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好壞一般都看哪些參數?

Liangjialin85

我覺得不要過分強調屏幕的材質(IPS、OLED),因為它們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更多從手機這塊屏幕實測參數來衡量好壞。比方說色域、亮度、色準這些客觀參數。

如果想看手機的屏幕測試,非常推薦一個國外屏幕專業測試網站Displaymate,它會對手機屏幕進行深入細緻地測試分析,報告內容非常詳盡。下面我們以三星Galaxy Note8手機作為例子,告訴你手機屏幕好壞看什麼參數。

先說說Galaxy Note 8這臺手機,採用了6.3英寸的2K分辨率全面屏,三星的屏幕當然是Oled材質,比例維持在18.5:9上,分辨率2960 x 1440,今年三星AMOLED屏幕就用上了Deep Red新型材料,可以提高色域覆蓋範圍,但是屏幕依然是Diamond Pixels菱形排列。

亮度:

手機屏幕亮度很重要,為什麼?你從室內走到陽光燦爛的室外,手機屏幕卻怎麼都看不清楚,那怎麼行,因此對於高亮度是有要求的,而且亮度自動調節平緩舒適。

此外為了更好地控制屏幕亮度自適應,Note 8擁有了前後兩個光線傳感器,可以全方位監控環境亮度,調節屏幕亮度至人眼最舒適的亮度。

本來具有自發光特性的OLED屏在亮度上具有極大優勢,而Note 8在強光刺激下,屏幕亮度可以飆升至1240坎德拉,比起S8最高屏幕亮度1020坎德拉提升了22%。此外在Super Dimming模式下,可以讓屏幕的最低亮度降低至2坎德拉,即便是環境漆黑也能確保手機屏幕不過過於刺眼。

色溫:

關係到你對屏幕最直觀的感受,屏幕是冷屏還是暖屏。

三星Galaxy Note8除了自適應屏幕顏色色溫在7852K(大家普遍喜歡屏幕顏色偏冷一些),其餘的電影/基本/照片模式都是在標準6500K附近。

色域覆蓋/容積:

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參數,色域覆蓋關係你覺得這塊屏幕色彩是否足夠豐富,更加討好你的眼睛。不過色域涉及色彩管理空間問題,標準很多,有sRGB、NTSC、Adobe RGB、DCI-P3等等,手機廠商通常會標註sRGB,因為其比較容易達到100%,宣傳語更好看些,大家一定要仔細辨認標準的不同。

而測試的Galaxy Note 8提供了四種屏幕模式:自適應顯示模式、AMOLED電影模式、AMOLED照片和基本屏幕模式。3種色域標準:DCI-P3、Adobe RGB和sRGB / Rec.709。

影院屏幕模式匹配DCI-P3標準色域,基本屏幕模式匹配sRGB / Rec.709標準色域,照片屏幕模式匹配Adobe RGB的色域,自適應顯示屏幕模式具有最寬的色域。

DCI-P3色域高達112%,141%sRGB色域。要知道普通手機可能有100%就非常頂級了,但是三星卻可以超越。

反射率:

這個參數在普通評測中很難看到,因為需要測試的儀器非常昂貴,操作也複雜。反射率越低,越有利於人們在強光底下看清楚屏幕的內容,減少屏幕顏色衰減

Galaxy Note 8的屏幕反射率只有4.6%,因此在不同方位查看Note 8屏幕,可視亮度僅僅下降29%,這個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超能網

如今,買電視不僅要4K還得要HDR,連買手機都得看有沒有HDR了。沒聽懂這些名詞不要緊,下面我們就細細解讀關於手機屏幕的那些參數,看看到底什麼決定了屏幕的好壞。

首先,手機屏幕的及各種主要參數:屏幕尺寸、分辨率、材質、色彩數、對比度、亮度等,這幾個指標能直接體現一塊屏幕的好壞。

先是屏幕尺寸,手機發展到現在,屏幕已經越來越大,甚至有人推出了平板手機,屏幕尺寸已經大的不能單手握持。此外,手機屏幕的大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鍾愛於4英寸的小屏,有人偏好6英寸的大屏手機才夠爽,至於尺寸大小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就好。

手機屏幕的分辨率決定了顯示是否夠清晰,現在人們的眼鏡越來越挑剔,手機的分辨率和色彩度也一直狂飆,因為越高的分辨率,能提升顯示細膩度。目前根據手機的產品定位,常見的安卓高端旗艦機如三星,分辨率為2K(2560*1440),國產旗艦機一般為全高清1080P(1920*1080),低端點的手機一般採用720P(1280*720)等,iOS設備為視網膜全高清5.5寸(1920*1080P分辨率)、4.7寸為1334 x 750 P分辨率。另外,同分辨率下ppi越高,顯示效果越好。

這裡不得不說下來自索尼手機的黑科技:4K分辨率的屏幕,這也是目前手機市場上屏幕分辨率最高的智能手機。

想想將一款電視機那樣的4K屏幕塞在小小的手機屏幕裡會怎樣?但其實人眼是很難看出4K與2K在手機屏幕上的差別的。

此外,還需要看手機的屏幕材質,手機的彩色屏幕因品質和研發技術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種類大致有TFT、 OLED、 IPS、 AMOLED幾種。其中TFT在手機行業應用較為廣泛,這種屏幕可視角度可達130度左右,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

