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中俄边境线上的土字牌是如何竖的 它包含多少历史往事

前两年开通了高铁的吉林沿边开放小城珲春,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除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还以其古老的历史和优美独特的边城风光,每年都吸引了众多人关注和游览。

到珲春必到其“防川村”,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一眼望三国”,而且可以实际接触一块仍然矗立在中俄边界线上的古老界碑----“土字牌”。

珲春中俄边境线上的土字牌是如何竖的 它包含多少历史往事

中国漫长边境线上,界牌多的是,为什么这块“土字牌”这么有名?

相关史料介绍,土字碑,位于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于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

土字碑东是俄罗斯哈桑镇,西面不远是朝鲜豆满江市,南面约600米是朝俄铁路大桥。

“土字牌”是一块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的花岗岩石碑。碑正中竖刻有“土字牌”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碑俄方一面刻有俄文“T”。

“土字牌”上字虽不多,但一段事关中华民族荣辱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其中。翻阅相关史料,可以从看到一些令人幸酸的历史往事。

1860年,沙俄帝国乘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仅从珲春辖区内就割去了三分之二多的中国领土,从此,珲春失去了沿海地区,始临俄国,成了一个“望海之地”。

1861年6月,清政府又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勘分东界约记》,同时签署了《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规定自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设立耶(E)、喀(K)、土(T)等界牌。

按双方约定,“土”字牌应设在图们江左岸距图们江口20华里的地方。但俄方在立牌时将“土字牌”强行设在距图们江口44华里处,从而侵占了更多的中国领土。由于战乱疏于管理,到光绪七年(1881年)时,许多中俄界牌已荡然无存。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26年后,1886年,满请朝廷派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前往办理与俄国重新勘查东部边界事宜。

吴、依二人都有爱国情怀,两人秉持“一寸土地尽寸心”、“应争者必争,应办者必办”的信念,与俄国勘界委员会主席、滨海省长巴拉诺夫等在俄罗斯进行了3个月艰苦谈判。

吴大澄等人在勘界时发现“土字牌”并未按规定位置所立,同时发现“珲春辖境处处与俄接壤”,“自珲春河源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竟无界牌一个”。

在谈判中吴大澄指出“ 应按照《条约》记文,由海口量准中国里二十里,即在江边补立“土”字牌,方可与《条约》相符。”而俄方代表却说海水倒灌之地为“海河”,除去海河20里,才算图们江口。明显是为‘土’字牌立于44华里处找借口。

吴大澄毫不相让,当即回驳说“海口即江口”,“若论海水所灌,潮来时海水进口不止二十里,潮退时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所谓江口者,总在海滩尽处,仍须照约由海口量准二十里方为妥治。”

经据理力争,最终双方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协议确定将“土字牌”竖立在“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正冈尽处”江岸地方。

此处顺图们江至海口约30华里,径直至海口27华里。从而收回了俄国侵占的黑顶子,也就是今天珲春市敬信镇的全境,等于把“土字牌”在最初设立点向日本海方向南移了16华里,扩大了一些中国领土。

珲春中俄边境线上的土字牌是如何竖的 它包含多少历史往事

(吴大澄)

民间对此事则另有传说。说是当时在吴大澄与俄方谈判后,负责立界碑的几个清兵由于喝醉了酒(一说是犯了大烟瘾),把界碑抬到防川后,再也懒得往前走半步。这样虽然日本海近在咫尺,界碑却挡住了中国人的出路,让今人只好有望洋兴叹。

根据史料介绍,珲春之名源自女真语,意思是指“边地”,而珲春所属的防川则是“边地”之边。

就地理距离而言,珲春的防川是直达日本的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也只有800公里。

历史上的隋唐时期,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

这么重要的一条通道被切断,难怪今人对这块见证历史的“土字牌”这么感兴趣了。甚至有人感慨写过:“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站在哨所观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之诗···

1993年4月,中俄重新划定边界,规定在“土字牌”一侧设立了422号界标。至此,“土字牌”已经不再作为国界标志,而是作为历史文物永久的保留下来。

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不久又进一步被确立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珲春中俄边境线上的土字牌是如何竖的 它包含多少历史往事

如今“土字牌”完全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据说每年游客接待量都在十多万人次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