後進入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實驗室、普林斯頓大學,長期從事基礎物理的研究。二戰期間,他還參與了美國的國防科研工作,研製軍事設施連波雷達。

袁家騮在高能物理、高能質子加速器和粒子探測系統、共振物理學、宇宙線、雷達系統等方面,有很高造詣,是有名的高能物理學家。曾獲美國華人協會傑出成就獎、赴美工程師協會科學成就獎。

袁家騮是很有成就的大科學家,但比起他的夫人來還是遜色一些。

他的夫人吳健雄,著名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在核物理領域有傑出貢獻,被譽為“中國居里夫人”“世界最傑出女性實驗物理學家”,是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性會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也是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她榮譽等身,簡直寫不過來,總之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

吳健雄和袁家騮在美國相識,1942年結婚,婚禮就是在前面說到的那位密立根院長家中舉行。

袁家騮和吳健雄兩位科學家,共同生活半個多世紀,不僅有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且很恩愛,在學界傳為美談。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破冰,一批美籍華裔科學家回國探親,袁家騮和吳健雄也在其中,參加了人民大會堂的高層見面會。

當時,袁家其它後人在國內的境遇可想而知,生活困苦,不言自明。袁家騮夫婦的回國,促使一些政策迅速得以落實,妹妹袁家祉有了工作,袁家宸也被從牛棚放出來。

袁世凱後人的故事很多,道盡悲歡離合、榮辱起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這方面的書。



大臉撐在小胸上

岳飛的後代:

長子岳雲死得早,也是名將,和父親一起被陷害入獄而死。

次子嶽雷,父親被害後被押送到廣東惠州,沒等到父親平凡就已經含恨而終。

三子嶽霖,岳飛死的時候他才12歲,等到平反時,他已經32歲了,於是多方蒐集父親的資料,編纂成冊。

四子嶽震,岳飛死時他才7歲,後擔任朝奉大夫。

五子嶽霆,當年岳飛遭難時他才3歲,基本什麼都不記得,跟著母親一起被流放,後來擔任修武郎、奉直大夫等。

嶽鍾琪,岳飛二十一世孫,嶽霖的後裔。

清代康雍乾三朝名將,官拜陝甘總督。也很有文化,寫過幾本集子。嶽鍾琪出生的時候,清朝早已建立,其父嶽升龍是四川提督。

岳飛的後人很多,目前分佈在各行各業。

蘇軾的後代也有很多較為有名的人,但肯定都不如蘇軾本身知名度高。蘇軾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太聰明,否則就會像自己一樣容易受傷,“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事實上蘇軾的子孫做出成就的依然不少。

長子蘇邁,文學優贍,政事精敏,鞭樸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後人仰之。

次子蘇迨,饒州太常博士,後中了宋哲宗時代的進士(這個難度非常高),授朝漢大夫。後來還是因為直言勸諫,被貶到了廣東。

三子蘇過,北宋文學家,人稱小東坡。

小兒子蘇遁,早夭。

蘇軾的後代遷徙,有很多地方的村莊全姓蘇的,網上追溯可能就會追溯到蘇軾頭上。

梁啟超後代。

梁啟超統共有九個子女,他們分別是:

梁思順,女,詩詞研究專家,後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

梁思成,男,中國現代園林建築學大師,歷史學家、教育家、建築學家。其妻為林徽因。

梁思永,男,考古學家,近代田野考古學奠基人,中國近代考古學與近代考古教育開拓者。

梁思忠,男,清華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後參加國民革命軍,因其才能,迅速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上校,但25歲就死了。

梁思莊,女,中國著名圖書館學家,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精通多國語言。

梁思達,男,著名經濟學家。

梁思懿,女,著名社會活動家,“燕京三傑”之一。

梁思寧,女,參加新四軍,從事宣傳工作,2006年去世。

梁思禮,男,1924年出生,去年剛去世,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導者和奠基人。曾經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獎等。

當然,還有很多名人的後代,都是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普通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個人往上推,總能推到一個比較耀眼的祖先。尤其是中國這個國家,多數人往上推,就能推到兩個姓的帝王——炎黃。