IPS屏幕擁有相當好的可視角度表現,上下左右的四個軸向方面,都可以做到接近180度的視角,相比傳統的TFT視角更好、色彩顯示也更加出色。IPS屏幕可以說是隨著蘋果iPhone 4的熱銷而迅速走紅,但它的本質也是TFT材質,IPS只是在TFT之下的一項屏幕技術而已。而IPS和TFT之所以會被廠商分開來叫,更多是為了營銷的噱頭。

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TFT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因此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並且能夠顯著的節省耗電量。

AMOLED的英文全稱為Active Matrix OLED,就是主動驅動式OLED,所以AMOLED也完美的繼承了OLED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也較廣等特性,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MOLED可以省下佔TFT LCD 3-4成比重的背光模塊成本。不過AMOLED屏幕在同樣的分辨率的情況下,相比較顆粒感要更強些,所以需要比LCD更高的分辨率抵消。

目前僅有三星一家擁有生產AMOLED屏幕的能力,因此從某種程度提到AMOLED人們就會自然而然指的是三星,而且現在AMOLED屏幕已經發展到三代: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所以最好的屏幕材料應該是Super AMOLED Plus,且必須在高分辨率的前提下。

色域,這個估計很多人都不明覺厲。其實所謂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手機屏幕常見的色域標準有sRGB、NTSC和DCI-P3。如果手機屏幕色域越大,屏幕能顯示的顏色就越多,同時顯示的顏色也更加銳利。

對比度,也對視覺效果的影響非常關鍵,一般來說對比度越大,圖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鮮明豔麗;而對比度小,則會讓整個畫面都灰濛濛的。高對比度有利於圖像的清晰度、細節表現、灰度層次表現,所以手機屏幕對比度是越高越好。

此外,屏幕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對用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大亮度當然是越大越好,而最小亮度則相反。亮度越大保證了手機在強光下的可視性,而亮度越小則有利於在暗光環境下保護眼睛,不至於太刺眼。

HDR,意為高動態範圍影像,HDR屏幕則擁有更高的色深、更廣的動態範圍和更強的色彩表現力,所以有這個功能就更讚了,目前索尼Xperia XZP、LG G6支持該功能。

綜上所述,手機屏幕好壞,首先看的是同等尺寸下屏幕分辨率越高越好,同等分辨率下可視角度越大越好,色域越廣越好,亮度可調節範圍越大越好,對比度越高越好。


媒體訓練營

屏幕先看類型,看類型可以看出屏幕的技術,肯定是越先進越好,目前主流都是使用lcd屏幕,這種屏幕相對造價低一些,技術成熟度高,顯示效果過得去,色域跨度相對侷限,是一種低廉實用實惠的手機屏幕。不過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使用了oled屏,這種採用單個像素點自發光,色域非常廣,對比度也大,主要是顏色準確度秒了lcd屏幕,屏息狀態下,手機屏幕可以顯示純正的白色黑色,而且息屏狀態下黑色區域是不發光的,提高手機的省電策略。還可以有小幅度曲折,提升設計創意性。就是造價略高,普通的手機像素低於2k的情況下,顆粒感很明顯,影響視覺觀感,上了2k的屏幕,功耗又成了問題,造價又高了,所以,要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材質也是重要的一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款手機的顯示效果。手機彩色屏幕因為lcd品質和研發技術不同,而有所差異,材質分類大概有 tft tfd ufb stn 還有oled 這幾種。一般來說能顯示色彩越多越能顯示覆雜的圖像。畫面層次也更豐富一些。

所謂液晶面板,其實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即便是同技術材質下的屏幕,跟覺廠商不同,顯示效果也會不一樣,另外就是針對市場的不同需求,屏幕製造商為手機廠商提供了不同的各式各樣的不同性能的屏幕,也許一款手機,屏幕廠商好幾家,到手手機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去使用和評價一下。


用戶1283498997396

從一般角度,手機屏幕主要看分辨率、視角、亮度、對比度,但區分手機屏檔次,已經不止這幾個參數了。

分辨率決定手機屏幕的顯示精細度,因為手機屏是離眼睛最近的顯示器,因此,比電腦和電視顯示精細度要求高,現在手機顯示屏,要達到300DPI以上,即所謂視網膜屏。


視角決定偏離正視後顯示質量的劣化程度,一般,IPS液晶屏和OLED具有更寬的視角,具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和電腦電視不同,手機顯示環境經常在日光下,所以對亮度要求高,一個亮度足夠的手機屏,保證在陽光下也可以清晰閱讀,這對使用體驗尤其重要。

對比度,最亮和最暗相差程度,對使用體驗也是影響很大,對比度不足會有灰濛濛的感覺,而對比度高,會產生更清晰的感覺。

其實,手機現在不僅僅滿足於一般通信、閱讀、遊戲,有些人要求更高,相對於前面滿足使用要求的一般參數,真正能區分手機屏幕檔次高低的,是以下幾個參數:

