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孝:祖孙三代庆“六一”

祖孙三代庆“六一”

魏志孝

我只知道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会议决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其它的都不清楚。我曾经好奇地问父亲:“大,你过过儿童节吗?”父亲铁青着脸回答:“整天衣不遮体,食不饱肚,还过什么节?不知道,没过过。但我知道,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记得我过“六一”节,那是1964年6月1日,天晴朗,吹着风。公社组织南片学校在大校梁家庄小学庆祝六一,先是大合唱,一校一曲。接下来分组进行速算、听写词语、钓鱼比赛。我参加的是钓鱼比赛,鱼竿是一个稍粗的竹子棍,系了一条细棉线,鱼钩是大头针弯的,在有点像鱼的木板上,上了一个风钩母丝。风大、线轻、钓鱼难度大。我静心、稳手、闭气、顺势,竟很快钓上了鱼,跑到终点,得了第一。会上奖励了一支没有橡皮的铅笔,兴奋的我达到了疯狂。整天拿着铅笔炫耀,也舍不得削开用。学校刘老师在我们捡拾的粮食缸里,拿出一些白豆子,在铁马勺里炒熟,获奖的同学每人奖励三十粒,其他同学分得十粒十五粒不等。

记得当天老师要求参赛队员,着装白衫蓝裤。我家穷做不起新衣,只得临时借用同学的。穿上不合体的新衣新裤,脚蹬脚趾露在外的烂鞋,很不协调,感到很尴尬。

等到儿女六一,不管材质怎样,我也要为儿女准备一身新衣新鞋。儿女和其他同学一样,欢欢喜喜庆祝自己的节日。随着经济的好转,还要发给五角,一元,三五元不等的零花钱。偶尔,还要领儿女到饭店吃一顿平时很少光顾的饭菜。

今年六一临近,听孙女说:“学校给她们准备了统一的节日服”。我也得知儿子、儿媳根据自己的喜好,同样给孙女准备了节日服装。还有手套、鞋袜、饮食之类的节日用品。

节前,我有意去了一趟写过校志的学校。退休十五年的我,看到学校今非昔比。高楼、壁画、展板、一部八室、免费教科书、免费早餐、免费营养午餐,彩排着五彩斑斓的节目,羡慕不已。

六一,我准备去学校,同儿子、孙女一起看表演,享受新时代的新六一!

淳化县十里塬镇魏家村 魏志孝

魏志孝个人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