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輩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勞動和學習中找樂趣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片玉米農場,某人看見其主人在那裡辛苦工作,便問道:“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地工作?”

主人回答說:“提高收成,多賺點錢嘛!”

“賺那麼多錢又幹什麼?”

“好買更大的農場啊!”

人一輩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勞動和學習中找樂趣

“買更大的農場幹什麼?”主人聞言,無話可對。

農場主或許從勞動中找到了樂趣,但是,照他的話說,則一輩子都在為工作而忙碌,永無停息地工作。這又如何享受人生呢?對我們凡夫俗子而言,遠離利害得失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要生活,但這一輩子若趴在算盤上過日子,那又有多累啊!能把榮華富貴看成身外之物,那也算是“智聖人生”吧。

人一輩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勞動和學習中找樂趣

才華橫溢、博聞善辯、英勇果敢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但是,這些並非最可貴,最可貴的是一個人優良的道德品質,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善於取人之長,勇於改己之過,使自己日趨完善。範縝是南北朝的思想家,小時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過著窮苦的生活。他自幼聰明過人,很小就開始在家自學 了。十八歲時,他成了鄉里有名的“才子”。 有一年,範縝對母親說:“我想外出求學,去見見世 面。聽說沛郡相縣的劉先生,人品和學問都很好,我想想到 他那裡讀幾年書,行嗎?”母親答應了。 範縝流著眼淚拜別了母親,穿著布衣草鞋,徒步走了 三十多天,行程1000多里,來到劉家。 當時,劉先生招收了幾十名學生,這些學生大多都是達官 貴人的子弟,他們一個個穿著華麗的衣服,坐著漂亮的馬 車,還有書童陪伴,傭人伺候。看著範縝身上穿著補丁的 衣服,腳上穿著草鞋,吃的是粗茶淡飯,就經常在一塊嘰嘰喳喳地說:“瞧他那個鄉巴佬樣兒,從那麼遠的地方來, 連個車也沒有,窮光蛋。” 範縝假裝沒看見,也沒聽見,他深知,學好了,比吃 好、穿好更重要。經過幾次交談,劉先生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 學生。 有一次,一位朋友問劉:“你的學生中,誰最有出息 呢?”“範縝!”劉毫不猶豫地答道,“他吃得儉省,穿得 寒磣,可將來最有出息的也就是他。”範縝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把個人享受置之度外,最終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