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与刘牧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udbdx

每次看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都会有很多的感悟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骆驼穿针的天堂的理解,其中有这样一段

丁元英说:“如果是骆驼穿针的天堂,我敬仰他们,因为我做不到。”
刘牧师一怔,下意识看了看丁元英。“天堂”二字解文解意皆是心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而正信正解、直心直入的回答却没有几个,多为貌似觉悟的华丽之词。让刘牧师心里为之一颤的是,问者是随心一问,答者是随心一答,并无思量。
刘牧师问:“你信神吗?”
丁元英说:“信,了妄唯真即是神。”
刘牧师思忖片刻,说:“了妄唯真,那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丁元英说:“不一不异。”
刘牧师说:“天国远了,没人能救得了你,你走吧。”

骆驼穿针语出于《圣经》,耶稣的一个比喻:

耶稣周围一看,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门徒希奇他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依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就分外的希奇,对他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针眼就原指以色列城墙大门关闭后旁边的小门,允许人出入的备用门,大小刚好够一个骆驼在什么也不驼的情况下才能通过的程度。若是骆驼驼着东西,必须把东西都卸下来,才能通过。比喻天国也是如此,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想进入天国,必先放下所有。道理的明白本身就是难之又难,能醒悟又自律者实在是寥寥无几。


非小鱼

了妄唯真是凡人境。无妄无真是神仙境。

神境里无妄又无真,再大的骆驼也能过针眼,凡人有妄又有真,再小的纤毫也过不去那窄门。因为是个真妄阴阳二元境。真妄一体一元太极境都过不去,又何况有妄有真的二元境。

神与人是什么关系,神是进了窄门的人,人是未进窄门的神,进了窄门一无所有,未进窄门定有所有。神与人是一是异。是一指人人都可成神,是异是人人因自己的作为不能成神,只能入天堂地狱。那个天国窄门里无天堂无地狱。那个天堂地狱是为二元境里的人准备的。

丁元英有所有,做不到无所有,天国离他就远了。所以丁元英做不到一无所有,丁元英只信他自己的有所有,知"了"却着了"了"的道,也着了"了"的相,有了认知却抱着认知不放,法执也,法自己而放不下则不法自然。

那个神性是法一切的,不离一切的,能法天国不离天国,能法神不离神,能法人不离人,能法道不离道,能法佛不离佛,能法自然不离自然。天国神人道佛都只是个名而已,非常名而已,真常无名!能法一切所有名相!

天道有名有相有文有字!大道无名无相无文无字!大道能入天下一切行为及学问宗教。,包括天国。


一路修行


骆驼穿针是圣经里的比喻,“富有的人上天堂比骆驼穿针还难”,骆驼指代是用骆驼毛所织的线,表面是粗糙的,所穿针难于上青天,骆驼穿针形容天堂很难之又难;了妄唯真,“了”是“了结”的意思,"妄"是虚妄与臆想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断绝了虚妄与臆想,以真为真,才是真理。

因为丁元英说“不一不异”,意思是不以一个宗教的思想为真理,而是互取互补,求同存异,并追求的真理是广义的真理,与牧师是信仰一个宗教的理念相悖,所以牧师说他,天国离他远了,因为他不能绝对意义信奉牧师的教,对于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牧师只好让他走了(也无可救药了)。


一个好解读图

骆驼穿针出自马可福音中的故事。大意是指人放弃所有财富一心修行,才能进入天堂。类似佛教中的四大皆空。

了妄唯真是指放弃思想中的杂念和幻象(有可能源自见识肤浅或是自欺欺人),只追逐事实的真相,即本质。这样的人不会出错,也即是神。

丁元英说不一不异,想表达的是人就是神,神就是人,神是看透了幻象的人,把万象这种异归一的人。这对于牧师神拯救人的观点是大逆不道的,所以牧师让丁元英走,认为他无药可救了。

粗浅认识,请各位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