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在家却不听家长的,是什么原因?

恒少Jacky

孩子们对老师怀着崇敬的心理,老师也爱学生,但是师爱中决不会有溺爱的成分,这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孩子在家里很调皮,不听家长的话,上学后在学校里却很听老师的话,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过去在封建社会里讲究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父母的话孩子必须听,也不管是对还是错,孩子要绝对服从。那时的孩子虽然听话,在父母面前却没有一点话语权,显然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在现代的中国,家庭中的孩子少,有文化有知识的家长通常在家中营造出民主的气氛,我们经常看到父子如哥俩,玩到一起、闹到一起的现象,女孩似小公主、男孩如小太阳般被家长呵护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对家长的话,除了相信,还会有质疑,会辩论,甚至顶撞。

可是在学校里,在集体里,原本不受约束的孩子必须遵守纪律,教师们总是要严格要求学生。

孩子们对老师怀着崇敬的心理,老师也爱学生,但是师爱中决不会有溺爱的成分,这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在学校里,孩子们有进步会爱到表扬,犯错误会被批评,严格的纪律要求和集体荣誉感让孩子们对老师有所敬畏,这是一件好事。家长们不要担心,孩子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中,听老师的话才对。家长也要多和老师沟通,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如果说一个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也不听老师的话,那可成了熊孩子了。


远方老师在美国

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在家不听家长的话,这是家庭教育缺失或家长不懂家庭教育最直观的见证。主要原因可归结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唠叨不休,胡乱发号施令,久而久之,孩子会耳朵屏蔽家长的话。我每周都要在网络教室里上视频辅导课,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我在和孩子聊天时,经常能看到家长不断提醒孩子怎么说,甚至还有责怪孩子没礼貌,老师问什么话不回答,或者总是提醒孩子这样做那样做的。我毫不客气地告诉家长,请你不要干扰我和我孩子的对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同时我要求家长坐在孩子身后,不能并排。而后再看孩子,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很快就恢复了活力,和我有说有笑。家长很好奇,课下就问我,为什么孩子那么愿意和你说话,听你的话,你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呢?我说,你看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以尊重孩子的感受为主,在互动中完全每一个回合的交流,而不是像你那样单向灌输,或强迫孩子做什么事。当你喋喋不休说教惯时,孩子压根就不愿意听,让耳朵屏蔽你的话,你干着急不?家长想想后说是这么回事。

第二,家长说话不过大脑,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很多妈妈属于怨妇型家长,每天消极的生活态度,随时能发作。只要看到孩子,就会对孩子不满,不断地挑剔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你细听家长说话的语气,连我这个老师听着都非常不舒服,何况是孩子了。有时我和家长在对话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立下规则,才能保证沟通的正常进行。否则,家长一张嘴就会痛陈孩子的种种不是,完全是成了在我这里告孩子状的架式。我告诉家长,我建议你不让倾诉不满式的表达方式和我对话,你这种行为和自言自语有啥区别?你总这样说话,孩子早就烦不胜烦了。家长问那怎么说,我说要牢记——互动,互动,互动!你得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啊,并且说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眼睛不看你,或者他正做着其他事,你就不要说了,旁观片刻,学会等待嘛。你有耐心,孩子不受干扰,他停顿下来后,再和孩子说话。

第三,家里没有规则,随意对孩子进行管教批评。孩子往往服的是理,遵守的是规则或纪律。你想想看,孩子为什么在学校里愿意听老师的话,是因为老师常常拿纪律说事,引导孩子们做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学生,而老师恰最喜欢遵守纪律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有了目标——只要我遵守纪律,我就是老师眼中喜欢的好孩子好学生。而在家里呢,家长又给孩子什么样的目标?几乎没有。因为你压根就没有重视过家庭规则的建设,更没有结合具体的事立过规矩。没有规矩,自然不成方圆,孩子在没有规则约束下的家庭环境里,行为是随心所欲的,结果家长就得不停地维持秩序,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你说是孩子不听话,还是家长自身观念和管教模式出了问题?

第四,家长缺乏威信,导致孩子不把父母当回事。如果你总感觉自己的孩子管教非常有困难,韩老师建议你不妨去观摩一些优秀父母看人家是怎样和孩子说话的,向人家讨教一下是怎样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的。如果你真用心去观察有威信的家长,你会发现人家在孩子面前话特别少,并且绝不会说废话。你再认真倾听家长说话时,人家所说的话逻辑条理非常清晰,给孩子下达的指令简洁而易懂。再对比一下你和孩子说话时的情形,是不是废话连篇还说不到重点上?你是不是肯定和表扬少,批评与指责的多?只要你一张嘴就是否定的话,保证孩子会烦你,甚至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所以说,有威信的家长,常常是淡定从容,脸上的表情很丰富,看到孩子做的好时就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孩子。看到孩子不按要求去做时,就会脸上很严肃,用目光冷峻地盯视着孩子,静静地盯上一两分钟后,孩子马上会意识到错了,自觉去按要求做。更有些时候,家长会和孩子约束一些手势动作,或肢体动作,让孩子清楚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当孩子不按要求做时,用肢体运作就可以提醒孩子了,根本不需要说话。

第五,单一的亲子沟通方法,往往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导致孩子不愿意听。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够掌握多种亲子沟通方法,会发现孩子对你说话的方式非常感兴趣,因为你不断地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通过长期的家庭教育咨询实践指导,我总结出多种沟通方法,我列举一下:1、用理解孩子的心态贯穿沟通始终;2、耐心倾听孩子说;3、适当

赞美孩子的表现;4、合理的批评不伤孩子自尊;5、与孩子协商做事;6、适当反问让孩子愿意动动脑思考并表达;7、合理引导孩子说出心理话;8、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9、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提示孩子;10、用写信的方式传递心声。11、委婉地暗示孩子。还有几种就不逐一列举了,家长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去做总结。

不管怎么说,当你发现说话时孩子不愿意听,那一定是问题出在你身上。要么是你带着情绪说话,要么是你育儿知识太匮乏了,要么是你思维定势总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你是理性的家长不妨加强学习,和优秀的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不断领悟育儿的真谛。如果你真是好学乐学的家长,相信你的悟性会随着不断坚持学习而越来越强,你和孩子的相处会越来越和谐。让孩子喜欢你、尊重你、信任你、崇拜你,这才是你该成为优秀家长的终极目标哩。


韩国成老师

孩子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我想这是很多家长遇到过的问题。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孩子是要面子的。有时候即使不情愿的事情,也会硬着头皮去做。在家就不一样了,家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孩子在父母面前,卸下所有伪装,遇到不开心的会哭泣,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情反抗甚至会顶撞。



孩子对老师通常会是又敬又怕的,对老师有一种崇拜,又不敢亲近。老师对孩子的要求通常都是合理的,基本不会有过分的要求。做好了老师的任务,会受到表扬,会有别的同学投来羡慕的眼神。孩子受到鼓励,会越来越有动力。老师都是学过教育心理学的,更懂孩子心理。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听家长的?家长有想过沟通方式吗?是不是有点家长作风,甚至有时候太过严厉和粗暴?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如果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能经常做到赞美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我想孩子是会听家长的话的。家长要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要事事包办。有自主权,做事就会有动力。大人都不喜欢老被别人命令,何况孩子呢?我想只要找到合适的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家长和孩子关系也会很融洽的,孩子自然也会愿意听家长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