豆子人民藝術家

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老九看來,各種名人的後代,有的從政,有的從商,有的活躍在文化界;有的默默無聞,有的依舊是名人。所謂風水輪流轉。

1.老九心中永不可逾越的女神——王祖賢

著名的演員,王祖賢中學時憑藉電影《今年的湖畔會很冷》獲得金馬獎三項提名,其他影視作品有:《倩女幽魂》、《遊園驚夢》、《美麗上海》。之後,她潛心學佛,留居加國至今。其曾祖父王仁峰,則是追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者。

2.香港第一美女——關之琳

演員,有“香港第一美女”之稱,出演過《黃飛鴻》《冒險王》等諸多影視作品。爺爺關麟徵是黃埔軍校繼蔣介石後的第二任校長,在國民黨中官至陸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關麟徵領導官兵參加過長城抗戰、臺兒莊戰役。

3.黎姿及其祖父——"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

黎姿,1971生於香港,祖父是黎民偉,奶奶是香港第一代電影明星林楚楚。在南京中山陵正門上孫中山親筆題著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只為褒獎一個人,就是在北伐時拍攝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的黎姿祖父"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

4.張飛後人——張苞、張紹

長子張苞,早逝,小說中在諸葛亮二出祁山時,因追敗兵不慎掉入山澗而亡。

次子張紹,張苞死後,張紹襲爵。蜀亡後,與劉禪共赴洛陽,受封為侯。

長女,嫁於劉禪為妻,先為妃,後立後,號敬哀皇后。

次女,其姐死後也嫁給劉禪為妻,立為皇后,蜀滅後,隨劉禪到洛陽。

張苞之子張遵,魏蜀綿竹決戰時與諸葛瞻一同戰死。

5.趙雲後人——趙統、趙廣

趙雲長子趙統,趙雲死後趙統襲其爵位,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史書中也只有官職記錄,並無戰績記載。

趙雲次子趙廣,曹魏五路大軍伐蜀時,隨同姜維與魏軍戰於疆川口,戰敗後趙廣掩護姜維撤退時不幸戰死。

6.黃忠後人——黃敘,無後代存世

老將黃忠只有一個兒子,黃敘,可惜英年早逝,也沒留下後人,黃忠也至此無後。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他的後代命運又會如何呢?眾所周知,諸葛亮長子諸葛瞻、長孫諸葛尚皆戰死綿竹。而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在成都隨劉禪投降,後遷徙北方,做了郿縣縣令,後任江州刺史。晉朝皇帝曾明詔褒獎諸葛家族。
三國中東吳孫權的後代記載較為模糊,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投降晉朝後,也被遷徙到洛陽,不久病死。孫氏子孫在永嘉之亂中也被胡人屠戮殆盡,所剩無幾。後來有明確記載的有孫皓之子孫充,他被吳興人、錢璯劫持,立其為吳王,實則是傀儡,不久,錢璯殺孫充。三國中還有幾個名人如呂布、關羽、馬超、姜維、周瑜、陸遜等人,他們的後代結局又如何呢?

俗話說得好:大樹底下好乘涼。身為名人之後,很多人還是享有了優厚的社會資源,得到他人的殷切關愛,擁有獨特的成長和生活環境,甚至是享有某種社會特權。

其人生起點、社會地位、上升空間等等,往往都會高於普通人,讓自己在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中,得到各方面的關照,從而在人生事業上有了很好的發展。

不過老九認為,命運難測,誰主沉浮!在歷史的大浪潮中,風水輪流轉,英雄不問出處。

聽老九談歷史,講點不一樣的風花雪月、趣事奇聞,蕩氣豪情。關注 歷史段老九,不斷與你暢享歷史情懷,做你的歷史情報局。


歷史段老九

我說一個諸葛亮後人的故事吧

諸葛瞻字思遠,生於建興五年,那年諸葛亮46歲,這也是他唯一的一個親生兒子。

諸葛瞻的名字取自詩經“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

讀罷,一股悠然悲情之感撲面而來,這似乎也預示著諸葛瞻繁華而又悲情的一生。

作為一個偉人的兒子,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就被眾人寄予了巨大的期望,這是父輩的榮耀,同時也是父輩的陰影,諸葛亮有多偉大,留給諸葛瞻的陰影就有多寬廣,他無處可逃。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逝世,此時的諸葛瞻只有八歲。忙於政務和北伐大業的諸葛亮,沒能給兒子留下經天緯地的治國才學,也沒有機會教授他變化莫測的兵法攻略。

