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劉秀十二走南陽

【民間故事】劉秀十二走南陽

劉秀十二走南陽

故鄉靈臺有很多的山山溝溝,也有廣袤的平原。靈臺的莊稼多、樹多、鳥多、牲口也多。小時候,老人給我講過許多的故事,大都離不開故鄉的生靈萬物…….

西漢末年,奸相王莽篡位,派人各處緝拿皇室太子劉秀。劉秀當年才十二歲。為逃避追捕,潛逃南陽。一路上王莽的追兵不斷,險象環生。

【民間故事】劉秀十二走南陽

酸棗樹

劉秀為躲避追兵,從一條山間小路逃走,沒想到,山路上酸棗樹很多,那棗樹上彎彎的帶鉤的倒刺不時地掛住劉秀的衣服。不僅扎疼了手,還影響了走路的速度。這時後面追兵的吶喊聲已經隱隱約約地傳來,劉秀心裡著急,生氣地說:“這酸棗樹上就不該有這帶鉤的刺!”人常說,天子口裡無戲言,打那以後,家鄉溝塄上的酸棗樹上就沒有帶鉤的倒刺了,酸棗刺都是端直直的,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

劉秀好不容易上到塬上,回頭—看,遠處塵土飛揚,追兵快到跟前,可眼前是一片平地,該在何處藏身?再—看,有—個人正在犁地,套著—匹馬和一頭騾子。

劉秀說:“要是我的天下呀,一犁耕下去三尺!”

農民扶正犁,揮起鞭子,一犁下去,泥塊一翻,竟耕下去三尺深。劉秀就勢往犁溝底下一躺,耕田的把泥土往他身上一蓋。犁地的扶著犁走近了,那馬機靈,蹄子底下又是空的,見犁溝裡有人,便避開了;可那騾子蹄子本來是實的,又很笨,便踩疼了劉秀!劉秀低聲罵道:“你這個不生養的東西!”從那以後,騾子就再不會下駒了。這時追兵已離得很近。一隻烏鴉從空中飛過,瞅見了躲在犁溝中的劉秀,便叫著:“劉秀臥犁溝!劉秀臥犁溝!”劉秀氣得罵道:“可恨的烏鴉嘴!”這時,幾隻喜鵲飛過來了,他們趕緊為劉秀解圍:“喳喳喳,劉秀不在這!喳喳喳,劉秀不在這!”王莽的追兵看著這一大片平地,也聽了喜鵲的話,便調轉馬頭到別的地方追尋去了。劉秀感激喜鵲,隨口說道:“喜鵲真是報喜不報憂的喜鳥!”吶喊聲遠去了,劉秀從犁溝裡爬起來繼續往前走。

這時候,劉秀已經又累又餓,實在走不動了。真是天無絕人之路,他看見了一棵桑樹,上面結滿水淋淋的桑葚。劉秀美美地吃了一頓,不渴也不餓了,便繼續趕路。

到後來,劉秀得了天下,當了皇上,還念念不忘逃亡路上的遭遇。

【民間故事】劉秀十二走南陽

光武帝劉秀

他為了感謝喜鵲,特意拿了一隻白玉鐲子要給喜鵲戴在脖子上。烏鴉不知天高地厚跑過去搶著戴,結果把鼻子碰破流血了,連嘴巴都染紅了,所以我們現在看見的烏鴉都是紅嘴巴的;而喜 鵲脖子上有個白色的圈,那就是劉秀當年給它戴上的白玉鐲子。人們還用“烏鴉嘴”來形容說話不吉利的人,也表示對烏鴉的厭惡;而把喜鵲當著吉祥鳥。在民間,如果誰家門前的樹上有喜鵲的窩,便覺得好運來臨,非常高興。每逢年過節,人們還喜歡剪貼“喜鵲登枝”“喜鵲鬧梅”等圖畫來慶祝呢!

【民間故事】劉秀十二走南陽

喜鵲與烏鴉

劉秀也很感激桑樹,因為當年就是吃桑葚才度過了饑荒。所以,他要封桑樹為樹中之王。可是因為多年過去了,他竟然錯把椿樹當成了桑樹。這下可把椿樹高興壞了,一下子蹦了起來,滾到山溝半崖上;楊樹看到後,笑了,笑出了鼻涕;桑樹這個樹氣量狹小,一下子就氣破了肚子。

所以,直到現在,我們都管椿樹叫樹木之王,而且看到的椿樹通常都長在山坡或溝崖上;揚樹上的揚花真有點像鼻涕一樣;那桑樹在結果子的時候,樹幹上就會流出紫紅色的“血水”,桑葚果肉也滿是紫紅色的汁水........

這些都是因為劉秀是真龍天子,天下萬物自然都歸他管教的緣故。

更多精彩請關注:

www.changanhs.com

監製✎ 鄭鵬飛

審核✎ 侯麗芳

圖片✎網 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