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的刀山火海中解救自己

从材料的刀山火海中解救自己

从材料的刀山火海中解救自己

【源渠老师说】

每天工作中是躲不掉的文山会海,有了点时间想学习,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完全摸不到头脑,又陷入各种辅导材料、时政热点、理论文章、考试模板的“刀山火海”,这是不是很多基层朋友的“新常态”?

大家想一想,在现在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缺少学习的材料么?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你有没有意识到,与其捧着一堆材料还在不停地找材料,骑驴找马、熊瞎子掰苞米,不如练就一门能够在众多材料中撷取精华的技术。就像歌里唱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纷扰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材料虽多,不一定都好,比如很多所谓的“模板”“范文”都是粗制滥造、误人子弟;材料虽好,不一定都要学,“吾生也有涯、无知也无涯”,什么都想学,结果肯定是“殆矣”。

材料虽要学,不一定都要学到一样的程度,轻重缓急各有不同,形式内容各有不同,立场角度各有不同,那么学习的方略自然也要不同。

学习就好比吃自助餐,面对着琳琅满目的美食,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吃、通吃一遍才好。

有的食物,看着秀色可餐,可吃在嘴里味道并不那么如人意。这就好比有些看起来不错的材料,也许形式远大于内容。

有的食物,美味珍馐,但并不适合多吃,吃多了反而会上火。这就好比总去读艰深难懂的文章很容易降低学习的兴趣。

有的食物,大快朵颐难解其中滋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有感觉。这就好比只知道读书,不知道思考,没有消化吸收,就会成为孔老夫子口中的“罔者”。

有的食物,分别吃起来皆是人间美味,但是吃在一起就会发生反应,甚至相生相克。这就好比漫无目的的学习很可能导致思路的混乱和迷茫。

其实我们都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也知道暴饮暴食的害处,但是自助餐还是吸引着很多人。为什么呢?说到底这是一种贪欲的满足。

对待学习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总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要学,恨不得把天下的好文章、好材料、好老师都据为己有,但是到了真正用功的时候,又没了主意、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如果放在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更可怕。因为考试复习本身又是针对性极强的学习,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荡,只能最终“无家可归”。费了很大劲,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是十分遗憾的事。

因此,希望大家在学习之前,要先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寻找学习资料。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浅尝辄止、泛泛一读;不能没有取舍、一概而论;不能随心所欲、全凭心血。而是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养成自己的一套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把自己从材料的刀山火海中解脱出来。

还有的人说,面对材料不知如何辨别和取舍。那只能说你看得少、思考得少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大家想想,如果不宰上成千上万的牛,怎么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呢?

方法可以教你,但是实实在在的功夫谁也取代不了你!

喜欢的请点关注,我们将持续为你分享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