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老师让孩子背古诗,孩子不会背,家长应该强迫孩子背吗?

亲亲稚菊

千万可不要强迫孩子!这需要用一些方法的啊!

为什么不能强迫呢。因为如果你现在强迫孩子背,孩子本来就背不会,你越强迫他越是排斥,这才是幼儿园,以后孩子上小学了要背的古诗、课文多着呢,可别因为强迫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从而对背诵古诗、课文比较排斥,那以后问题可就大了!毕竟小学不同于幼儿园,小学是应试教育,而幼儿园背不下来应该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吧。

但是!虽然不要“强迫”孩子背,但可以让孩子背一背,孩子小时候的记忆是会潜藏起来的,以后会对背古诗有帮助的,但是需要家长运用一些方法,而不是威胁、逼孩子。

因为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游戏,而不是死记硬背,家长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你把古诗变成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对故事最感兴趣了,听得多了他自然就记住了;也可以用贴贴纸鼓励孩子,孩子每记住一句,你就要给他奖励一个贴贴纸,他就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往下记。(还是建议讲成有意思的故事的形式,如果能不使用贴贴纸就不使用,避免孩子有功利心,为了得到奖励而背书。)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给你帮助或启发。


小团子在幼儿园

幼儿园小学化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

学习知识不是幼儿的第一要务,培养习惯,养成性格才是。任何事物都有本身的发展规律,做任何事我们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要么受到损失,要么受到惩罚,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只要牵涉到学校,就牵涉到分数和升学,一旦牵涉到分数和升学,就牵涉到功利化。幼儿园是最近几年真正流行起来,以前很少孩子读幼儿园,几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出了规模,并形成了特色的产业链。但是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投资者和办园者很多是不清晰的,尤其是在乡镇幼儿园,幼儿园的小朋友是跟学前班的小朋友一样的学习写字和算术,甚至这些要求好多是家长要求的,学不会了,学不好了,还有惩罚。试想孩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快乐健康阳光的生长吗?幼儿园不管是中班还是大班都是强制孩子学习的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强迫孩子做超出年龄范围的事情,这样对孩子早期的认知不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深意并不是学习能力,而是习惯和性格。三岁是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以前没有幼儿园都是在家教育孩子,但那时候的孩子是快乐的,不用像现在一样关在笼子里一样的生长。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一个好奇模仿的年龄,三岁以后孩子基本上开始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并开始自主的选择性模仿和自我有意识的去养成一些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引导养成的,这时候家庭教育和园所教育必须是长效沟通,多面沟通来促进孩子的成长,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必须保持一致的是如何培养孩子优良的生活、行为、思考、处事等各个方面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受益终生的,也是任何知识性的东西无法弥补的,三岁到七岁是孩子大脑和动手等能力发育最快捷的时候,也是性格好扭转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孩子应当学到最多的不是如何学习,提高知识能力,而是要提高认知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

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化,罪魁祸首是家长不是教师。教育是教授知识和培育成人的结合体,一个主导在学校和教师,一个主导在于家长和社会。社会风气会让家长和老师出于自己对孩子的好而给孩子自己认为是好的,比如,攀比式的参加培训班,逼孩子学习特长班等。在家长眼里一直都有“别人家的孩子”,如果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成了你自己家的孩子不一定是什么样?教育是需要方法和技巧,更需要因此施教,更需要家庭和学校关怀,什么时段做什么事情,什么样的孩子干什么样的事情不能说全部是先天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和老师的良性引导,前期的引导培养才造就了后期的结果。如果前期培养的是习惯,孩子后期就自觉,家长和老师都省心,如果前期培养的是知识,那么每个阶段你都要去细心的培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结果与前者相比是想而易见的。所以,我们的社会风气需要扭转,我们的家长更应该清醒,我们的教师应该更有责任去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只需要善待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只要大家都这样想,中国的教育未来大有可为!


教育界老宋

学龄前幼儿学习,是需要方法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用强迫的方法去让孩子学习。学前教育提倡在玩中学,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教育方式!


朗读古诗对孩子来说是挺好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古文化,诗词歌赋,让孩子从小了解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化些,比如:

1、通俗易懂,与生活常识接近的古诗,孩子比较感兴趣,像《咏鹅》《悯农》《静夜思》等。

2、多听,不管是吃饭、玩玩具都给当他当背景音乐放给他听,,孩子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3、多样化的游戏方式,


比如:爸爸妈妈和他比赛、你一句我一句、你大声我小声都可以

4、现在都有古诗动画,可以先让孩子看几遍,引起孩子兴趣,有兴趣记得就快了。

5、多重复读,家长平时也要有感情的多朗读,孩子喜欢模仿你哦😊


幼师菇凉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否则拔苗助长就成为普遍现象了。什么是幼儿?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幼儿是指3--6周岁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是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富于想象,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但他们不是小学生,不能要求他们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他们应该在游戏里,应该唱歌跳舞,应该在滑梯上疯玩,在秋千上荡漾,他们应该胡思乱想海阔天空,应该跟小鸟对话,跟星星对话,跟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对话,想象的世界,才是他们的世界!

