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近日“江蘇鹽城公公婚禮強吻兒媳”的視頻在網上盛傳,網友紛紛加入到對這位公公和惡俗婚鬧的口誅筆伐中。隨之而來的是,“兩家人現場鬥毆”“公公跳樓”等謠言。
之後,是江蘇網警闢謠和新人立案維權。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截圖來自網絡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截圖來自網絡

但是,這場全民譴責還是餘波不減,持續佔領微博熱搜。
撇開事件本身的虛虛實實,看到在這次大討論中眾多網友曬出的親身經歷的婚鬧事件,和有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婚鬧是習俗,沒什麼大不了”的觀點中,我們不得不承認一件事:真實的婚鬧仍在中國繼續。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婚鬧常常涉及到地域性的婚禮習俗,出現便很少是個案,為了迎合“鬧新娘”的風俗,鹽城當地大部分婚慶公司都有一套專用的裝備,大致有:喜公公的官服、官帽、釘耙、鑼鼓,喜奶奶用的鑰匙、墨鏡、房產證等道具。
網友還發現2014年就有一位新人在天涯社區發帖稱因為鹽城當地“扒灰”結婚陋習,和男方家人吵得不可開交。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追根究底,鬧公媳會成為一些地區的結婚習俗,本意或許並不像大家預想得那麼壞,鬧新娘、鬧公公、鬧洞房”這種鬧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全國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過去婚禮鬧新娘往往是孃家提出來的。”何玲瓏說,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新郎男方的父親是一家之主,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孃家人怕女兒嫁過去以後,對抗不了這種權威,所以借鬧新娘、鬧公公的這種形式來打掉這種權威,與男方的親朋好友熟悉、熱鬧一下,以此讓嫁過去的女兒快速地融入這個家族。


但不管本意如何,婚俗是不斷變遷的,是否在新的時代還要堅持這些婚俗,需要充分考慮新人的接受度。
據對過往新聞的統計,2012~2017年,
6年內,山東婚鬧新聞,出現47次,位列第一。雲南38次、河南15次、陝西14次和廣東8次。其他省份如四川、湖北和山西的婚鬧事件也時而見諸新聞。而這些,還只是因為比較極端被媒體曝光的,更多的婚鬧可能不為大眾所知。

數據顯示,“受害者”們被鬧得都不輕鬆。最常出現的方式為“被綁”,多在其他項目開始前實施,免得新郎、伴郎溜之大吉。其次為“被辱打”、“被扮醜”、“被遊街”等。

這些婚鬧的形式訴諸文字時,看起來不過爾爾,但隨著視頻圖片諮詢傳播的加速,婚鬧的場景真實觸達時,對大家的心靈衝擊是巨大的。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動圖來自網絡

2017年6月3日,西安一位伴娘在婚車後座,被2位伴郎強行摟抱、襲胸,鬧劇持續了3-5分鐘。

2017年6月13日,廣東順德鬧伴娘過程中,一位伴娘從四樓墜下搶救無效死亡。

不只是伴娘,去年十一一位伴郎被婚鬧炸傷上了熱搜。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截圖來自網絡

還要鬧一鬧養育你二十多年的父母親。讓他們當街遊行。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圖片來自網絡

鬧公公和媳婦,讓公公親媳婦,或者媳婦坐在公公大腿上喂煙等調侃公公和媳婦曖昧的不堪把戲自然也少不了。

是誰還在繼續這些惡俗?

為什麼會有婚鬧?為什麼直至現在,還有人堅持要鬧?

鬧伴娘、鬧公婆、鬧公媳、鬧洞房,有那麼多喝彩的看客,則或許正如李安在電影《喜宴》裡所說,“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不尊重女性的婚鬧為何還在繼續?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