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心脏支架后患上运动恐惧症 男子卧床一个多月招致“肺栓塞”

男子心梗后患上“运动恐惧症”,静养一个月又出现肺栓塞

49岁的郑先生家住后湖,是个有着30年烟龄的“老烟枪”,平时还喜欢熬夜打牌,生活非常不规律。

不过,在这次“濒死体验”后,郑先生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觉得自己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心脏毕竟梗塞过,和正常人不一样,心脏再也不能承受过多的负担。为了安全起见,郑先生跟单位请了一年病休,除了上厕所以外几乎不下床,就这样足足静养了一个多月。

术后7天建议下床活动,过半病人可逐渐恢复运动强度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制订健康生活方式指南。其中,体育锻炼成为预防冠心病及心梗后再梗塞、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

陈娟介绍,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脂、脂蛋白、血压和血糖,降低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心梗后的患者适量、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样可以促进心脏康复,使患者发生再梗塞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下降28%。

陈娟主任建议,心梗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推荐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如果运动后脉搏比休息时高出20次/分钟,收缩压降低大于15毫米汞柱,则运动应减量;如果脉搏增加不大,运动量可适当增加;出现胸痛、气急、大汗、头昏,应立即停止活动,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发生心梗后从远期来看,是否还可以恢复以往的运动强度?陈娟表示,这取决于此次心梗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若患者抢救及时,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是可以逐步恢复到正常运动强度的;若患者出现了运动耐量下降,出现了心衰、室颤、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则需要控制锻炼强度,变“运动”为“活动”。

陈娟表示,该院2015年成立胸痛中心以来,接诊病人中一半以上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病人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运动锻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