他太忙了,甚至於連生兒子的時間都是在北伐的間隙匆匆完成,更不用說有時間來教育兒子成才成德了。

臨終前,諸葛亮把畢生的智慧濃縮於一篇短短的《誡子書》之中,殷切地希望諸葛瞻可以聽從自己的教導,成為有用之才。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兒子啊,老爹跟你說,要成為君子就要通過清心寡慾來提高自己的修養,通過勤儉節約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一個人如果不清心寡慾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不堅守內心就不會有遠大的理想。

學習,就要專心致志,想要有才能就必須學習。如果你不學習就沒有本事,如果你沒有志向,那學了也是白學。如果你放縱自己,就會精神萎靡,如果你心性急躁就不能有好的情操。

整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是荒廢光陰,等你老了就會因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倘若真的等到了那一天你再去感嘆時間都去哪了,哪裡還來得及呢?!”

這封家書字裡行間無一不流露著臨終時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旁人看後都忍不住心酸流淚,可是年僅8歲的諸葛瞻,又能理解多少呢。

諸葛亮死後,蜀國人民把對諸葛亮的愛戴之情全部轉移到了他的兒子諸葛瞻身上。所有人都在盼望著,偉人的後代在長大成才後可以接起父輩的旗幟,成為國之重器。

所以,17歲的諸葛瞻便迎娶了劉禪的女兒,成為了駙馬。

18歲的時候他便出任了左羽林中郎將,掌管宮廷禁軍。接下來的幾年,諸葛瞻更是在毫無功績的情況下,火箭式提拔,累升侍中,尚書左僕射,軍師中郎將。34歲時他更是與董厥一起執掌尚書檯,統領國家事務。

據《三國志 諸葛瞻傳》記載“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

意為,諸葛瞻書法繪畫很出色,記憶力強,蜀國人民都追念諸葛亮的好,所以愛屋及烏,也十分喜愛諸葛瞻的才思敏捷。

每當朝廷幹了什麼好事,即使不是諸葛瞻所倡導的,老百姓們也會口口相傳說,這是葛侯做的啊。

因此,諸葛瞻所擁有的美譽遠遠超過了他實際的功勞。

公元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劍鋒直指成都。此時蜀漢最精銳的部隊姜維駐守在沓中,二線部隊廖化前往支援姜維。結果姜維和廖化被鄧艾打敗,二人放棄了陰平,退守劍閣。

鄧艾由景谷道入,繞後攻打綿竹。綿竹倘若失守,則成都危在旦夕。諸葛瞻臨危受命,率領著一幫二代們前往拒敵。

這些二代們,有張飛的孫子張遵,趙雲的兒子趙廣,黃權的兒子黃崇,李恢的侄子李球等等。他們的父輩無疑都是當時代的大英雄,大能臣,一個個身經百戰,萬夫莫敵。

但是對於他們來講,從小養尊處優,根本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甚至於沒有一絲一毫的軍事鬥爭經驗。面對魏國名將鄧艾的虎狼之師,這無異於去送死。

難道諸葛瞻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不,他清楚。他明白的很,他知道蜀國的精銳遠在劍閣,無法回援,他明白自己這臨時拼湊起來的三線部隊根本不是魏軍的對手。

他更知道自己和自己兒時夥伴的軍事指揮能力在鄧艾面前簡直就如同兒戲一般。

但是,他必須這麼做。在整個朝廷上下都瀰漫著投降氣息的氛圍下,他必須站出來禦敵於門外,即使他沒有打贏鄧艾的能力,他也必須有誓死不降的態度。

因為他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亮是蜀國的一面旗幟,是蜀國百姓心中的神靈,他必須接過這面旗幟。即使戰死,即使粉身碎骨,他也不能投降,絕不能辱沒了父輩的榮耀。

