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鬧情緒 每天和太監睡一塊 樊噲說了幾句話讓他大笑而起

1.

凡事都是會有個“夠”的,一連當皇帝也是如此。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起兵謀反。謀反自然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韓信已被呂后與蕭何斬首於長樂鍾室,而未久,呂后又連誆帶騙將梁王彭越給剁了,並還將肉醬分別賜於各個諸侯,算是殺了頭牛給猴看一下。

諸侯能有什麼感覺?自然是愈加震恐,尤其淮南王黥布,一個幾乎是和韓信與彭越等功的人。就因此,當黥布眼見韓、彭二人都已去見秦始皇了,他的感覺咋能會好?

於是,索性未雨綢繆。這個時候,還不如先下手來的利落……

劉邦鬧情緒 每天和太監睡一塊 樊噲說了幾句話讓他大笑而起

本來這一事件對劉邦來講,不見得就是壞事,因為他的內心深處肯定是想將這些“隱患”都提前消除掉的,如此才能保證劉氏長有天下。但也不知道為什麼,劉邦卻突然對此夠了、他鬧情緒了,而本身又加之這一時間自己身體方面也很是不舒服,於是他就對黥布的謀反不聞不問,反每天深居「禁中」,與太監為伴,就是不見大臣。

2.

大臣們自然是著急的。但劉邦不見,他們也只好乾瞪眼。這時,最先不瞪的是樊噲,他提了一口氣,靠著自己的虎軀左衝右突將宮廷侍衛全部撞開,直達劉邦榻前,而其餘大臣也尾隨而入。

雖然劉邦已經聽到了外邊動靜,但竟全不在意,直到群臣魚貫而入時,他也只是依舊在枕著一個太監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斜著眼睛看著他們。樊噲見眼前此景,疾步向前,“撲通”一聲跪下,用一種哭喪的嗓音說道:「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

劉邦鬧情緒 每天和太監睡一塊 樊噲說了幾句話讓他大笑而起

“難道只要與一個太監訣別嗎?難道陛下就不想想趙高事件嗎”?這句話本不夠恭敬、不夠順耳,但當從一個武夫口中說出時,劉邦卻感覺到了一種別樣的可愛,未動怒、反大笑而起……

3.

繼續說樊噲。在他未發跡之前,本來只是沛縣一屠狗之輩,及待劉邦起事後,這才放下屠狗刀,拿起了殺人劍,一路衝鋒陷陣、攻城略地……

他是一個十足的糙漢子,同時也堪稱一位少見的草莽英雄。

後來,樊噲又娶了呂雉的妹妹為妻,這樣就與劉邦除了那層朋友同鄉之誼外,另還加上了“連襟”之親。而也正因為這種關係,樊噲總是在關鍵時刻敢言一些他人不敢言之事,並還都能言到“點子”上。

劉邦鬧情緒 每天和太監睡一塊 樊噲說了幾句話讓他大笑而起

在黥布事件大約往前推十一年時,劉邦率兵首先打入關中,而當他看到富麗堂皇的秦宮室、如花似玉的眾佳麗時,直想就把家給安到這兒了,日日享樂。但這個時候,是在樊噲與張良的力勸下,劉邦才斷掉此欲,「還軍霸上」。

還軍霸上可不簡單,如果沒有這一舉動,劉邦後來鴻門宴上是很難為自己圓說的。再此外,鴻門宴上的樊噲可更不簡單,如果沒有他那點“大口喝酒、生吃豬肘、慷慨陳詞”的插曲,范增與項羽也不定會整出什麼么蛾子來……

劉邦鬧情緒 每天和太監睡一塊 樊噲說了幾句話讓他大笑而起

錢鍾書曾言:「老實的人,總是容易給人一種不經意的傷害」,這句話倘換一下再用於樊噲身上的話,則可改為這樣:“粗糙的人不經意的細膩一下,往往會展現出一種別樣的可愛”……

文 / 起叔

圖 / 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黥布列傳》、《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