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煙臺萊山缺什麼?

伱棟呄

要問萊山最缺什麼?萊山高校是煙臺最多的,環境是煙臺最漂亮的,規劃也可以說是全煙臺最好的。萊山從短層面上看最缺的是人,但要是說從長遠上來看萊山最缺的還是

“時間”

縱觀煙臺目前煙臺市政府坐落於萊山,萊山各項政策都還算不錯,沿濱海路一帶可以說是煙臺的門面,但是萊山僅有二十萬出頭的人口,人口密度非常低,而反觀芝罘區地域面積沒有萊山區的大,但是人口近七十萬。所以萊山短層面上看很缺人,真的很缺人。但為什麼萊山的人口數量這麼少,就是上面說的長遠層面上缺時間,萊山相比於芝罘區沒有久遠的底蘊,90年代才由幾個鎮設立了萊山區這麼短的時間發展成現在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而芝罘區是煙臺市的根,所以說萊山區是一個年輕的城區,相比於芝罘區發展時間太短,在短時間內聚集的人口數量太少,加之萊山區沒有像開發區那麼多的企業,所以短時間內吸引的人口也不是很多。

反觀萊山區雖然說建設規劃的非常棒但是目前的城區建成區基本僅限於榮烏高速以北區域,高速以南大面積區域基本沒有開發利用(東南山脈阻擋,西南萊山機場阻擋有一定原因),因為現時沒有開發的資本,待到時間的積累隨著萊山企業以及人口慢慢的增長後積累了開發的資本,向南開發是勢在必行,因為從整個煙臺市目前的發展格局來看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這三個區域只能向南發展,北面是海向南發展才有腹地,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所以萊山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

如有不同見解,請留言共同探討


煙臺趣事兒

萊山區在靈魂深處最缺得就是開拓、進取、拼搏的闖勁和狠勁!關健還是人的素質和主觀能動性,不要過多地強調外在的客觀理由!看看龍口、萊州、蓬萊、招遠和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吧,這些地方有什麼特殊的政策傾斜嗎?它們的政策傾斜力度遠遠趕不萊山,但這些地方的人敢拼、敢幹、敢闖,不等不靠,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這充分證明了一個地區經濟的發達完全取決於本地區人的能力和拼搏精神,市政府所在地不是經濟發達的最關健因素,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舉個例子,開發區自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發展,就己經脫胎換骨了,在2008年開發區的工業基礎已經很強大了;同樣的20年期間,龍口發展和壯大了叢林集團和南山集團等幾個大型集團公司;萊山也發展了20年,當然比過去是進步了,但是同比開發區、龍口、萊州等地的發展卻遠遠落後了,萊山習慣於市政府的政策傾斜和關照,早己沒有進取心和拼搏精神,經濟模式習慣於輸血而不是造血,像開發區和龍口等下屬縣級市積極地去造血發展本地經濟!萊山區還缺乏的一點是:實事求是的務實定位,把迎春大街定位成和南大街一樣的商業幹道和金融中心,本身就是可笑的事情,萊山區無論在GDP還是人口數量上都不具備這一基本條件!萊山區什麼都要超前,大型商業綜合體要超前、金融寫字樓要超前、文體設施要超前,唯獨GDP不超前反而遠遠落在後面!


黃海萬米金沙灘海岸

萊山是近年煙臺重點發展的地方,市政府都搬過去了,你說說。

交通方面,萊山區沒有港口,但是煙臺南站是萊山的呀,高速、公路也不缺。地鐵?煙臺都沒有地鐵。

教育方面,更不用說了,煙臺大學、山東工商學院、文經、濱醫,在煙臺已經是教育重地了。

政治資源,市政府都在萊山了,還想要啥。。。

工業企業,這個是短板吧,比不過開發區、高新區。不過,從環境上考慮,工業不多也是好處。多多發展第三產業更好一些。


最愛大煙臺


袁俊偉4

我認為萊山沒有合理的規劃,屬於大農村建設,沒有合理佈局,屬典型修修補補,零亂,比別的區有點優勢就是有幾個小湖,但沒充分利用起來。就市民都能看到的鳳凰湖,庫容通漸減少,外圍一個勁的往裡推。萊山應把這個湖向外擴而不應向裡填。這個湖如果再大一點,各種風景將會凸現出來。既然定位政府,大學為主的區,就應留足和保持好山水的原貌和大力投資公園等公共設施。山和湖不能輕易開墾和插建一些建築


種地的高級農民

萊山缺什麼,不要把萊山和整個煙臺撕裂開來看。而是要放在煙臺這個大的圈子裡看待這個問題。煙臺的自然條件確實特別優良,海陸空都不缺這是擺在明面上,誰都可見的。煙臺缺的是經濟發展力度不夠,經濟在全國排不上先進行列,就吸引不了優秀的英才,吸引不了優秀的大型重點企業來煙臺落戶紮根。一個地方想發展沒有大企業怎麼行呢?整個煙臺都這樣,萊山怎麼能獨立站在圈外呢?萊山對比煙臺其他的區,優越的條件更多。大學區域優勢,政治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啊!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掣肘太多。西面的芝罘區東面的高新區南面的福山,把萊山的手腳綁得死死的。煙臺六區本來在地域上就狹窄,然後在割裂六塊,各自為正,怎麼能發展呢?只要有了合作的意識各區連成一個整體,煙臺才有發展,萊山才有飛越,否則只是灣中船啊航行不會遠啊!


天淨沙秋思小橋流水

不說萊山缺什麼,就說煙臺缺什麼,萊山就缺什麼,缺少具有遠大眼光和能力的領導,缺少國家政策支持,缺少強大的交通尤其是真正的高鐵(城鐵規劃時就落後了,現在各地修建高鐵,煙臺又一次落後了),缺少吸引高科技人才發展的環境和體制。所以被青島越甩越遠。


bojin

住在萊山的人來回答:缺錢!

其實萊山是煙臺的黃金海岸線,是宜居城市,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目前來看,交通有高鐵、碼頭、高速公路,交通不缺;文化有煙臺大學、工商學院、文經學院等,有體育場有體育館,有圖書館,文化不缺;商業有永旺超市、新世界百貨、振華商場等,有農貿市場,商業不缺;工業有綠葉製藥、傑瑞製造等,工業稍微缺點;第三產業是啥?健身房?有,電影院?有,飯店?到處都是。還缺啥?

所以說,萊山定位是宜居城市,就不要搞的花裡胡哨,作為一個才成立20多年的新興城市,發展到現在,挺好的,繼續發展就好了。


海邊行走的阿童木

不管是煙臺還是萊山,其實我們缺少運動娛樂場所,濱海路緊貼海邊,車水馬龍,怎麼玩?養馬島旅遊度假區本來可以建設出自己的特點,體現出馬🐴文化,只可惜,每次去,都是開車繞著島跑一圈回來,為什麼不能建成一個無車的島,用馬車騎馬電瓶車,出租自行車等代替嗎?定期舉行自行車🚲比賽,賽馬🐎等活動,增加娛樂性,群眾參與健身娛樂,雙贏不好嗎?


牛牛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