但是,现在到处在拔苗助长,幼儿园里,逼迫孩子坐在座位上读书、写字、背古诗、做数学……,回到家,家长检查孩子的背诵,检查孩子的数学题,没有完成的,甚至被罚一字写若干遍……这是对童心的凌虐,甚至是摧残,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对学校的畏惧,对学习的厌烦和逃避,厌学的种子此时已经种下,到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表现已经不言自明了。

为何很多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厌学,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无法理解,其实,就在幼儿阶段的拔苗助长种下的因结出的果!

老师们,家长们,幼儿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也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兴趣,而是发展潜力,而是那海阔天空的想象力!

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吧?不会背古诗真的不算什么,孩子那颗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心和海阔天空的想象,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孩子人生腾飞的翅膀!


教师妹子一枝花

如果孩子喜欢,那么顺其自然发展,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应该强迫孩子背古诗。

首先,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理解能力的成长时间段也不一样,可能有的孩子发育的早一些,领会的快一些,有的孩子发育的晚一些,领会的慢一些,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就算孩子不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锻炼这方面,提高记忆力增长的方法,这都是不对的,增加孩子记忆力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小故事,声情并茂的与孩子互动,这样更好一些。

古诗词的背诵如若孩子不喜欢,不要强迫,因为强迫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些东西,将来也会一昧的躲避这些古诗词,应该根据孩子的自身的性格与特点,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的渗透,让孩子对古诗词慢慢的产生兴趣,循序渐进的去慢慢进行学习,然后再背诵,当孩子的发育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驾轻就熟,喜欢上古诗词。

我们还可以把古诗词当成故事来与孩子分享,让孩子了解古人的生活,了解做,这首诗的目的,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诗词,知道古代的诗人是如何生活的,知道每句诗词的含义,然后再加以背诵,这样记得更牢固一些。


间歇性精神障碍灬

在我看来应该强迫。

先来看看这两件事,再来决定要不要“强迫”孩子背古诗,如何“强迫”孩子背古诗吧。

最好的“强迫”方式是熏陶

有一个朋友,在做猎头工作。

过年时候,我们聚在一起,她给我们展示了朋友圈里,一位工程师如何教育上幼儿园的孩子。

视频里孩子用的是儿童识字表,不过不是常见的内容,是物理定律!没错,就是欧姆定律啦,力学定律啦之类的。说实话,还有一些我见都没见过…

可能我们看来让这么小的孩子接触这么难的东西太残忍。可是小孩看起来并不痛苦,因为在小孩的认知里这不是学习,这是父亲认可的东西,这是这个家庭的氛围。




在文学领域,有一句话说:私塾取消之后,再无文史大师。

新文化运动之时,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得一文不值。可事实是,私塾教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几千年传承的经典,是现在所有文学的源头。从小就开始读,一步到位抓住文化的源头。

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最佳,不强迫他学东西是在浪费!说小孩读不懂没关系,背下来!藏在记忆深处,年纪大了,经历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这其中有多少益处,想必大家都能明白。



相比第一位工程师家长而言,在让孩子背古诗的时候,我们有认可古诗吗?如果你决定选择“强迫”小孩背古诗,就多给孩子创造古诗的氛围吧,在家里放放古诗编的歌曲,古诗朗诵,关于古诗的故事之类。

唐诗也好,物理也好,让小孩乖乖学的基础是父母认可,孩子都在模仿大人。



其实在孩子开始说话、识字的时候,在他不痛苦的情况下,让他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之后他会觉得这不是学习,是像吃饭一样的本能。


茜鎏

不应强迫,良好的兴趣爱好才是关键!要想让孩子上幼儿园能更好更快地跟上老师教学的步伐,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家长的应该知晓:

1、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

不管孩子的发音是经过几次才标准的,但是每隔一会儿家长都应该跟孩子说你比上一次又有进步了,很棒!适当地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有表达的勇气和自信,也让孩子释放天性,越鼓励越进步!但表扬不该过度。反之,总是被批评的孩子久而久之连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都没有,甚至有的都不愿意开口说话。

2、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我说不精准夫家的方言,我跟孩子的沟通基本上是以普通话为主。误打误撞,去年10月孩子才上了一个月的幼儿园小班,在视频通话中他竟然给我古诗,咏鹅、静夜思、江南春和悯农,很是欣慰。1个月前,老师来家访,说这个学期让我孩子读中班了,要学习写字,还说我小孩在普通话沟通方面没有障碍,这我自己清楚,因为我们天天不管是在身边还是视频,我们都是用普通话交流的。

3、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跟孩子之间的相处不要总是以家长与孩子的方式相处。做家长的,我们既要让孩子把我们当家长,也要和孩子做朋友。除了教育,平时也应跟孩子玩游戏,比如:捉迷藏、猜字、比赛等。孩子跟我们成为朋友了,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而不是只有敬畏或者惧怕。

4、给孩子讲道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乃至自己内心的理想抱负都融于此,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讲诉自己的某位亲人或者孩子的舅舅舅妈努力读书赚很多的钱可以买糖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之类的。记住,跟孩子不要说买房买车之类的,要说孩子这个年纪里感兴趣的东西。



看了几个回答,感觉他们对祖国古典文学宝库中那颗最璀璨的明珠——唐诗,在对学龄前幼儿的启蒙教育中,所起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全是想当然的回答,或者一知半解,甚至是荒谬的诋毁!

