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职业化后,军恋不会这样难!

愿职业化后,军恋不会这样难!

提笔再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手机上,第一次是在电脑上,突然断电,万恶的水印系统让文档不能恢复。。。

军人从走进婚姻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牺牲的不再是一个人,至少是一个家庭。

在这里,负面情绪充斥着整个环境,唯一看上去气色比较正常的是家属随队的干部和有家士官,周三周末的轮休让他们能从这样的环境中抽出身去,陪陪爱人、孩子。同连里去年刚结婚的排长聊天,他是这么说的“结了婚爱人过来了,每周你就有自己的时间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不必耗在工作上,工作也就仅仅是工作,不是事业,每周都有盼头”。

单位有这样一种现状,满足年龄要求了,无论是二期还是排长,都火速结婚,轮休了活儿自然有没成家的顶着。“累死单身狗”是这儿的真实写照。受环境氛围的影响,自己也将结婚提上了日程,但在递交结婚报告的前一刻,自己犹豫了。一方面让女朋友孤生一人来到西北边疆,这是对她的不公平;另一方面自己也在反问自己,是否只是为了轮休的自私决定,对今后的生活是否做好了准备。

到这里,回顾一下我们的感情史。我们相识在初一,没有一见钟情,也没有轰轰烈烈。晚自习我们坐在前后桌,传纸条让我们慢慢熟悉,那时候,我将土豆片袋子撕开贴在靠墙的桌子下面与她共食,她也将自己的话梅与我分享。就这样,我们很自然的就走到了一起(是早恋,但相比于现在动辄四五年级就谈恋爱的小学生还不是很夸张…)。

当然,那个时候早恋还很敏感,偷偷摸摸的,两个人也都懵懵懂懂,并没有发生什么少儿不宜的画面,有的只是相见时腼腆的笑和传纸条取零食时手指不经意的触碰,年少时的情愫回想起来总是那么美好。

但故事并没有就这么一帆风顺的走下去。我记得那是初三的平安夜,那天刚好是周六,放学时我将一个包好的苹果和一封胶带缠绕的分手信(那个时候的穷孩子还没有手机这种神器)交给她,让她回家再看。周末晚自习再见面的时候我问她信看了没有,她说弄丢了,没看。到看她红肿的眼睛我知道她已经看过了,也就认为我们结束了。

中学时代的我们没有什么事能让我们消沉和忧虑,上课、打球、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我和所有其它同学一样,有着同样的生活节奏。在高二上我们第一次复合之间,我谈了两个女朋友,而她一直单身一人。高二上时我们复合了,我追的她,在一起时我们都很开心,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自然。

当然,剧情充满波折,高三时因为自己沉迷游戏,加之高考,我们再次分手。高考后,我进去了南京的军校,而她则去到了济南的一所大学。在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自己对军校生活理解之肤浅,入校前,我以为军校就像部队一样,整天就是训练、流血流汗,生活规律,秩序井然(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来到部队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还是太年轻),自己可以逃离那万恶的课堂。结果新训结束后,就变成了每周上课六天,每天十节课,没有教员就是自习,当然,作为“技指合一”实验品的我们已经被证实是失败的一代……

两人再次有联系是在我大二下学期时,记不清是谁先联系的谁,总之,相互之间有了聊天、问候,了解对方的生活。生日时,我订了一束花送给她,白色的玫瑰花中便签上写着“致我们不平凡的爱情”。

就这样,我们再次走到了一起。和所有异地恋的军校生一样,她到过我待过的每一个校区,生日时会订好蛋糕坐八个小时的火车来为我庆生,时不时的会在网上买小零食寄给我,说希望我长胖一点,肩膀都是骨头,靠着咯得慌;而我也会在寒暑假的时候到她的城市陪她读培训班,一起出去旅行,想把不在她身边时情侣间缺少的都补上。有她的陪伴,军校生活过得很快。

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女孩,爱憎分明。开心了就笑,跟我撒娇跟我淘气;吵架了就哭,跟我撒气跟我闹。她在家里,是她们家这一代唯一的女孩,叔叔舅舅奶奶外婆都宠着疼着;而我在家里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幺,前方的路有哥哥姐姐为我指引。

她从小是小伙伴中的孩子王,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从小放养,玩耍没少,学习也没落下,同学觉得我有定力;在她的朋友眼里,似乎所有的事都影响不了她的情绪,唯独我是她唯一的软肋;在我这里,对所有的其他人都能礼貌待之,唯独她,会见到我冷漠生气的一面。两个人这样的状态让她成为了相处中更容易受伤的一方。

就是这样一路坎坎坷坷走过来的我们,要走进婚姻时自己却犹豫了,虽然没有结过婚,但在自己看来,军婚,无论是两地还是随队,似乎对在部队的一方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相反另外一方无论如何都要成为牺牲的那部分。

两地,则今后的生活困难,小孩老人的压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随队,则意味着放弃自己现有的一切去重头开始。

一开始就认为对她不公平,带着这样的歉疚,两个人不是站在同一平面上的婚姻会幸福吗?过来人你们怎么看?还是终究会被生活磨平棱角,像体制化一样婚姻物质化了就好了?

来自:剑戟如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