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理財小白,存款不多,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理財?

南山南邊看海

交給你兩個重要的初級基金購買妙招。第一個很簡單,就是購買貨幣基金,其實大家對貨幣基金非常熟悉,餘額寶,理財通,各類寶寶類基金都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有兩個指標,一個是近7日年化收益,一個是每萬份收益。近7日年化收益是反應最近7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益,貨幣基金很多是購買協定存款類資產,協定存款又和流動性有關,也就是市場缺錢它收益就高。但因為貨幣基金屬於低風險低違約率的產品,所以,比一般活期收益好。很多又可以實時到賬,非常實惠,可以選購一些,尤其是實時到賬的。但記住,貨幣基金是有效購買日(工作日下午3點前成交)的下一日開始計算收益,因此如果週四購買,週五開始確認,週六日都可計算收益,但如果週五購買,週一確認,週六日均不計算收益,如果本金不多也就算了,特別多,則會差不少。

另外一個就是基金定投,作為沒有購買基金經驗的小白,不會挑選股票基金,又想攢點錢,就做基金定額定投,選擇一些指數型基金如XX300,XX180等,(XX是基金公司名稱,避免做廣告嫌疑隱去)然後根據自己每個月必要支出之外,以及購買貨幣基金用於應急需要外。其他收入可以分成3份左右,定投3支基金,每月自動扣款,安排在工資日之後,持之以恆,定投靠每月定時的投資固定金額,平均了股票基金淨值的變動,而持續的定投2-3年以上,在你平均了淨值的成本後,挑選一個比你平均淨值成本高一點的位置賣出,將獲得非常客觀的收益(高一點的位置是非常容易得到的位置),推薦指數型基金也是因為他的變化更貼近大盤走勢,更容易平均,也更容易找到這個高一點的位置。


你的理財師張帥


千禧西紅柿

不請自來!存款不多,跟我一樣。我對理財比較感興趣!給你幾個建議,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供你參考。


穩健型:組合投資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

激進型:組合投資貨幣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貨幣型基金

我們常用的餘額寶就是貨幣型基金的一種。可將我們的日常消費的錢放在裡面,既不影響我們正常使用,還能產生收益。

債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的投資對象是債券,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以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風險相對較低,收益也還可以。

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是通過購買某指數的部分或全部成分股,以追蹤標準指數表現的基金。比如天弘滬深300指數基金,就是追蹤的滬深300指數。指數型基金風險較高。但收益相對也比較高。

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是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該類型的基金種類繁多,風險較高。一定要認真選擇。基金的投資對象一定要有發展前景,長期業績表現良好,基金經理較為穩定,基金資產規模適中。

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的投資組合中既有股票投資,又有債券等固定收益的投資。該基金風險較高。也要認真選擇。

以上基金要有合適的投資方法。


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適合一次性投入。因為這兩種基金的收益穩定,收益主要靠時間積累,很適合一次性投入。

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比較適合定投,以分攤風險降低成本。設好止盈點,達到目標,全部贖回,避免市場波動獲利回吐。

以上是我對本題的觀點,有不到之處,望批評指正。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黑月

你好,我根據自己的支付寶理財經驗給你提幾個理財建議:餘額寶+定期+基金定投。你可以對這三項理財進行綜合投資:餘額寶是貨幣基金風險最低又可以靈活取出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定期可以將近期不急需可長期性投資的資金存入,屬於中低風險七日年化率也高點,我個人購買的定期都是如期本金利息贖回到餘額寶;將每個月或每週結餘的資金進行基金定投讓自己變相攢錢省錢再來生錢。

首先,餘額寶作為最靈活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可根據個人情況先存入近三個月的日常所需或者備用金,也可網上購物、繳納水電等費用、取出銀行卡日常消費、還信用卡等。七日年化率為4.17%左右,雖然不高但可以將我們的散錢集中起來再進行分項計劃管理及理財。
其次,定期相比餘額寶七日年化率高,而且定期的期長有7天、30天、60天、180天、360天等理財產品進行選擇,屬於中低風險期間不能贖回,只能到期本金利息一起贖回到餘額寶或支付寶餘額。所以,可以把緊急金等計劃外不急需的資金放入定期。

最後,就是基金定投:是一種比較好的長期投資方式,也是目前基金行業比較通用的基礎功能,可以分散擇時風險(選擇投資時間的風險)。支付寶的基金定投是按照客戶約定的扣款週期和扣款日,從指定的扣款渠道(餘額寶或銀行儲蓄卡)扣除指定金額,買入基金產品。

但是,小白購買基金時需謹慎,可以根據定投排行進行少量投入或將日常開流節源的“零錢”進行定投,如果覺得定投風險高承受不了那麼可以先購買歷史未虧損的基金試水。

以上是個人總結如有異議或補充,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謝謝。


冷酷仙境與世界盡頭CO

題主你好,基金理財的類型有很多種,與收益掛鉤的風險也有高有低,如果是理財小白的話,貨幣基金再好不過了,至於那些股票基金、債券基金還是不要介入的好!這類基金一個不小心就是虧本!


貨幣基金雖然收益率相對低,但是它風險低啊。理財就像是蓋房子,也是需要一步一步來的,不能一開始理財就搞大動作,要從最底層做起,然後再慢慢地謀求高收益。具體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這裡就不講了,其他的回答已經很詳細地介紹了。

還有一種基金類似於炒股,並不是像貨幣基金一樣是“穩健收益”,而是浮動收益。簡單講就是通過低買高賣或者長時間持有才可以看到明顯收益。這類基金的業績走勢浮動很不平穩,可能今天正的很多錢,明天連本金也會虧損。下圖是我個人所購買的“純基金”,一片綠油油~僅為題主做參考。



說了這麼多廢話,到底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呢?第一需要題主不斷地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第二需要題主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實踐。題主的存款不多,不適合太多資金深入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中,可以考慮從最低的貨幣基金開始(餘額寶、零錢通)。最後再囉嗦一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千秋此意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現在已經開始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了。那麼,我就自己用自己的一些理財知識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從流動性角度考慮:購買理財產品會要求一定的金額(最低5萬起)、期限的要求,基金則沒有。

最後,你可以去你所在城市任何一家銀行網點,進行諮詢,他們會結合你的實際給你一個理財建議的,當然一定要找銀行的人員,而不是在銀行的保險公司人員。


塞外河山

基金的風險和收益成正比,你應該認真學習瞭解各基金類別和風險收益的特徵,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理財是關乎我們長遠幸福的一件大事,每個人都應該對未來有一個理性的規劃,無關資金多少。



先將自己人生大大小小的計劃,比如結婚,生育,父母,買房,買車,旅遊等等轉換成可以計量的貨幣目標,比如結婚需要十萬什麼的。再將自己收入支出進行時間上的分配,比如一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結餘多少(這要求你要做好記賬)大概就可以知道人生每個階段可以用於投資的資金有多少或者實現人生計劃需要達到多少收益。

將自己的資金分成短期用,長期不用,靈活機動等部分然後開始選擇理財產品。

你還很年輕把理財當成一門需要實踐的學問,各種類別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嘗試,為將來積累經驗,賺了很好,賠了就反省自己的錯誤,不斷增強自己對資產和風險偏好的認知。

能夠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才是最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