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文/悠然 图/网络

一年前,黄秋生将自己幼年和父亲的合照,放在网上,开始寻找抛弃自己和母亲45年的爸爸。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童年被父亲抛弃,成了萦绕他一生的伤痕。在55岁这年,他突发奇想,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会不会帮他找到爸爸呢?

一年后,真的有了黄秋生父亲的消息,他的父亲已经去世,生活在澳洲,他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黄秋生得知自己有两个哥哥时,觉得“很惊讶”、“不可思议”、“奇迹”,他在机场接两位哥哥时,也是耐不住的兴奋和紧张。

“并没有陌生的感觉。”他很自然地去拥抱两个哥哥,从哥哥那里了解关于父亲更多的信息,即便,已经年近古稀,内心依然充满对父亲的渴望。

01

黄秋生的父亲是英国人,在他四岁的时候离开。刚开始还有书信寄来,在他12岁的时候,连书信也断了,自此,父亲彻底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黄秋生的英文名字是安东尼·黄,但是父亲其实姓佩里。父亲给他留下的仅是这张让自己受尽嘲笑的面容。

黄秋生接受英国BBC采访时说,因为自己的混血身份,给自己的童年带来很多不幸。

那个时候的香港,还不若现在这样开放,一个长着混血脸的孩子,跟着妈妈在华人区长大,被人当成怪物,被叫“番鬼仔”,生活的日常就是被欺负和歧视。

他自己也对自己有一种不认同感 ,“中不中,英不英,好像一直活在夹缝中。”

妈妈为了养家,一个人兼几份工,很是辛苦。之后改嫁,黄秋生和继父的感情也不好,新的家庭,他依然融不进去。

20岁加入电视台,没什么角色可演,都是演一些番邦。他说:“很多时候,在身份认同方面感到困扰。非常困扰,我常在想‘我到底是谁?’”

哲学上说,人的三个终极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那几年,他拍了不少烂片,演了几年的变态狂,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想死的念头时常折磨着他。

1997年,黄秋生来到英国,为了修整,也是为了寻根,看看自己到底是谁?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后来他想通了,“我不就是我吗,我就在这里,我是个混血,我喜欢吃牛排,也喜欢喝汤。”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说自己已释然,可是这个伤痕终究一直在,每次想起父亲,依然隐隐作痛。

02

他翻看两个哥哥带来的父亲的照片,照片里是他不知道的关于父亲的故事。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黄秋生在早期电影《花街时代》里饰演的占美,钱夹里永远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詹姆斯·迪恩,一张是抛弃他的白人父亲。每当有大兵来酒吧,他都会上千询问,是否见过这个人。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在电影里,被询问可曾找到父亲,他的回答是:“千万别让我找到他,找到他一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三十年后,他终于还是去找了,只是父亲已经去世,他想对父亲说的话最终没能说出口。

如果见到父亲他会说什么呢?

“讲英文”他不无幽默地说。却也明显是在故作轻松。

他曾在一期节目中讲过:自己11岁的时候,生了儿童常见的疝气,那时家里很窘迫,母亲靠做女佣维持生计。交不起手术费。打电话给他父亲,却被告知,要香港这边付费才肯接电话。

从此,再也没联系过他。

黄秋生懂事后就开始补贴家用。当过汽修厂学徒,帮花店送过花。中学未毕业就决定辍学。

后来开始拍电影,为了钱,也接过三级片。在刚得到影帝不到两个月。

年轻时的黄秋生干过不少荒唐事,性格里也有种“爱谁谁”的劲,动不动就会炮轰别人。

那些竖起的尖刺,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越是内心脆弱,越是没安全感的人,越容易尖刻。

他说自己常常觉得被遗弃,因为成长期间没有父亲,这种不安全感让他建立了一个幻想世界,将自己包裹在里面。

他也害怕亲密关系,与妻子结婚第一天便分居,多年来独自居住,固定时间会去看望妻子和孩子。

姜文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他:“黄秋生的内心很孤独,孤独到破碎。”

03

视频里,黄秋生见到两个哥哥是如此开心。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他说“我爸爸曾在信里说,如果我是一个 good boy,他就会帮我搞定所有的事,我想他觉得我现在是个 good boy了吧,所以就派两个哥哥来给我了。”

看到这里,很是心酸。被父亲抛弃50年,却还想着做父亲眼里的好孩子。

即便两个哥哥说,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因为他们共同的父亲从未提及黄秋生,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一个素未谋面的亲人。

在他56岁的生命里,他一直在想念着自己的父亲。但是他,却是父亲从未给家人提及过的被抛弃的孩子。

他的父亲不知道他成长中受的苦,遭遇的痛。不知道他曾经得过甲亢,不知道他曾经抑郁的想死。

黄秋生原谅渣男父亲,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伤痛

前几天看一个调查。当男人被问及,离婚后要房子还是要孩子时,男人大部分选了房子。另外一些犹豫着的男人,当听到房子在深圳,也立刻选了房子。

他们的理论是:“孩子可以再生,房子这么高价,很难再买到。”

一个至亲的生命,在多数男人眼里,不如一套房子。

就如同黄秋生的父亲,寻欢之后,就对他们母子弃如敝屣。

黄秋生对这所有一切,选择了原谅。这一年他56岁。在这之前的很多年里,他是敏感多刺的,他一抑郁暴躁的。

1997年,在英国的那一年,让黄秋生想明白很多事情,他回到香港后,整个人变得温和了。他开始大量看书,在书中找寻安慰自己的方式。

黄秋生说,这场相聚,对他而言,是一堂人生课,在他终于能平静地放下过去之后,新的旅程就开始了。

很庆幸,黄秋生虽然年轻时走过弯路,却最终在书中寻得治愈。他原谅了父亲,也跟自己的童年和解。

不是每个孩子心中的伤痛都能愈合,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选择原谅。

父亲是个伟大的称呼,做父亲之前,请先想清楚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称呼。

-------- 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