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做外賣生意也能月賺五萬

在天津某大型居民區中有一家特殊的披薩店,因為其只做外賣生意,從來不做堂吃生意,別看開業時間只有2年多,面積不過20平方米,但是每月的淨利潤大約四五萬元,並不輸給任何一家品牌匹薩連鎖店。

  產品多樣化,小店成為“匹薩專家”

別看這家店門臉小,但是匹薩的種類卻不少,除了5款招牌匹薩之外,每月還有二十餘款匹薩,其數量比在津城火爆的必勝客、米斯特等品牌店還要多出20%-30%。而且除了招牌匹薩之外,老闆吳先生會按照顧客的點餐率進行排名,採取“末位淘汰制”--最後五名就全部更換掉,替換成新品。

對此,吳先生解釋道,顧客點餐率低,就證明它不適合這個區域顧客口味,沒有必要留著,留著只會提升成本。因為只要保留,我就要備貨,如果賣不出,原材料就積壓,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他只做外賣生意也能月賺五萬

同時,吳老闆不僅銷售匹薩成品,還銷售各種匹薩半成品,顧客買回家只需要用微波爐烘烤相應的時間就能吃。吳老闆表示,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應對北方的冬天,即使保溫措施做得再好,因為天氣寒冷,還是會影響匹薩的口味,有時送到顧客家,顧客還是需要微波爐加熱再吃,與其這樣不如開發半成品。同時每個半成品,吳先生都會附上一份說明書,比如烘烤多長時間,在烘烤時添加什麼味道會更加好。

另外,吳老闆還銷售各種匹薩的原材料。他透露,現在在很多城市人們親手做烘焙食品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自己也算是適應潮流。

現在這三項業務中,業務量最大的當數成品匹薩,大約佔到業務總量的65%,而利潤最高的當數各種原材料,因為對於吳先生而言,製作匹薩本身就需要這些原材料,所以他是批量進貨,進貨價低,儘管他售價比一些超市便宜,但由於沒有各種進場費、管理費等成本,毛利潤空間很高。

  不要旺鋪,只要冷鋪

怎麼開披薩店賺錢?別人開店只要旺鋪,而吳先生開店卻只要冷鋪。對此,吳先生解釋道,一是,自己不做堂吃業務,店鋪地點好與壞,對生意沒有什麼影響;二是,冷鋪的租金、轉讓費更加便宜;三是,現在銷售都是外賣,而僱傭的送貨員騎著電動車,覆蓋面廣;四是,雖然冷鋪的位置不好,但是大多數方便貨車進出,這樣方便自己採購。

不過吳先生指出,自己並未一味挑冷鋪、差鋪,自己選擇鋪面的唯一標準就是送貨的便利性--送貨時間在15分鐘之內,送貨員可以覆蓋周邊半徑2公里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匹薩的口感。另外,超過了這個時間,很多顧客會因為送貨時間慢,而放棄選擇自己的外賣。這也是自己之前通過失敗經驗總結的。

  無名披薩店,用的全是大牌貨

準確講,吳先生的披薩店在業內還算是無名之輩,但是他使用的原材料全部都是給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供貨的廠商。他的香料是麥當勞的供貨商,全球第一大的香辛料生產商味好美,辣醬是有上百年曆史的TABASCO,細到塑料吸管、刀叉等都是星巴克的廠商等等。他的觀點是創業初期,聲譽和安全比任何都要有保證,任何細節都有可能毀了你,只有這些大品牌的供貨商才靠得住。為了找源頭廠商,而非去農批等批發市場找“二道販子”,吳先生靠著網絡的力量尋找,但是有時有些廠家的信息根本就沒有登錄在網站上。所以,有時吳先生也得劍走偏鋒,有一次為了找到吸管供貨商,他凌晨四點多蹲守在一家連鎖店門口看人家卸貨,找到紙箱上標註的生產商;而另外一次,自己則等某連鎖店關門後,自己翻看對方的垃圾,還差點被人誤解為收垃圾的。這種做法還能判斷哪些產品好賣,受市場需求。