学龄前幼儿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有两个:一是1-3岁的幼儿前期,也称语言预备期;二是3-6岁的幼儿期,也称语言完备期。它们正好是孩子上小学以前的学龄前阶段。


所以说,要想培养孩子良好、高素质的语言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这两个阶段是提高和培养孩子语言素养、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抓住了这两个时期,对孩子有意识的进行科学、高效、系统的语言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拥有了较高语言能力和素养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掌握,会明显表现得比没有进行过语言训练的孩子更敏感、更准确、更快速。他们不光语文成绩会相比其他孩子突出,也会因为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其他学科学习起来,也轻松的多。


而对学龄前幼儿最好的、也是最简单和高效的语言训练方法之一就是——背唐诗。

有人会疑问,唐诗距离现在已经上千年了,背这些过时、落伍的老东西,有用吗?唐诗在语音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朗朗上口,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短小轻快。是非常适合以汉语为母语的幼儿作为语言训练素材的。当然,以西语为母语的幼儿如果背唐诗,可能就没有以汉语为母语的孩子效果好。


还有人会说,孩子又不理解古诗的意思,而且不管背多少首,哪怕背了上百首,长大了就大都忘了,有什么意义呢?

背唐诗,对孩子的意义,重点不在诗的内容(唐诗内容也不是对幼儿没有一点意义,只是不是训练幼儿背唐诗的重点。),而在于,这样的语言训练对孩子大脑语言皮层部位的长期、反复的刺激。这样的刺激是潜移默化和漫长的,如同“随风潜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当时或者暂时看不出什么效果,长期或者将来的效果就非常显著了。


那么在学龄童阶段,孩子背多少首唐诗才合适呢?如何训练孩子背唐诗呢?

孩子在上小学前最好能背一百首以上,多多益善。

至于如何教孩子背唐诗,肯定不能强制孩子背唐诗。背唐诗可以由易及难,先背最简单的。另外,幼儿对抽象的文字并没有多少兴趣,教孩子背唐诗,可以采用儿童喜闻乐见、兴致盎然的、生动活泼的配画唐诗。

如果孩子不想背唐诗,可以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办法,当然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朗诵唐诗,背唐诗,也是不错的办法。还有,就是父母要多给孩子以展现自我的机会,可以经常鼓励孩子给大人们表演唐诗朗诵,当然孩子朗诵完,掌声和赞美是不可缺少的。



灿烂晨跑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忍不住的想要回答。中班儿的孩子该背古诗吗?而且题主问的是强迫,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思维模式。


中班儿孩子他们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这么一个阶段。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特点必须要有具体的形象直观的理解。

再从大脑科学的角度上来说,要想让孩子真正的记住一个知识,必须要经过短时记忆然后再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旧有的知识相整合,获取变成自己的长时记忆,当我们所学的东西变成了自己长时间记忆库里面的东西的时候,这才是我们真的学到了。如果我们的古诗,只是单纯的背,也不讲内容的理解,没有深入到自己的长时记忆里面去,那么他只是在大脑浅层记忆中,它随时可能丢失,真的谈不上什么语言的美呀,什么意境啊,什么教育呀,学习呀!都谈不上。

这样不断的重复的机械的背诵,反而会使大脑屏蔽相关的信息。大脑一旦屏蔽了这方面的信息,那么我们再去激发孩子就困难了。

古诗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我们要背那怎么背呢?就像刚才说的,要和他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比如说春晓 我们需要营造春晓里面所阐述的意境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你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在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孩子的经验整合 理解再输入自己的长时记忆,这才是真正的记住。在下一次,有落花有雨声的夜晚,孩子可能就会背出这首诗。

最后总结一下

古诗是好的是我们家国家的瑰宝,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我们是要学,但是在什么年龄段儿学?用什么方式学?我们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然后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



孩子的童年是宝贵的,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一定是顺应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切记!


学慧育儿经

公办幼儿园是有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和具体要求,都有课程标准。

但我个人认为无论幼儿园的中班、小班和大班都不应该”小学化”。



幼儿园的老师应该以幼儿活动为主,在快乐的活动中实施体、智、德、美等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养成日常生活良好习惯、近而去培养一些生活常识和技能,而不是向小学一年级那样学多少汉字,会多少诗词,学会加减运算。

这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作法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属于家长盼子成才心切的一种”拔苗助长”行为,最后适得其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规律也称法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它都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也有人说,规律=真理,违背规律就违背了真理。

“幼儿小学化”危害是严重的,可导致孩子还未上学便厌学,扼杀天性、剥夺快乐、违背规律错过“幼儿教育关键期”。

违背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付不起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