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招不到人 是梦不是梦

月薪2万招不到人 是梦不是梦

近日,南方都市报刊发一则报道《活久见!月薪2万!广州老板当街大排长龙任人选!90后却不愿干》。报道中提到,元宵过后,广州海珠区的城中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招工期。在招聘市场门口的大街两边站满招工者,人流蔓延约一公里长,相比之下,应征者显得廖廖无几,且都十分淡定。

有没有搞错?招工者站满大街两边,工作岗位乏人问津,即使老板亲自上阵,开出月薪2万天价,也无人前来应聘。想想10多年前,我们70后要想进个像样的工厂还得托熟人介绍,请客送礼之类的。而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想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只好拿出高薪连哄带骗的来诱人。

对此,一位制衣厂的女老板姚女士表示,去年日薪三四百能招到新工人,而今年四五百元也难招得到,一名熟练工人一个月工薪达到万元不算稀奇。现在沿海城市的居民90%的人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都彻底不想干工人了,多数找个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了。

而专家们则表示,一大批中小制造企业之所以还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还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苦力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愿闹,他们拼命工作的动力,就是绝不让子女再干自己的活儿,如果再过十年,等这批人退休了,我们制造业的车间里真的是找不到像样的工人了。

月薪2万招不到人 是梦不是梦

那么不愿意做熟练工人,农二代又到哪里去混了呢?第一类,要干就干体面活儿。现在的80、90后职业多数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6岁就难办了。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第二类,在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而这那些毕业出来的农二代大学生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中国低端制造业是他们最看不上的地方。于是农二代大学生要么一年到头不上班,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停,要么自己当个体户去创业,就是不愿意进厂当工人了。

第三类,进厂打工就是怕放在社会上惹事。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父母被逼送进工厂的,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而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感到迷茫,未富先废。

面对企业出现用工荒,很多企业招聘时给出了4000至7000元工资还是招不到人,为此,一些老板开始试用机器人。广东东莞有位老板今年初出资几十万买了一台机器,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使用机器人还有的好处是,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但问题是,大部分工种还是要有人力来完成。

针对广大农二代不愿意做工人,很多企业元宵节后招不到人,老板们也怨气冲天,他们普遍认为:大量的年轻人缺乏最基本技能,而且大学生有脑子有思想,根本管不好。这批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工资也都要高,但是企业属于制造业,根本无力支付高薪水,所以才导致了2018元宵节过后出现的用工荒。

月薪2万招不到人 是梦不是梦

与此同时,企业家们还抱怨,他们太需要熟练工,刚招进来的年轻人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此期间如果做坏一批产品损失将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现象。说白了,工人的确很多,但是有点技术能力的人,还真不多。

对此,我们认为,2018年出现用工荒的真相是,企业缺少熟练工和干苦工种的人,现在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培养熟练工,因为如果企业投钱投精力下去培养人,没过多久这批人都跑光了。而干苦工种比如搬运工,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人又干不了。现在多数年轻人都想要干自己认为还算“体面”的工作,比如房产中介、管理人员等,这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现象的发生。

事实上,像今年元宵节后出现的“用工荒”每年都会发生好几次,一边是企业找不到熟练工人、干苦工种人,而另一边是农二代的大学生需要高薪和体面的工作,市场又无法提供那么多岗位,于是企业和应聘者就僵持在那里了,这样被外界解读为用工荒。那么,中国能否消灭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用工荒”顽症呢?

首先,近十多年来,中国毁掉了“技校”,使得社会缺少大量的优秀技工、熟练工人。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德国每年都有优秀的技工提供给劳动力市场,企业当然不缺技工人才。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所以,我们必须要开设技工学校,培养中高端技工人才,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让更多人觉得,蓝领工人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收入也不比白领低,而学会一门技术也能终生享用。

再者,政府应该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并且优化民企的生存环境。千万别玩什么营改增,因为有些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反映税负不减反增了。所以,只有把各种税费真心压减下来了,民营企业看到了发展希望,他们就有可能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培养新人,并且在自己的领域里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制造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来。

月薪2万招不到人 是梦不是梦

最后,让房地产回归理性,让实体产业再现生机。现在大小老板们的心态都是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拿着钱去搞金融和房地产投机算了。所以一到年底,下至普通员工,上至企业股东,都希望把钱给分掉了,分钱最实惠,企业大都是得过且过,没人愿意冒险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兴旺,实体经济过度衰退,恐怕中国的当前的“用工荒”还将长期进行下去。

元宵节过后,中国出现了历年常见的用工荒,这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长期不匹配的结果。尽管企业为招到好工人,开出了万元薪资水平,但是却招不到理想中的人才,而广大应聘年轻大学生,却希望得到高薪待遇,但却缺乏必要不得技能水平。如果这种现象一直没有改变,那么等到一批老技工退休之后,中国制造业就会发生严重的断层现象,这值得我们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