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府衙(署)


南陽府通常稱為南陽府衙、南陽府署或南陽知府衙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市區民主街西部北側。

南陽府衙,始建於南宋鹹淳七年,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個歷史時期,共歷199任知府。

南陽府衙是南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標誌,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級官署衙門。”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續懸魚”等詞語便源於南陽府衙,現為南陽市區著名人文景點之一。

府衙現存明清建築100餘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面積720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佈局嚴謹,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封建社會留下的一個完整的郡級實物標本。

南陽知府衙門,坐北向南,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兩側輔助,佈局多路,院落數進。中軸線兩側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堂後寢。單簷硬山式建築。

大門前築女兒牆,兩側是八字牆,牆體內各鑲石碑4通。進入面闊3間、進深2間、拱券式的大門,便是儀門。

儀門形制同大門,唯前坡內側簷部採用木構捲棚。儀門為禮儀之門,凡新官到任,至儀門前下馬,由迎接官員迎入儀門內。

儀門之後是大堂,它面闊5間,進深3間,是中軸線上主體建築,也是第三進院落。簷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樑架奇巧,明亮寬敞。

大堂是知府開讀詔書,接見官吏,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堂正中設公案,兩側列“肅靜”、“迴避”及其它儀仗等。

大堂之後的二堂是府衙長官處理一般公務的地方,有莊重威嚴的氣氛。穿過二堂大門20米,便是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處理公務及燕居的地方。

堂後為府衙花園——泓池水,明靜清澈,山石玲瓏,樹木青蔥,奇花異草,爭芳鬥豔,為知府及家眷的休憩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