第一,色域,色域是可顯示顏色豐富程度的參數,色域越廣,主觀感受上,顯示色彩越鮮豔,主要的色域指標有sRGB、NTSC、AdobeRGB,越往後,色域越寬廣,體驗越好,一個稍微感受好一些的手機屏,起碼要滿足100%sRGB色域,再往上,95%NTSC廣色域或95%AdobeRGB廣色域是高檔手機的應有標配,還有更高的。廣色域液晶屏比普通屏貴很多,而OLED屏天生色域寬廣,色域都在100%AdobeRGB色域以上。


第二,色深,色深表明色彩過渡的精細程度,色深越大,色彩過渡越細膩,越能還原真實世界色彩,因此,色深越大越好,6位色深不如8位色深,如果有10位以上色深,應該算極品了,不過,手機廠商一般不提供色深參數,只能根據手機價格去判斷,越貴一般色深越大。


第三,色準,即色彩偏離度,delta E,表明顯示屏準確顯示色彩的程度,deltaE值大,屏幕會偏色,最好的手機,比如蘋果X和三星note8,deltaE控制在1左右,而國產手機deltaE要高不少。

其實,對手機屏成本影響最大的,是後三個因素,當然,從更好的體驗來說,也是物有所值。


魚眼貓眼鷹眼

個人認為,現在看手機屏幕,就不要看些專業名詞那些的,容易讓人懵圈,先了解你的機型,然後主要看尺寸,分辨率,材質,亮度,色溫,對比度,這幾個就能提現屏幕的好壞了,先看屏幕的分辨率,屏幕類型,是lcd還是oled, 一般情況下,都是1920x1080的分辨率,一般來說達到視網膜屏幕就很好了,比如3.5英寸需要960x640的分辨率,越大的屏幕,需要的分辨率就可以越小。部分機型可能會更高,如果是最新的果x,屏幕的顆粒感覺會略重,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情況去考慮。

現在的屏幕材質有ips tft還有oled 好一點的都是isp和oled isp的視角大,對比度更好,動態畫面清晰度更高。

屏幕色彩也重要,目前彩屏有256色 4096色 65536色,好的手機和屏幕可以達到1600萬色。

屏幕的做工也比較重要,不會把好屏幕裝在爛手機上,也不會把好手機配上個爛屏幕,根據價位去自行考慮。合適的價格裡看屏幕不如看性價比。


用戶2388995963516

首先要看手機屏幕的材質,顏色以及尺寸。

其中手機屏幕材質常見的有STN屏幕、UFB屏幕、TFD屏幕、TFT屏幕、IPS屏幕、OLED屏幕。

還有一種屏幕AMOLED屏幕,這種屏幕看起來更加亮麗,觸摸靈敏度更高。

這種屏幕構造有三層,顯示屏幕,觸摸感應面板以及最外層的保護玻璃,現在已經發現到Super AMOLED其構造少了中間的那層觸摸感應面板,三星採用的這種屏幕而大部分國產機都沒用使用。


其次要看屏幕的色彩度,對比度以及亮度等

檢測屏幕好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拿著你的手機在強烈的太陽光下看看你的手機屏幕顯示是否依然清晰可見,如果看不清或者看起來很吃力,說明你的手機屏幕一般。

最後就是要看你的手機分辨率,手機分辨率是畫面好壞的最大因素,當然也並不是越大越好,還要結合手機的其他參數。


久領數碼科技

一般來說,建議從以下幾點來看,平整度很重要,表面平整度要在±1mm之內,算是合格的,保證畫面不會因為不平整發生透鏡效果,讓畫面扭曲,局部凸起和凹陷會導致可視角度出現死角。平整度好壞一般是生產廠商的工藝決定的。

二是亮度和可視角度。室內全綵屏幕亮度一般在800cd/m2

以上,室外要到1500cd/m2以上,才可以保證正常工作,否則會因為亮度過低,顯示不清楚。

三是色彩還原度還有白平衡,色彩的還原性是重要的指標之一。色彩學上紅綠藍三色是一定比例下才會顯示純白色。比例有偏差的話會出現白平衡差,一般注意是否偏藍色。偏黃色 綠色問題 白平衡一般跟顯示控制有關,也和管芯對色彩還原有關。

四是有沒有馬賽克和死點,馬賽剋意思是是否有常亮常黑的四方塊。一般是接件不過關導致的。死點是指小黑點,主要是管芯問題。


用戶9934243029209

最大的因素有

屏幕材質

目前主要有ips和led

我只用ips屏幕

然後是屏幕分辨率

對比度、色溫

曲面屏、無邊框


之意

一般看參數都看不出來,現在的手機屏幕參數大致都差不多。有句老話:人不識貨,錢識貨。一般較貴的手機,除了配置高以外,就是屏幕好。所以最直接判斷力手機屏幕好壞就是看手機的價格高低。肉眼直觀的判別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duh23333

比較多,一般人也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