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預判中國車企窘境:吉利願共享新能源技術架構

李書福預判中國車企窘境:吉利願共享新能源技術架構

就在吉利新能源汽車戰略發佈、博瑞GE上市後第二天,首屆“龍灣論壇”也在寧波舉行。

5月29日上午,作為主辦方之一,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現身龍灣論壇並發表演講。論壇現場,來自寧波市政府領導、全球新能源產業鏈頂尖專家、學者等600餘人,圍繞新能源發展現狀和趨勢、如何在變革中重塑核心競爭力、企業戰略和政策走向等議題,共同探討引領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從李書福的演講內容來看,與其說他在探討,倒不如說是在表態、在號召;表明吉利願與行業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態度,號召中國汽車企業在僅剩的機遇期裡協同發展。

首先,李書福預判中國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的機遇期僅剩下五年。“5年後中國汽車產業完全放開,沒有任何門檻,外國汽車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國換一種方法發展。”李書福表示:“如何用好這五年是中國汽車的機遇也是挑戰。”早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股比放開的信號已經明確,近期的進口車關稅下調更是說明中國汽車產業向完全開放再進一步。接下來的五年,無疑是中國汽車產業必須抓住機會的五年。

李書福預判中國車企窘境:吉利願共享新能源技術架構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已經承諾提前實現2020年百公里5昇平均油耗限值,讓消費者能夠用傳統汽車的購買成本擁有混動汽車。在純電技術上,吉利已經實現三電技術的自主化。混動技術方面,吉利也已達到世界新能源節能技術的領先水平,包含MHEV輕混技術、HEV油電混動技術和PHEV插電混動技術三大路徑。吉利甲醇替代燃料方面已經擁有了12年持續研發的經驗,“吉利研究甲醇汽車,費了很大力氣,不賺錢、很難,但我覺得對能源安全有作用。”

第三,李書福認為中國汽車企業規模效應遠不及外資企業,至少吉利還有很大差距。“人家全球1000萬輛,吉利才100萬輛,太少了!規模不行,研發能力、分攤成本能力、質量管理能力、話語權、可持續性都不行。”李書福表示:“目前,吉利正朝著電動化、可持續性的方向努力。”

李書福預判中國車企窘境:吉利願共享新能源技術架構

正是看到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新能源的嚴峻形勢,李書福在演講最後撇開演講稿呼籲:“吉利是在社會各界關心下成長起來的,現在整個產業包括吉利在內面臨各種挑戰和問題,我希望和大家能夠協同發展,任何單打獨鬥,關起門來,是不可能成功的。要和產業鏈上下游、和國內各車企一起發展。”

李書福明確表態:吉利現有電動車技術架構,願意和同行進行共享,儘管完成技術架構的時間長達3-5年,進行了幾十億投入,但吉利願意開放、願意共享,以此擴大規模,提升中國汽車能力。

顯然,如果說李書福過去大力發展包括甲醇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是責任驅動;那麼如今,李書福能開放吉利技術去推動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則是情懷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