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618已胸有成竹,今天只談京東黑科技

京東做了15年的電商,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在倉儲物流以及商品管理運營上,積累最豐富的數據和經驗。

不開放,這些能力就是京東的“成本中心”;開放出來,既能幫助其它人,這些能力還能變成“利潤中心”。

- 作者|李成東、董晨陽

618 JD CUBE 大會,沒有大促臨近激情宣傳,更像是京東最新科技成果大閱兵。

5月29日,在JD CUBE 大會上,京東CMO徐雷表示:“今年是京東第15個618,對於京東來說,618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著京東成長的符號。從開始自建物流那天起,京東就不止是一家電商公司,而是一個擁有自主技術,能夠為自己和合作夥伴賦能的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所以京東這次把618打造成為一次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的大閱兵、一場創新零售科技的集中展示以及無界零售的深度實踐。”

在東哥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於,618是京東最為重要的傳統促銷日,技術科技怎麼會變成主題。情理之中在於,京東這兩年正在努力向科技技術型互聯網公司轉型升級,而不只是一個互聯網零售商。

京東從互聯網零售公司到互聯網技術型科技公司,京東取得了哪些成績,背後又有哪些動機?

►2020年,京東要做全球前五的智能機器人科技公司

JD CUBE 大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未來京東三年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前五的智慧創新型企業。

徐雷:618已胸有成竹,今天只談京東黑科技

專訪的時候東哥問及肖軍如何定義京東目標裡說的全球前五的智慧科技企業?

1、倉儲機器人和配送機器人

促銷購物季,消費者吐槽最多,也是電商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物流。

京東的無人倉庫硬件,包括搬運機器人、貨架穿梭車、分揀機器人、堆垛機器人、六軸機器人以及無人叉車等。2017年京東打造了到目前為止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5萬平米,運行效率最高的一個全流程無人倉。2018年會上線超過50個自動化的機器人倉庫。

另據肖軍透露,今年618,京東提前兩個月給每個倉庫撥備了30%的機器人,這意味著今年京東不再因為大促大規模招聘物流臨時工。而京東配送機器人今年的突破,會在北京主城區上路,走出校園,在中關村、上地軟件園配送。

此前《深度解讀:京東做了2年無人車後,菜鳥蘇寧為何會紛紛跟進?》深度解讀無人車的文章中,肖軍透露到2020年京東目標30%的配送訂單將由無人車完成配送,屆時京東無疑將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用機器人完成配送的電商公司。

2、無人超市和智能貨架

去年的雙11啟動會,京東首次公開“X無人超市”,截至3月8號西安大雁塔京東無人超市開業,京東已經上線16家無人超市,面積在100-300平米,約500個SKU,創造過120平米以內單日銷量超過25萬的記錄。京東在無人超市上的計劃是2018年開100家,主要面向瀋陽、鄭州、長春、成都、重慶、上海周邊、武漢等省會重點城市,開在商業中心、寫字樓、社區等多種場景。

而京東的智能貨櫃,將京東到家的優勢,從無人貨櫃的供應鏈和技術層面,拔高到組成了“智能貨櫃”“線下門店”與“在線平臺”的三維立體矩陣, 完成對用戶“從家庭到辦公室到線上的全場景的覆蓋”,實現了O2O的大閉環。京東到家Go已正式對外運營,預計年底前,京東到家Go將會覆蓋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全國 10 個以上主要城市。

3、無人機和無人卡車

去年618,京東無人機首飛,雙十一之後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時投入運營。截止到現在,整個無人機目前在全國總共飛行駕駛超過兩萬駕次,飛行10萬公里。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劉強東透露京東重型無人機將會在今年6月底進行首次上天測試,完全採用無人駕駛的理念設計,並非簡單改造,不設駕駛艙,起飛重量接近一噸。京東還提出了幹線、支線、末端三級無人機物流網絡,現在京東已經有自主研發的幾十款不同類型的無人機。

►三大技術賦能平臺

當然整個京東在技術驅動上,遠遠不只是X事業部,這個僅成立2年的獨立事業部。京東在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後,也正在思考升級自己的商業模式。

1、智能硬件生態創新平臺

京東智能硬件生態創新平臺可以說是“智慧”和“互聯網+”的結合,即將單個硬件的信息孤島連接成互聯網和讓每一個硬件擁有智慧。

徐雷:618已胸有成竹,今天只談京東黑科技

線上線下用戶權益打通,給消費者最大便利

做智能硬件,很多傳統品牌或製造商有硬件基礎,但缺乏互聯網基因,京東有多年深耕硬件的經驗,要自己做也不是不可以,但做平臺,扶持傳統品牌製造商,才是京東一直以來的定位。京東Alpha智能服務平臺可以賦能到各種360行的行業裡面,幫助傳統行業實現智能化。通過全面開放的JD Alpha一站式賦能平臺,讓更多企業可以輕鬆融入多場景多終端的未來。

