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师总认为学生学得好是他们的功劳,而学生学不好就全在于学生本身?

Mc毒

学生学的好,离不开老师指导教育和学生自己的努力,学生学不好,就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因为在相同的课堂教学上,老师每次讲授的知识点、学习要求、课后作业任务以及基本上(有些知识是有针对性的分层讲授)是一样的,由于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理解力、课后作业落实情况、学习方法等不同,班级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差异。



、从个体角度来看:老师传授知识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1.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所学到的很多文化知识需要老师指导、解疑,需要老师进行学生的学法指导,需要老师发现学生在学生中的问题。

(2)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是需要老师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补充,然后学生被动的接受或者通过老师的启发、点拨之后更深刻的接受

2.学生接受知识的态度和落实与完成老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学习计划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程度(学习成绩高低)。


、从学校机构角度来看:学校的功能就是传播文化知识,教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

1.学校的育人过程需要老师执行,学生是接受基础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文化知识需要教师传授、指导。

2.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层次的提升,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认真探究,成绩才能提升。



、学校老师的职责包括教书与育人,育人也是老师教的一部分。老师不但要给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还要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目标理想,树立学习意识和成才意识,培养学习能力和兴趣,每个学生的成功都离不开学校老师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贡献。


、学校老师教的职责还包括课堂管理、学习组织、学习任务的督促与检查等。没有老师的有效的课堂组织学习,学生们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生就没有促进的动力。老师的这些行为同样也是在“教” ,教学生自我学习管理意识,教合作探究意识,教独立学习意识(学习任务的检查教独立学习意识)。


有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习惯良好,自己刻苦努力学习,学习能力和成绩好;而有些学生由于自身努力不够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习惯差,成才意识淡薄,动力和自信心不足,脱离了老师的教和指引,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所以学习成绩不好,这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教的不好的原因,但这在“学生学的好是老师教的好”这一前提中只能是个别因素 ,极大部分老师都在默默无闻的努力教学生,无私的贡献,辛勤的付出。



时光匆匆微微甜

老师与学生是否学得好,关联肯定有,但并不像普遍认为的那么大,学生学得好,如果仅以成绩来衡量,那么老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许不足一半,多半是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天生资质,而这些,老师给不了,只有家庭才能。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主要在学校,在课堂

无论教什么科目,无论在哪所学校,我想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会面向全体学生,即全班学生学习水平的平均值,然后兼顾两头,既然是兼顾,必要在时间分配上少于主要对象,即中等水平学生。那么,这就可以回答出大半个答案了,学生学得好,是你老师教出来的吗?甚至有些优秀学生,不听老师讲的课,靠自己钻研,一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那些逆袭学霸的,又有哪一个仅靠上课老师讲就成功了?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那些优秀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非常积极的,问老师、问同学,其中问到老师的学生一学期能有多少次?老师又有何功劳可言?优秀学生爱问,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学习驱动力和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其中能施加的影响不如家庭。个例也有,家庭方面给不了学生足够的良好教育,该学生转而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样,数量不大。

谈完优秀学生,那么成绩不好的学生呢?同样一节课,你对他讲的东西并不算少,但为什么他不如其他优秀的学生接受得快呢?好,那下课了我多花时间给他单独再讲讲?身边不乏这样的优秀老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后进生补讲课堂内容(这应该属于课上讲重点,课后依然讲重点,不知该如何处置?)只是以我的经历,能够通过老师如此牺牲,而重获进步的学生,在班级中依然是少数。

所以各位老师,你还认为学生学得好或学得差,你有多大的功劳呢?