這樣會不會增加成本呢?吳先生表示,自己的規模不大,拿貨的價格肯定比大品牌拿貨要貴一些,幅度大約在10%-15%,但省掉了中間分銷商的加價環節,最終自己拿到的價格居然比在批發市場購置的中檔產品還要便宜15%-20%。另外,自己的消耗量比一些品牌門店要小很多,總體很划算。

而吳先生的這種做法,頗受周邊顧客的認可,不少顧客就是因為他使用的原料、配料和大品牌都是同一家供貨商,相信他這個經營者的誠信,所以在價格相差無幾的前提下,願意到他家購買外賣匹薩。

  公佈“商業機密”,消除負面影響

2014年時由於麥當勞使用了過期肉,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鬧得沸沸揚揚,讓一直“傍大款”的吳先生生意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吳先生乾脆出了一個名為“商業機密”的傳單,把所有肉類、芝士、油、面等材料供貨商名錄,甚至是電話都以表格形式亮給大家看。

這樣不等於將商業機密洩露給同行對手了嗎?吳先生則解釋道,其實在外人眼裡的機密,在業內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誰家使用的什麼材料,之所以每家使用的都不一樣,一是考慮到成本問題,二是有些是利益問題,以品牌連鎖店為例,總部讓使用這家產品,加盟商敢不使用嗎?

吳先生認為,做吃的東西,來不得半點小聰明,你在原材料上省點錢,市場馬上就給你個樣看。

這次公開,讓顧客更加信任吳先生,生意不僅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而且還比之前還要好。有一位顧客表示:“以前總是懷疑這樣的小店會使用一些不乾淨的原材料,這次老闆公佈了,我打電話一瞭解,還是真的大品牌,我吃的放心,現在我每週都到這家店購買一次。”

  經營有“狠招”,招招見效

開披薩店怎麼賺錢?吳先生在經營上還有一些外人鮮為人知的“狠招”:

首先,讓利“狠招”。吳先生手下的送貨員,一名專職,其餘都是兼職,雖然兼職員工的薪酬低,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幹活也不是很賣力氣,差不多就行了。之前讓他們在送餐過程中,進行宣傳,但是很多人不做。於是吳先生想到了讓利,他先給不同員工規劃了區域,然後開始讓利,即只要是員工所屬區域,一旦有新訂單成交,該訂單的交易額的40%會給員工。這樣兼職員工如果做得好,一個月薪酬大於有三四千元,很快他就佔領了所屬社區的市場。

其次,用期貨理念,全部搶佔稀缺原材料。市場上有不少匹薩原材料是進口貨,屬於稀缺品,一般供應商除了供給大品牌之外,真正可以流進小餐廳的貨很少,而且價格波動很大,所以吳先生就採用期貨思想,提前預定供應商手裡的全部貨源,然後讓供應商每月分批發貨。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價格波動,另外等到旺季時,貨品進入中國後,往往是高價,但是吳先生訂貨時是低價,他再將自己使用不了的貨轉手賣給競爭對手,無形中賺取了較高的差額。當然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風險,如果價格走勢判斷失誤,可能就是賠錢了。

第三,就認準“寫字樓”。社區和寫字樓似乎是不關聯的兩個地方,但是吳先生在宣傳過程中就認準了寫字樓,即使送貨員送餐過程中,也必須到周邊寫字樓派送宣傳單,哪怕花費門檻費,也要進去宣傳。吳先生解釋道,首先,現在成熟的社區裡,周邊至少都要有兩三個寫字樓,像我所屬的區域(半徑2公里處)就有五座寫字樓。寫字樓裡附近人流量不大,但是人口密度高,意味著潛在客戶多;其次,在寫字樓上班的人大多數是白領,他們比較認可匹薩這種西餐,派送效果佳,而社區白天在家基本上都是老人,他們對於匹薩認可度低,派送效果不理想;第三,寫字樓裡的白領們午餐解決是個難題,四五個人合點一個匹薩十分划算,另外即使他們晚上點也可以,買一份半成品,回家自己製作就可以。

至於社區,吳先生從來不重點宣傳,一是本身寫字樓的人就有在附近社區居住的;二是自己和郵局、紅報箱合作,讓對方幫助自己發放宣傳單,普及速度要比寫字樓容易很多,所以根本不需要重點拓展。

文/爾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