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换个视角看问题,再严重的问题不是问题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换个视角看问题,再严重的问题不是问题

所以在《弟子规》上有一句话:“德有伤,贻亲羞。”是说自己德行上有损伤,会给父母家人带来羞耻,使家人蒙羞。而当她母亲往下面读的时候,却看到女儿这样写道:“其实我上面所描写的种种悲惨的状况都未曾发生,那么我为什么写这些给你们呢?我写这些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那就是我上一学期的物理和化学考试都没及格。”这个女孩子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告诉父母,我上学期物理和化学考试都不及格,她的父母会怎么反应呢?他们可能会说:“做学生天职就是学习,结果一学期下来你居然两科都不及格,你这个学生是怎么当的!”为了避免这样的训斥,这个女大学生就描述了种种更加悲惨的境况,然后轻描淡写地告诉父母,其实这些事都不曾发生,她只是想告诉家人,她的物理和化学考试没有及格而已。那么我们想一想她的父母亲看到这儿,会有什么感受呢?应该会很庆幸,觉得幸好以上所述的种种状况都不曾发生,那么这个物理和化学考试不及格.就显得是小事一桩。所以下次,当我们因为那小小的压力而感觉到困扰的时候,我们应该找一个更严重的状况,这样我们就发现问题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严重。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换个视角看问题,再严重的问题不是问题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少妇,刚刚结婚两年,她的丈夫就另觅新欢弃她而去了,而她不到一岁的孩子也得了重病离开了人世。看到自己的亲人一个个地离自已而去,她感觉到很悲观失望,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就投河想自杀。幸运的是她正好被河边的老人救了起来,这个老人就问她:“你看起来家境不错,而且年轻貌美,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要去自杀呢?”这个少妇就说:“老爷爷,你不知道我的家境有多么悲惨。我刚结婚两年丈夫就跟着别人走了,而我唯一的儿子也得了病离我而去,我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个老人听了之后,沉吟片刻,然后问她:“那么两年之前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少妇想了想说:“两年之前我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我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老人听了沉思片刻,说:“那这实际上不过是命运之船又把你送回到了两年之前罢了。你现在又变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自由自在了,上岸去吧。”少妇听了,觉得老人的话也有理啊,于是走到了岸边,再也没有想过去自杀。所以,换个视角看问题,再严重的问题不是问题。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