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數”都在這裡了

  數是邏輯運算的基礎,西方人發明了微積分為基礎的《高等數學》,為物理、化學、生命工程、電子技術、工程機械等等其它現代科學的飛速發展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易經》中是人們早期活動和認識世界的產物,其在數的方面雖然沒有今天《高等數學》那麼複雜精細,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定數字運算和數與象結合的規律。

  (1)太極數。即由“0”和“1”組成,用陰爻、陽爻表示,陰為二畫(――)、陽為一畫(-),即陰為偶數、陽為奇數。

  (2)天地之數。《繫辭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數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3)大衍之數。《繫辭上》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4)爻位之數。每卦六爻從下往上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陽爻用“九”表示,陰爻用“六”表示。

  (5)萬物生成的河圖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這正是萬物生存之數。

  (6)洛書之數。《易經》後天八卦數為洛書之數,其規律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兌、八艮、九離。

易經中的“數”都在這裡了

  (7)五行之數。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其中,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

  總之,易經之數是易經的重要表達形式,易數與易象又有緊密的聯繫,互相之間可以轉換。如我們得到數字“1”和“2”,就可以輕易得到“履之乾”卦,它就會根據你的問題來提供一個解決之道。所以,《繫辭上》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我們如果真把《易經》的數理弄通了,天下萬事的道理沒有不知道的。未卜先知,這就是《易經》數理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