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談:破譯宗教密碼,設計佛經一般的產品文化

老虎為了幼崽,捕食羚羊。於羚羊是災難,於幼虎卻是大愛。這不是殘忍,這只是遊戲規則。


空談:破譯宗教密碼,設計佛經一般的產品文化

佛本慈悲,但是你無法脫離“道”的束縛,老虎無法擺脫對幼崽的愛,所以不能不去捕獵。就像再有愛的企業家,也不能不去賺取利潤。

今天是教師節,有很多教師,為了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孩子卻疏於管教,這是為什麼?因為社會上有一種“道”,所謂“舍小家,成大家”,當普通人面臨抉擇,總是會被社會思想窠臼所限制。

其實,創業不一定需要解決問題,產品不一定需要解決問題,至少,不一定需要解決客戶亟須解決的那個問題。

舉例說明:

案例一:

香客去跪佛,求財求子求功名,佛並沒有直接提供這些,而香客卻貢獻了真金白銀,而且是跪著給的。

空談:破譯宗教密碼,設計佛經一般的產品文化

產品反饋①:當香客夢想沒有成真,佛怎麼說的?佛什麼也沒有說,香客自己悟出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許佛認為我的心不夠誠——於是香客供奉了更多的真金白銀。

產品反饋②:香客夢想成真,功成名就,佛怎麼說的?佛什麼也沒有說,香客自己悟出來:多虧我佛保佑——於是香客供奉了更多的真金白銀。

案例二:

創業者去開淘寶店,也出現兩種情況:

空談:破譯宗教密碼,設計佛經一般的產品文化

產品反饋①:店主沒賺錢。馬雲怎麼說?馬雲一句話也沒說。於是創業者去學習淘寶開店技術,學著學著痛苦地發現,那些賺錢的淘寶店,要麼貨源厲害,要麼有資本砸廣告,要麼店主非常拼命;而我,沒有背景,沒有資金,又不夠努力,活該不賺錢!再見了,馬雲,再見了阿里巴巴,祝你們在阿里巴巴18週年年會上玩的開心!

產品反饋②:店主賺了錢。馬雲怎麼說?馬雲一句話也沒說,只顧忙著開年會,練習自己的邁克爾傑克遜太空步。於是店主自己悟出來:馬雲的電商平臺太好了,感謝馬雲!感謝阿里巴巴!我也要去阿里年會!

有老闆跟我說,他的產品一定能解決用戶的問題,我就笑了,活該你不賺錢。

牢牢記住二八定律,記住宗教本身也是一個企業,企業產品不一定需要解決每個用戶的問題,但是企業一定提前佈局產品文化,提前設置一套邏輯,讓那些買了產品沒有效果的用戶,主動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企業產品根本不需要解決每個用戶的問題,產品的天職從來只有一個:賣的出去。

所以老闆需要做的,是設計一套讓用戶相信你的產品有可能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的“邏輯”,於是用戶付款了!

這就夠了,蘋果手機真的不卡嗎,其實蘋果手機也會卡,也會死機的。蘋果真的是隻有有錢人才買嗎?NO.太多人相信蘋果可以提升逼格,為了逼格買單,買回來好不好用,提前根本就不知道!

你可以解決問題,你也有權利去解決問題,但是創業者的焦點,一定要從“解決問題”轉移到“賣的出去”。

某地有風險,入某地需謹慎,一賺二平七虧的地方,都有人著了魔一樣的去,而你的店裡卻沒人去。

空談:破譯宗教密碼,設計佛經一般的產品文化

空談核心作品:《宗教思維》正在整理修改中,近期發佈,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