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願意被別人看不起,還是願意變得強大

現在的社會是考上大學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嗎?是大學畢業以後你就一定會做大學專業的工作嗎?其實這看很多方面,能力,機遇,現實。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當年這句《天下無賊》裡的經典臺詞,不曾想一直火到現在。

你是願意被別人看不起,還是願意變得強大

CFA

在現實中“人才最貴”的事例更是每天都在發生。無論是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四大城市領銜的各大城市的“人才爭奪戰”,還是以國內工、農、中、交、建五大行等為代表的名企們對人才高職、高薪、高福利的優待,人才難得,算是成了一個社會共識。

國際投行大佬摩根大通國內搶人放大招

就在剛過去的2018年4月,珠海市正式出臺了《關於實施“珠海英才計劃”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的政策,對人才的優待他們以高薪、津貼加送房產權等福利證明自己是認真的。而就在國內一致被珠海市的大手筆震撼時,國際投行界大佬摩根大通卻已經在上海做了兩場校招預熱。從此,搶人大戰,再也不僅限於國內各城市之間,國際大佬們更是個有利的競爭對手。

摩根大通集團,一個總資產達到2.5萬億美元的投行界巨無霸。總存款1.5萬億美元的體量

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所以它也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它,在業界被稱為西摩或小摩。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服務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直接服務的對象包括3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政府客戶等。

2018年1月,《財富》雜誌發佈“2018年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上摩根大通名列第10。因此,進入摩根大通,可以說是每個有追求的金融人的夢想。而摩根大通的一張Offer代表的不僅僅是未來的財富、豐富的人脈資源、還有被認可的行業地位。

現在畢業季未到,四月開始,摩根大通就開始進校園招聘預熱,摩根大通的用意明顯可見。而上次出現同類事件時還是去年的高盛集團在國內招了7名實習生,薪資是38000元。一個是提前預熱混個臉熟,一個是直接高薪。二者殊途同歸,畢竟為了千里馬,伯樂們會想千百種方法。

7個管培生計劃、增長63%的校招崗位,這是投行大佬摩根大通今年在國內的用人計劃。看似不低,但要知道摩根大通在全球的錄取率只有2%。平均每年會從30000位應聘學生中聘用大約1000位實習生和全職員工,30:1的比例。而其他大佬們錄取率也都差不多——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錄取率為1.25%,花旗銀行有2.7%。所以說,大佬們伸出的橄欖枝,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因此如何成為那百分之幾的比例中的一員就成了關鍵。

打敗29位競爭者,你不但需要敲門磚,最好還有殺手鐧

首先,得知道面對的競爭者可都不是普通人,清北復交是平常、哈佛劍橋也常見,所以趁早收起那出身名校的沾沾自喜。然後金融類專業的也先別高興,因為,不論是高盛也好,摩根大通也罷,他們在對專業的選擇上都不會那麼計較。因為他們有著完備的管培生計劃,所以通常來講,沒有什麼專業對口一說。名校優勢沒有了、專業優勢沒有了,那進入國際頂尖公司的夢是不是就破滅了?並不!只有找不準的方向,沒有打不通的金礦!

曾經的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白瑞甫說:對於校招的標準,我們喜歡那些在很多領域都非常成功的人。不管是成績第一,還是彈的一手好樂器,又或是會唱京劇,都是很好的候選人。

興趣廣泛的人很多,但在廣泛的興趣上都取得重大成功的這個就厲害了,所以從這個標準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國際大佬們的招聘心機,因為這個標準考驗的就是個人綜合實力了。愛好多且精,那至少學習能力不能差吧、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不能差吧、時間規劃能力要有吧。

因此,在與同等職位競爭者“廝殺”時,同等學歷加經驗,你能證明自己在學習能力、時間規劃能力、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都強過對方的時候,那你的Offer也基本上在路上了。所以此時,平時的準備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敲門磚”是必須的,最好是還要有幾把“殺手鐧”。

你是願意被別人看不起,還是願意變得強大

CFA

敲門磚與殺手鐧

敲門磚,其實我們進入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敲門磚。而這個在面約之前通常會體現在簡歷上,所以一塊好的敲門磚通常指的是精彩的工作經歷。這裡為什麼用精彩呢?因為,好的工作經歷一定是與你的職業規劃有關,一定不會是學物理的去賣饅頭、學金融的去送快遞。而是會計專業的去了安永實習、學編導的去了中央電視臺實習等。而且精彩的要求也還包括在實習期間取得了優異的表現。不但獲得公司好評,而且自身更是學到了知識、距離自己的職業目標更近了一步。

一塊好的敲門磚才能保證有個好的“接下來”,而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就需要拿“殺手鐧”來拼各種資質了。各種證明我比其他人更適合貴公司的資質。以會計為例,同樣985院校畢業,同樣的實習經驗,而我有CPA證書,那基本上贏了。是一本證書定生死嗎?準確來說,在同等情況下確實是一本證書定生死。

有實例為證,2017年5月,在 ACCA上,來自南京審計大學的張予迪同學,在13個考季內通過ACCA的14門科目,打破了當時最快過關記錄,一時間成了業內熱點。而沒過多久,普華永道、安永等會計事務所都給他發來了offer,而當時的張同學還僅僅上大三。在學歷、實習經驗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一張ACCA證書讓他在職場上成功領先一步。

除了做進入頂尖公司的敲門磚之外,一張證書同樣還是未來職場晉升的保證。因為職場不是以進入行業頂尖公司為結束,畢竟入行只是開始。這點在高頓財經學院CFA班學員盛先生身上特別明顯。作為普華永道的諮詢師,盛先生可以說已經是行業的佼佼者,但他知道職場上的滿足就是失敗的開始。於是在工作之餘,他報考了高頓CFA課程,他說金融就像一個大寶庫,而每一個金融人都應該保持時刻學習的心態,這樣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客戶都是一種負責。

職場如戰場,一時的勝敗都是常態。而無論是得勝還是失敗時都不能忽視學習。因為只有不間斷的學習與積累,才能奠定登頂的基石。所以無論是摩根大通還是高盛集團,無論是38000元的實習薪資還是未來年薪百萬的酬勞,只要心有目標,堅持進步的積累,目標終有實現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