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辈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劳动和学习中找乐趣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片玉米农场,某人看见其主人在那里辛苦工作,便问道:“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工作?”

主人回答说:“提高收成,多赚点钱嘛!”

“赚那么多钱又干什么?”

“好买更大的农场啊!”

人一辈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劳动和学习中找乐趣

“买更大的农场干什么?”主人闻言,无话可对。

农场主或许从劳动中找到了乐趣,但是,照他的话说,则一辈子都在为工作而忙碌,永无停息地工作。这又如何享受人生呢?对我们凡夫俗子而言,远离利害得失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要生活,但这一辈子若趴在算盘上过日子,那又有多累啊!能把荣华富贵看成身外之物,那也算是“智圣人生”吧。

人一辈子不懂得享受人生,那又有多累啊,要在劳动和学习中找乐趣

才华横溢、博闻善辩、英勇果敢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但是,这些并非最可贵,最可贵的是一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善于取人之长,勇于改己之过,使自己日趋完善。范缜是南北朝的思想家,小时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过着穷苦的生活。他自幼聪明过人,很小就开始在家自学 了。十八岁时,他成了乡里有名的“才子”。 有一年,范缜对母亲说:“我想外出求学,去见见世 面。听说沛郡相县的刘先生,人品和学问都很好,我想想到 他那里读几年书,行吗?”母亲答应了。 范缜流着眼泪拜别了母亲,穿着布衣草鞋,徒步走了 三十多天,行程1000多里,来到刘家。 当时,刘先生招收了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都是达官 贵人的子弟,他们一个个穿着华丽的衣服,坐着漂亮的马 车,还有书童陪伴,佣人伺候。看着范缜身上穿着补丁的 衣服,脚上穿着草鞋,吃的是粗茶淡饭,就经常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说:“瞧他那个乡巴佬样儿,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连个车也没有,穷光蛋。” 范缜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他深知,学好了,比吃 好、穿好更重要。经过几次交谈,刘先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 学生。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刘:“你的学生中,谁最有出息 呢?”“范缜!”刘毫不犹豫地答道,“他吃得俭省,穿得 寒碜,可将来最有出息的也就是他。”范缜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把个人享受置之度外,最终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