教育是陪伴,更是守望

有网友评论,既然学生学得好不好与老师无关,那学校干嘛去了?面对这样的质疑,首先问话就问错了,我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与老师无关,只是说关系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大。学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予了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学科专业上给学生解惑,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传递正能量,即所谓传道。

一个老师,只要工作中尽职尽责,学生自然就能获得他应有的发展,这是一份普通工作,不接受道德上任何拔高,甚至绑架。一个优秀的老师,必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伴随者、帮助者、守望者,而不是学生的主宰,更不能替代家长。

一个学生,学习的好与坏,早在家庭教育中就已经决定了,这是多数学生表现出来的结果,个例也有,家庭教育失败但依然靠学校老师教育好的,其经历并不是普适性的,拿来激励自己可以,拿来当标准就过分了。


爱数学做数学

看到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曾经很多同行在闲谈间也都流露过这样的思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是老师不自量力,还是真的功劳很大?我想都不是,而是出于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自我承认。

教师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一样,作为一名职场人,没有什么分别,同样靠职业来养家糊口。所以,他们需要职业认可,只有职业获得认可,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当然这种收益并非都是物质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对老师更为重要。每个职场中人都希望自己做出一番成就,比如一名车间工人,他生产的一个螺丝被用在了航空航天上,他能不为之高兴吗?再如一名工人是生产汽车的,当他看到自己厂家的车受到欢迎的时候,他能不为之骄傲吗?同理,当一名学生取得进步时,老师自然会联想到,这是自己教育的结果,心里会充满成就感。当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事业有成时,老师更会为之骄傲。这也是教师工作成绩滞后性的一种表现。那么,这优秀成绩的取得与教师有无关系呢?回到汽车的例子,如果你承认汽车的正常运转与工人无关的话,那么我也承认学生的成就与教师无关。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

那么,教师为何又不愿承认成绩差的学生与自己教学有关呢?这同样是荣誉感在做怪。教师不想失败的学生拉低自己的成就,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而证明自己无能。那到底学生的成就与教师有多大关系呢?我想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学生是教师教的不错,但他的成败除了取决于教师,还取决于家教和社会的影响,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素质。

所以,面对教师认为学生学得好是他们的功劳,而学生学不好就全在于学生本身这一问题,每个人都要客观看待,更要对教师予以尊重。

我是教师,专注回答基础教育问题,欢迎提问,如有想法请留言讨论!谢谢关注!


故事集结号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是很矛盾的。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前些年曾在我们这个小山村就读的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可是多少年来头一回啊。奇怪的是所有教过他的教师都一致称赞这个孩子,说这孩子是单亲家庭,和父亲一起生活,并且父亲还是个酒鬼,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如此高的成绩,真是了不起,却只字未提是如何教导他的。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成功的孩子,教师往往不会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归功于孩子本身的努力。

案例二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往往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学习困难的孩子,任凭教师如何努力仍收效甚微。教师们在提及这类孩子时,通常会说“各种办法都想了,也单独辅导了无数次,但他还是不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都是一样的教,其他孩子都能学会,对这孩子真是没辙了,只能希望他哪天自己开窍啦。”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未能达到普通水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会参考其他孩子的水平,以此来衡量自己的教学,用其他孩子来安慰自己。换言之,也就是将不成功的原因确定为孩子本身的不足。

小结


Wind972561

如果你是学生,说这样的话也很正常,因为你还小。


可以看出你的成绩是学渣级别的,不然你不会说“学生学不好就全在于学生本身”,因为你就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和学习的快乐,你是很自卑的。

这不怪你!只怪别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强?

如果你是学霸,你就不会体会到这种痛苦了!

从来没有哪个学霸会说:“宝宝心里很苦,宝宝不说!”,就算有苦,他们也是“独孤求败啊”!你有这种感觉吗?

举例说明一下:

《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和黄蓉,同为黄药师的徒弟,梅超风他就到死都担心老师的怪罪,因为她不听老师正能量的教导,要偷学《九阴白骨爪》,你怎么就总是怪老师呢?

当然,黄药师也很难过的,后继无人啊!


西汉时期的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他为朝廷做了那么多,最后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学生腰斩于市,诛灭九族!