2、最懂用戶的供應鏈服務平臺

技術帶來的直接刺激,改變傳統零售模式,然後是消費者端信息露出和收集,反饋給供應鏈,就是最準確的供應鏈模型參考數據。京東正在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各渠道的信息聚合和語義、情感分析,運用大數據為品牌、商品及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貼合需求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徐雷:618已胸有成竹,今天只談京東黑科技

區塊鏈防偽溯源,提升品質購物體驗

與此同時,智慧供應鏈正以開放的生態為品牌商賦能,用智能大數據進行新品定製,解決細分市場選擇、市場進入價格策略、具體的商品規格和設計、商品定位、目標人群、庫存佈局……等品牌商的核心痛點。截止到現在,京東基於顧客決策樹的精準分析與推薦,已經幫母嬰、家紡洗護、電腦數碼等眾多細分品類進行新品定製決策。

3、無處不在的AI賦能平臺

京東已經開始利用AI技術解決一些電商平臺的痛點問題,比如京東上線業界首個大規模商用的情感智能AI客服JIMI。JIMI能夠精準感知用戶的情緒並在回覆表達中蘊含相應的情感,可以應用於帶有主觀描述的中文文本進行情感分析,不僅可以識別生氣、喜悅、失望、著急等多種人類細分情感,還能夠相應的生成帶情感的表達:判斷精準,情感真實。

徐雷:618已胸有成竹,今天只談京東黑科技

更具人類情感的智能客服

這也是目前行業內對話機器人中的首創。“對於這些核心技術,京東將通過NeuHub人工智能平臺全面開放,為零售、教育、時尚、醫療、農業等眾多垂直行業和領域帶來AI的核心能力,用有溫度的技術幫助每個企業、每個消費者走向無限可能的未來。”京東集團副總裁、AI平臺與研究部負責人周伯文說。

►技術驅動零售,京東昇級商業模式

亞馬遜是全球電商的標杆,尤其是在技術領域的長期投資,即使阿里這幾年也開始全面強調技術驅動,尤其是阿里雲。而京東長期以來的標籤是互聯網零售公司,顯然只是用零售定義京東顯然是狹隘的。

京東為什麼要技術升級?

1.賺錢

因為只靠賣貨,很難賺錢。但是技術輸出是非常賺錢的。2018年一季度,亞馬遜總營業收入510億美元,而AWS雲服務第一季度淨銷售額為54.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6.61億美元增長49%。AWS來已經給Amazon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佔到了整體的10%,而且單位價值也遠非賣貨所能比肩。

《紐約時報》在此前報道中所指出,“Amazon公司在雲計算服務領域收得的利潤要遠遠超過其零售銷售額,這也幫助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企業由貨幣虧損者轉化為一家值得依賴的吸金大廠。”

京東為什麼要加大力度佈局人工智能,雲計算,以及開放物流,賦能傳統零售商?實際上商業模式就是從零售商向服務類型科技公司轉型升級。

2.省錢

電商成本:人工、房租、市場、技術、物流,對於自建物流的京東來說,物流和人工是兩項最大的支出,去年年底的數據,京東物流從業人員數量超12萬,絕大多數是快遞小哥和倉儲員工。無人技術大規模的應用,解決了京東增長依賴大規模招人的粗放式增長,也解決了購物季需要大量臨時工的需要。

尤其是在物流上是最為明顯的, X事業部總裁肖軍舉例:通過使用無人設備可以大幅提升京東物流效率,過去京東倉儲一個人一天是400-500單,揀貨員需要在倉庫裡面每天快速的跑動,人一天平均走35公里。現在有了AGV的貨到人方式,人站在那裡8小時,一動不動,左邊放到右邊,右邊放到左邊,一天5000單。效率大幅提升,長期來看成本有很大下降空間。

3.用戶體驗更好

上面說到用戶信息反饋對供應鏈的精準導向,因為技術革新,首先是後端工作方式的改變,其次最直接就是用戶的消費體驗。大數據挖掘、會員信息分析讓推薦更精準了,AR試妝、模擬穿衣鏡讓用戶節省了逛街時間、無人車配送縮短商品配送週期......這些都是用戶能夠非常直接感受到的變化。技術的大規模提升,可以更加精準的滿足用戶需求。

►京東技術積累的必然結果,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

Amazon為什麼會在2006年開始大力做AWS?是因為貝佐斯遠見嗎?當然這個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是因為Amazon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計算冗餘越來越多,開放也就成了必然。包括後來佈局的FBA業務,就是把倉儲物流服務開放給第三方賣家,本質上是一個邏輯。

京東做了15年的電商,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在倉儲物流以及商品管理運營上,積累最豐富的數據和經驗。不開放,這些能力就是京東的“成本中心”;開放出來,既能幫助其它人,這些能力還能變成“利潤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