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猪价全线快速飙升,生猪养殖效益水平略有改善

受猪源阶段性减少影响,今日东北地区毛猪和出栏价格呈现强劲回升的趋势。从均价水平来看,东北地区普遍涨幅在0.2-0.3元/斤,个别养殖企业报价则暴涨了0.7-0.8元/斤。截止至目前,我国毛猪出栏均价已经涨至10.42元/公斤,今年上半年的低点累计上涨2.5%。同时,受国内玉米和豆粕均价下行影响,猪粮比价和猪料比均有所反弹,效益亏损幅度略有减少,但依然处于深度亏损格局中。

1、东北猪价全面劲升,标猪出栏减少成为推动猪价主因

受标猪数量减少,规模化养殖企业率先挺价影响,屠宰企业被迫提价收购。据JCI数据显示,截止至本周而,国内毛猪出栏均价累计上涨2.5%,而东北地区猪价普遍上涨了6.25%左右。

JCI分析认为,今年年初时国内大部地区连续遭遇两轮寒潮,仔猪存活率下降,导致近期的生猪出栏数量较少。另外,近期全国多地发生降雨的事情,给跨省运输带来许多不便。

2、生猪养殖效益亏损局面略有好转,亏损周期结束为时过早

截止至目前,毛猪出栏价格累计上涨2.5%,猪粮比价也回到5.5:1以上,但养殖效益水平依然处较为严重的亏损阶段。受此影响,4月以来部分产区的母猪淘汰量出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JCI分析认为,尽管当前生猪养殖效益有所好转,但目前肉品供应过剩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加之中美经贸关系缓和,肉品供应增加,欧盟的“一带一路”也带来大量的肉品,加之目前淘汰的母猪大多为超龄母猪,不少青年母猪还没有进入淘汰阶段,因此生猪周期亏损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综上所述,JCI分析认为,由于种植/养殖效益的持续性盈利导致养殖户缺乏理性,盲目扩张或者增加种植量,导致后期市场供应大幅增长,而这个增长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要破解“谷贱伤农,猪贱伤农”的怪圈,市场人士表示,把市场的引导环节尽量前置,能够更好引导生产和供需的平衡。而现阶段在生猪养殖效益亏损的周期过程中,养殖户还需要“熬”。

东北地区猪价全线快速飙升,生猪养殖效益水平略有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