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为什么不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网友一:

即便大学普及仍然存在着严进的问题,这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很常见,好学校仍是抢手,一般的学校可能招不齐生。所以,宽进这可能是一个永久的问题,但人人有一张大学文凭会很容易成为事实。这么看来,是不是宽进严出,并不能作为未来大学教育的走向。而结合就业实际,办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才是最重要的,适应社会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大学为什么不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网友二:

现在中国的大学已经相当宽进了。不管你什么水平,总能找到一所大学混张文凭。至于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大学,那是不可能做到宽进的。这根本不是国内国外的区别,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想进去都是相当困难的,要不然人人都去读名校了。

国外的所谓宽进也不过是一些二三流的社区学院而已。而且,那些二三流大学出来的毕业生也不见得学到什么东西,他们想找份好点的工作真的很难。

至于严出,外国的二三流大学也不见得做到这一点。中国的留学生去读这种大学,天天玩耍混日子照样毕业。

网友三:

不能宽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阶段教育资源还是非常紧张。宽出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学生已经成年;大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

目前我国参加高考的学生每年都在900万以上,这么多学生要上大学,总得有个评判标准。高考是现阶段最公平合理的筛选方式。考生这么多,一旦放开了,变成宽进严出,那么谁上清华谁上蓝翔,这真的是个问题。别说大学招生放开了,看现在的自主招生,只是小范围的放开,就出现的问题这么多,就可想而知完全放开的后果了。

中国大学为什么不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网友四:

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学校不好对学生管的太严,最多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不给通过,学校能做的也只能如此了。

另外一点也很关键,就是大学的评判机制。目前衡量一个大学好坏主要看就业率和学术成就,基本不看学生的学业水平。

就业率每个大学都可以做到很高,因为工作不分好坏的话,只要找总会有的,所以每一所高校的就业率都很高。学术方面的评判跟学生学习也没什么关系。

网友五:

虽然我们教育存在问题,但不是宽进严出的模式差别,而是教育理念以及师资水平。特别是师资水平,先进国家的一流大学,更容易吸引全世界一流的师资,这才是他们的大学在国际领先的核心。至今还没有哪个落后国家能够在建立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最关键的就是,不仅引不来一流的师资力量,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还被人家挖走了。

所谓宽进严出,就能造就多少精英,那不过是理论化的观点。实际上是,想学东西,除了老师水平,接下来就靠自己,要不然该混日子的还是混日子。

中国大学为什么不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网友六:

中国大学扩招,现已百分之八十几的录取率,考不上的又复读,那就是百分之九十几的高中生上大学。之所以大学生难就业,因为沒有那么多岗位。再则水平太差,有文凭无水平。又不想做低端的工作,其实害人害己害社会。你还要在哪提什么"宽进严出”,如果让进校的好多人得不到毕业证,造成更多社会问题,那你又是什么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