事情和預料的一般,綿竹大戰,這一戰是蜀魏之間的最後一戰。當諸葛瞻戰敗的消息傳回成都的時候,劉禪選擇了立刻開城投降。

諸葛瞻,張遵,趙廣等二代們紛紛戰死於沙場,就像諸葛瞻臨死前說的那樣,“我在朝廷內不能除掉奸臣黃皓,在朝廷外不能制衡姜維,打仗又不能守護國土,我還有什麼臉面活著回去呢?”

所以,他選擇了死,他們都選擇了用死來守住父輩的榮耀。

諸葛瞻的長子諸葛尚,時年十九歲,也在與父親一起的戰鬥中毅然赴死。

次子諸葛京有幸活了下來,成為了諸葛亮的唯一直系後代。後來在晉朝做官,任江州刺史。

有人說諸葛瞻是個無能的人,是個庸才。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個無能的人,相比於武侯而言,他的能力真的差太遠了。

但是一個8歲就喪父的孩子,沒有接受過武侯的親身教導,也沒有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經天緯地的治世才學。一個從小養尊處優的文藝青年,能在蜀漢滅亡之際,敢於率領著自己兒時的玩伴奔向戰場,毅然赴死,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就像司馬炎說的那樣“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

以上,大昱。


大昱

那些在歷史上盛極一時的名人雖然已經消失在歷史無垠的長河裡面,但他們的後代依然繁衍著生生不息!並且其中很多人還變成了如今眾人熟知的明星。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滿清後裔都去哪裡了!

看過清宮劇的人都知道,愛新覺羅啊,鈕祜祿啊, 烏拉那拉啊,這些都是皇族姓氏。但是您有沒有想過,滿清滅亡之後,這些皇族怎麼就不見了呢?今天,就用100秒的時間,告訴您這些皇族後裔都去哪了。

1. 鈕祜祿氏

我們知道,《甄嬛傳》裡甄嬛回宮後,皇上賜大姓“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佈在松花江,牡丹江,長白山一代。滿清滅亡後,鈕祜祿氏的後裔便隱姓埋名,他們其中有一些人按照“鈕祜祿氏”漢語音譯的第一個音節改姓鈕了,因為滿語中“鈕祜祿氏”是狼的意思,所以也有一部分人改姓郎了,已故的臺灣知名男演員郎雄,就是“鈕祜祿氏”後裔。

2. 瓜爾佳氏

《甄嬛傳》裡有一個人美心狠的蛇蠍女子,(電視劇同期:瓜爾佳文鴛。。)沒錯,他就是我們熟悉的祺嬪。在滿語中“瓜爾佳”是“圍繞菜園子的水溝”的意思,是滿足八大姓氏之一,祖居在今天的遼寧撫順地區。滿清滅亡之後,瓜爾佳一族也逐漸衰落,因為瓜爾佳氏族人崇拜三國英雄關雲長,所以它的後人大多改為關姓,我們熟悉的十三姨太關之琳就是瓜爾佳氏後代,您還忍心讓她帶紅麝香珠嗎?

3.葉赫那拉氏

咱們再說說這慈禧太后一族,慈禧全名是葉赫那拉 杏貞。葉赫,滿語為“河邊的太陽”的意思,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葉赫那拉一族後代分佈很廣,世界各地均有葉赫那拉氏的子孫,他們大部分改為姓那,我們熟悉的歌壇實力派大姐“那英”,就是葉赫那拉的一支,而且和慈禧太后是同族哦。

4.愛新覺羅

最後,咱們再說說愛新覺羅氏。其實,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滿族的八大姓氏里根本沒有愛新覺羅。但是,由於他是清朝的國姓,所以顯得無比尊貴。清朝的皇帝都擁有眾多的嬪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著超於常人的妻室,所以愛新覺羅家族繁衍十分迅速,現如今,姓愛新覺羅的人就有三四十萬。在滿語中,愛新為金的意思,所以他們大多改為姓金。

其實,大部分滿族姓氏如今都已改為漢姓,比如佟佳氏大多改為姓佟,我們熟悉的國民老公佟大為就是佟佳氏的後人;你們姓朱和姓吳的同學中,很有可能就有烏雅氏的後人哦;富察氏則隨著漢人習俗,大多改姓富,當然,還有姓這個“付”的。一切的輝煌都只是屬於曾經,當繁華褪去之後,眾生又有什麼區別呢?