这就是“学生学不好就全在于学生本身”的例子!可惜你学不会呀!

再说了,你见到哪一位老师天天拿着学生成绩好而炫耀的?这有什么好炫耀的?

你见到马云的老师天天夸他教的好吗?

你见到多少老师拼抢马云是他们的教育成就的?



图中的他们在说谁,你知道吗?

传播正能量,好不好?


让雄多吉

说反了吧?

我所看到的是,学生成绩不好就说老师教的不好,学生成绩好就觉得自己很优秀与老师无关,哪个老师来教都可以学的好。

学生成绩的好差受多方面影响,并非学生自己或是老师单方面影响的。

一、学生方面

学生的智商,学生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勤奋程度,这些都影响学生的成绩。

二、老师方面

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老师自己的性格,这些都影响学生成绩。

三、学校方面

学校的校规校纪,校风校貌,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的设施设备,学校的办学宗旨,这些都影响学生成绩。

四,家庭方面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教育水平,家庭的氛围,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这些都影响学生成绩。

还有社会方面,同学关系,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及学习成绩。


误解无解悟解无界

说这样的话,那是这些老师膨胀了,同时也在推卸责任。

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可以用比例来描述的话,大致是学生占七成,老师的作用占三成。也就是说,在学习上,成绩的好坏主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个学习自觉的学生,不用老师督促,就能自觉完成作业,自觉地预习新课、复习旧课,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有不懂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天天都能这样坚持,就算遇到不会教、讲不明的老师,这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更何况如果遇上良师,成绩必然突飞猛进!

一个学习不自觉甚至厌学的学生,尽管老师天天督促,仍然是应付地完成作业,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一有时间就去玩,老师再会教,也是无可奈何。



这就像伯乐和马的关系,伯乐慧眼识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成为千里马,然后才有可能被选中。



同时,老师也要使自己成为伯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不能像伯乐的儿子那样‘‘按图索骥’’,不顾学生满堂灌,这样,即使是一匹千里马,也会变成‘‘劣马’’,那就误人子弟了。

答题完毕!谢谢关注


刘向雄

学生学的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教学教学,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努力和投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的好,主要是教师教学有方,辅导到位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学生本身的努力认知能力和聪明程度。学生学的好,虽然老师不能把功劳全归于自己,但老师的心里会有一定的成就感,是比较欣慰的。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在相同教学条件下,由于认知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些人会说学生学的好是学生聪明,学的不好是老师没教好或不会教。对此你怎么看?


缄默居士

总认为?来来来,题主,搬着你的小板凳,坐好了,我欢迎你来留言,好好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怎么就总认为了?是哪里的老师总认为?
我为什么要喷你,听好了!

首先,你这种说辞,把所有的老师都打了一棍!在教师圈一直有种说法,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不是单靠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得先是那块料,然后师生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我从没听哪个老师讲过:某某是我教出来的,我只听过:我教过谁谁。你的这个总认为从何而来呢?

其次,照你这种说法。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都是自己学的,老师的教育没用;那些没有学好的,都怪老师没有尽到教育责任,都跟老师没教育有关系。那到底老师的教育有作用没作用啊?

最近全国都在讨论教师工资待遇问题,辅导班问题等等有关教育的问题,我不否认每个行业内都有一些害群之马,但总不能一棒子打死吧?进而否定整体!


宛丘君

题主,说这样的话题有点过分了吧!

问题中所说的老师是你身边的吗?还是你亲身经历过的?

据我所知,其实大部分老师在教学工作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生怕自己没尽全力,害怕教学过程中遗漏了某个重要知识点,害怕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到学生。



有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专家的这句话,老师受到了多大的委屈!

社会对老师的“压迫”到了何种地步了啊!可悲可叹。

即使有题主所说的老师,也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也少不了家长的督促。这样的老师在认识上是有一点错误,但是如果他已经尽力了,学生成绩不见起色,你还能怎么怪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