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精彩內容

在國家對醫療機構深化改革、地方醫保對藥店逐步開放、藥店分類管理等政策影響下,“處方外流”的形勢越來越明朗。對於藥店來說,藥品是主要銷售貢獻者,從2017年不同規模藥店經營品類的變化可看出,規模越小的藥店對藥品越依賴,中成藥與保健品在中小型藥店所佔比例較大,規模在1000萬以上的藥店,將會被“處方外流”的紅利所青睞。

筆者通過對零售藥店監測分析系統(下面簡稱RDM系統)超過一萬多家、覆蓋269個城市的樣本藥店進行簡單分析,擬窺探不同規模藥店經營品類的變化情況。

筆者將樣本藥店的銷售規模分為了五檔:一檔為年銷售規模在100萬以下的藥店,這類型的藥店通常規模不大,盈利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隨時有會被市場淘汰的風險;二檔為年銷售規模在100萬-300萬的藥店,它是主流銷售規模的藥店類型;三檔為年銷售規模在300萬-500萬的藥店;四檔為年銷售規模在500萬-1000萬的藥店;五檔為年銷售規模在1000萬以上的藥店。三、四、五檔的藥店的經營規模屬於較大、超大、巨型規模的藥店,這五檔藥店數量在RDM系統樣本藥店中的比例分別是19%、50%、16%、9%和5%,因此不同規模藥店具有分析其品類結構的代表性(詳見圖1)。

圖1:2017年不同藥店規模的樣本藥店數量佔比及平均銷售額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小藥店依賴藥品,大藥店多元化經營

從2017年藥店銷售數據來看,不管是何種規模的藥店,藥品均是藥店主要銷售貢獻者,其銷售規模均在七成以上。但是,隨著藥店規模的擴大,藥品對藥店的貢獻程度隨之減弱,反之規模越小的藥店對藥品的依賴程度則越強。對於藥店而言,非藥品是主要盈利來源,在保健品、中藥飲片和醫療器械這三個品類中,銷售規模超大、巨大型的藥店(銷售規模500萬以上)更傾向選擇中藥飲片對其貢獻,其份額超過了8%;除了巨大型規模的藥店(銷售規模1000萬以上)與超小型的藥店(銷售規模100萬以下)外,保健品對其他類型藥店的貢獻程度也在8%左右。

圖2:2017年不同藥店規模各類產品分佈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小藥店偏好中成藥,大藥店青睞化學藥

從2017年不同規模的藥店來看,銷售規模越大的藥店,其銷售化學藥在藥品中的份額也越高,特別是巨大型藥店(銷售規模1000萬以上),化學藥的份額已超過了65%,這與這類藥店有銷售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等高價藥品有一定關係;而銷售規模越小的藥店,中成藥所佔比例也隨之增加,特別是300萬以下規模的藥店,中成藥超過一半的份額。

圖3:2017年不同藥店規模化學藥與中成藥分佈情況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通過2017年與2016年相同藥店產品市場份額的相互比較,得出份額的變化指數,指數超過或低於100%則代表2017年該類產品的市場份額超過或低於2016年的市場份額,指數越高則代表市場份額上升的程度越高,反之則是份額下降的程度越大。

從不同藥店規模中成藥與化學藥份額變化指數的數據顯示,對於大、中、小型規模的藥店而言,中成藥的市場份額是在上升的,其指數均超過了100%,但份額變化的程度不大,主要是在1~2個點左右的變化。而化學藥除了在巨大型銷售規模的藥店外,其它銷售規模類型的份額變化指數均是下降的,相對而言,化學藥份額的變化幅度較中成藥寬。結合增長率來看,除了巨大型藥店外,中成藥的銷售增長率均好於化學藥(詳見圖4)。可見2017年對於大多數藥店而言,中成藥與化學藥的表現幾乎平分秋色,中成藥的發展似乎略勝一籌,但隨著鴻茅藥酒等“神藥”事件的發酵,2018年中成藥的發展地位存在不確定的“變數”,而巨大銷售規模藥店化學藥份額及增長率的快速增加,則影射出“處方外流”青睞於超大、巨大型等有實力的藥店。

圖4:2017年中成藥與化學藥的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保健品是中小型藥店的經營動力

就保健品而言,除規模巨大型藥店外,保健品的增速均好於藥品,致使保健品的份額變化指數高於藥品的變化指數,雖然100萬以下規模的藥店保健品市場份額呈負增長,但其增長率較其它品類表現較好,因此其份額變化指數較高(詳見圖5)。說明有一定利潤保障的保健品是中小型藥店經營的動力,但如何規範、合理經營保健品也是藥店需要思考的問題。

圖5:2017年保健品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中藥飲片成各類規模藥店“香餑餑”

從中藥飲片份額變化指數來看,不同規模藥店的指數均高於100%,除100萬以下規模藥店外,其它規模藥店的中藥飲片增長率均高於保健品,成為藥店非藥品類成長性較好的品類,特別是100萬-500萬規模的藥店,中藥飲片超過了10%的增長(詳見圖6)。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健康、滋補養生更是大眾追求的目標,而滋補類的飲片恰恰能滿足大眾的這一生活需求,其潛力可尋;而中藥飲片目前的市場仍處在多、散、亂的狀況,如何服務好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品質需求,又能讓藥店盈利,是藥店及廠家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圖6:2017年中藥飲片的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醫療器械在實體藥店的發展應謹慎對待

目前就醫療器械在實體藥店的發展趨勢並不樂觀,雖然醫療器械2017年增長率在100萬-1000萬規模的藥店中呈正增長,但其增長幅度不大,份額變化指數也呈現不變或萎縮之勢。醫療器械屬於不用入口的物品,時效性需求較弱,且消費者選擇購買的渠道較多,特別是醫藥電商銷售的醫療器械價格相對可比且透明化,對消費者更具有一定吸引力,對實體藥店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

圖7:2017年醫療器械的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縱觀藥店五大品類2017年的份額、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可發現,規模在100萬以下的藥店,其銷售規模呈萎縮之態,也就是說,如果藥店銷售規模沒有到達100萬,隨著國家對醫保品種的控費經營(部分省份已開始)、藥店分類分級管理,藥店的成本壓力增加,若盈利情況仍未見改善,藥店經營將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而規模在100萬-500萬的藥店,其經營的保健品與中藥飲片的增長率及份額變動指數呈現出良性發展,可見該類型的藥店雖不一定能獲取很多的“處方外流”紅利,但是如果能抓住商圈消費者消費特點,善於多元化經營,也可獲取很好的發展。對於500萬-1000萬規模的藥店而言,五大品類的增長率均有增長,份額變化指數也在100%附近徘徊,從這些情況來看,這類型藥店的經營似乎處於一種膠著狀態,沒有尋找到更好的發力點,這類型藥店則需要分析自身的優劣勢及資源配置情況,尋找發力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進行突破;而規模在1000萬以上的藥店,這類藥店具備一定的經營實力,有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服務的潛力,相信將會被“處方外流”的紅利所青睞。

圖8:2017年藥品的份額變化指數及增長率

處方外流時代千萬級藥店受益剖析藥品品類與藥店經營規模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