看鑑

鄭欣宜(秋官與肥肥姐的女兒)

這孩子挺可憐的,從小父親沒在身邊,母親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她,肥姐的離世把這個孩子推向旋渦中心,由於過分的溺愛,這孩子沒多出息,只知道吃喝玩樂,最後恐怕只能落得肥姐為女兒掙的血漢錢也要付諸東流。

謝婷婷(謝賢與狄波拉的女兒)


與欣宜一樣在外國讀完書以後就知道在香港享受,整天無所事事,相比欣宜,謝婷婷比欣宜幸運,謝婷婷有三家人養,一天吃喝玩樂玩得不奕樂呼,男友如走馬觀花一般,與欣宜一樣都喜歡交往外國佬,謝婷婷家有錢,也有家人養,還可以多混幾年。

房祖名(成龍與林鳳嬌之子)



房祖名的出道可是娛樂圈的一大盛事,李宗盛、周華健、他爹成龍等等娛樂圈大哥大姐級的藝人保架護航,一副太子出征的模樣,豈料房太子怎麼炒作也不紅。

馮德倫(媽媽是以前邵氏女星石燕)

當年是香港媒體評的四小天王之一,是香港娛樂圈未來的接班人之一,特警新人類的成功讓許多人對這位小天王充滿了期待,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老馮的境遇也一年不如一年,與小莫的戀情維持了不少曝光度,後來又做什麼導演,現在又和小玩完莫9年戀情。都不知該怎樣評價他了。

張默(張國立的兒子,鄧捷是繼母)

張默的成名可不是因他老爹,是因為一起打人事件而牽涉到中戲老師的醜聞事件而發現他是張國立的兒子,也因為這沒過多久張默順利進入娛樂圈,跟著老爹有肉吃。混得就這樣戲拍得挺多也沒紅。

混得都不好的洪家三兄弟代表洪天明


洪天明老爸名氣較大,出道較早,混了十來年了也只混得三流角色串場。寶哥的名氣較響,在hei道也是挺有面子的。洪天明最有面子的泡妞經歷應該是曾泡過現為徐太的子淇。

劉愷威(父親是無線資深藝人劉丹,83版的神鵰英雄傳的洪七公)

劉愷威的本身條件不錯,與許多藝人二代一樣是從外國唸書回來,剛出道時是TVB力捧的新人,參演過一些收視高的劇集,不知為什麼沒有觀眾緣,就是捧不紅,後來又到ATV去,ATV太差了還不如TVB,後又回TVB,還是不紅。現在到內地拍戲。

譚俊彥(狄龍的兒子)

俊彥很有瓊瑤味的一個名字,但基本上沒印象,混得連上面幾位都不如,說到譚俊彥沒有人認識,說到狄龍也有人知道不知道的人也不少,說到他爹狄龍那可是香港武俠電影豐碑式的人物之一。

孫國豪(秦漢與邵喬茵的兒子)

與譚俊彥一樣,基本上沒什麼印象,其它的信息一無所知,只聽說過他們的爹有這樣一個在娛樂圈混的兒子,找了半天的圖片找到這張。


朝陽娛樂

冰心孫子罵冰心遭諷:名人後代只見資本不見文化


據報道,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其丈夫吳文藻在京的紀念碑,被人用紅漆題上“教子無方,枉為人表”八個大字。字是冰心的孫子吳山寫的,據說吳山的父母離婚官司打了6年,財產分割不均,現在母親重病父親都不曾看望,迫於無奈,吳山在奶奶冰心的紀念碑上寫字,試圖引起社會關注。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家人因為財產分割鬧上法庭,在判決之後又鬧上媒體,把家庭糾紛推到輿論中心領受大眾的審評,真是悲劇。其言行之中透露出來的父子決裂,以及晚輩對長輩的不恭,更令人不勝唏噓。觀其八個大漆字,盡是街邊小廣告式的刷牆體,與吳文藻先生那學者氣十足的書法形同霄壤,不由得令人惋惜,一個書香世家的斯文凋零竟如此之速。

吳山也模糊了公私的分際,把家事鬧到公域,畢竟不得體。無論父子倆誰更有理,家族已先行失了顏面。在私域,冰心和吳文藻是他們的長輩,財產可以繼承;在公域,二老的文化創造已進入文化史,公共場所關於他們的紀念物並非吳家的私產,也因此紀念碑所屬單位北京中華文化名人雕塑紀念園打算保護現場,併到相關單位報案。

名人的後代是幸運的,先輩耀眼的榮光的確可以成為他們“少奮鬥幾年”的社會資本,並通過各種方式將這社會資本兌現,此外,還有充足的財產可以繼承——這一次,很多人就驚訝於冰心原來有11套半的房子。名人的後代也是不幸的,他們的行跡往往因為跟名人沾邊更容易被輿論聚焦,從而不得不讓渡一部分隱私權,而且,除非自己很有建樹,多數人只能終生頂著“某某之子(女)”的光環,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逃不開“啃老”的命運,這樣一來,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格就很容易被遮蔽,甚至於“忘本”。

“罵冰心求關注”一事招致絕大部分網友的反感和諷刺表明,普通公眾也許會羨慕名人後代,但仰慕的大約只是先輩本人的文化資本。因為圍繞名人的家庭財產糾紛,從季羨林與其子季承的媒體官司到吳山罵冰心,已經不見文化,只剩資本了。


凡人客棧

這個問題我不直接回答,我打算繞著彎的回答。陳勝吳廣曾經迷惑的問: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我可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回答他們:有!!中國自古有句俗話,“近水樓臺先得月”,必須相信一點,權貴是有圈子的,你不在這個圈子裡,就只有看看熱鬧的份。從古至今,拋開世襲罔替的皇親國戚不論,那些非富則貴的一票人都是有身世有背景的,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帝位如何易主,歸根結底權力還是在同一個圈子裡傳遞。秦國的首任封侯是周天子的手下、西楚霸王是楚國項燕之後、唐太宗李世民是隋朝西伯侯李淵之子、宋太祖趙匡胤是唐朝近衛軍統帥、那英是慈禧後人、馮鞏是馮國璋孫子、關之琳是關麟仁孫女… …抱歉,扯遠了!這麼說吧,一個人的一生區區百年,這點時間其實真做不了什麼,俗話說“三代出貴族”,意思是要經過三輩人的打拼積累,才能在一輩人的身上看到成就,如果說平民百姓之後建功立業是種偶然,那帝王將相之後稱霸一方就是必然


御龍舞

總結過一些晚清名臣的後代,發上來他們的職業和現狀,供大家分享、點評。

上圖為,左然:左宗棠第五世孫。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袁文重:袁世凱第五世孫,曾獲2009年電視艾美獎(Emmy)最佳平面設計和藝術指導獎(Outstanding Individual Achievement in a Craft:Graphic Design and Art Direction)

上圖中間的小傢伙,李樂衡:李鴻章三弟第七世孫,曾參演《 武林外傳》和《 廚師班的故事》 ,他的爺爺是我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李道豫先生。

葉偉力:甲午戰爭致遠管帶鄧世昌的玄外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上圖右側人物,曾樾:曾國藩第六世孫。北京市雙榆樹小學原校長。

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是張厚粲,她是張之洞的孫女,也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圖左側為沈葆楨第六世孫沈丹昆,他是一位集郵文化愛好者。

林則徐第六世孫女林祝光,目前擔任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照片是位於福州的林則徐墓。

薩鎮冰侄孫薩本敦,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團顧問。

這張照片上的人物大家都認識,馮鞏的曾祖父正是北洋政府前大總統馮國璋,照片中馮鞏扮演的,正是他的曾祖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