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的发展,就是一个奇迹。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从深圳发展奇迹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这是近日新华社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的开篇标题。

“站在世界看深圳,这是不可思议的传奇。”这是人民日报在庆祝改革开放报道中,对深圳的评价。

“中国的经济开放从深圳起步,所以我十分有兴趣访问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几天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连任后的首次访华行程中,除了北京还有深圳。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这片2000公里不到的土地,见证过太多巨变,诞生过太多“第一”。对于很多人来说,深圳已经很好了。在自豪骄傲之余,深圳人或许也要思考一下:深圳会一直好下去吗?或者说,未来深圳还能有多好?

前言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本期嘉宾:

高海燕,知名城市与产业运营专家、创新企业成长“推手”。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壹平台创业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曾被评为“深商意见领袖”、“深圳市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谙地产之道、曾频频活跃于行业里的高院长,近几年却鲜少见到他发声,似乎低调“退隐”房地产江湖了。

“可能是前些年天天谈房地产有点谈腻了。”高院长玩笑答道, 称自己现在更专注于城市及产业的解决方案。在逻辑上,这与房地产也是强相关的。房地产毕竟也是城市价值的空间反应嘛。身兼多家机构院长/会长的他,刚刚从另一处办公室赶到南山中心的办公地点。

面对深圳发展现状、未来城市走向以及产业发展等问题,高院长直言,未来的深圳潜力无限,区域间在发展上都会相对均衡化,福田中心不会衰落。

而国际化对于深圳来说,是必然之路,并不算很高的目标。深圳的发展重点,是要保持作为一片“无处不在的创新”的土壤的能力,让创新能随时发生。

合 作

”香港要杀入内地,还得靠深圳”

未来深圳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只是深圳自身的发展。

与周边城市如何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是深圳一直在探索的重点。香港、东莞、惠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是目标城市或区域。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的“硅谷”担当

最近正火热的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可谓是话题度最高的问题了。高院长认为,深圳作为大湾区里的硅谷,是实至名归且无可替代的。

如何担当起硅谷这个角色?深圳最强大的杀手锏就是高科技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高级科技企业数量、比重、对经济的贡献,都是第一。为此,高院长用了几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

高科技产业在GDP比重中占比最高(32%),科技企业的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中最多,占比最重。

深圳3万多家科技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有1.12万家,这个数量是整个广东省的一半。在大湾区的城市中的总量数和占比数都是最高的。

深圳社会研发的总投入比例很高,2017年金额是900亿,占整体GDP比重是4.13%(接近全国平均比重的2倍),在大湾区中比重也是最高的。

对比旧金山大湾区中硅谷角色的城市特质,深圳的发展模式和文化表现是比较类似的:GDP贡献值高、产学研一体、产业集聚度高、创新创业活动活跃、文化多元包容开放等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城市,香港国际化程度和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其中国际化能力、金融能力、物流功能、文化创意等都是领先的,都可以服务和辐射其它城市。

深港两城各有所长,实际也在各取所需,从而形成“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在国际化的资源和通路上,在生产服务业资源上,深圳对香港是有需求的。但香港进入内地发展,深圳也是很好的平台和通路。可以说,深港两地是互为桥头堡。

香港走的是服务业道路,产业结构成型后,城市进入高成本阶段,反过来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就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主体和产业生态障碍。

其实,香港的大学在科研方面有着很高的国际化水平,深圳完全可以利用这方面的资源,与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紧密结合,让两地资本更好地融合,河套的深港创新及科技园设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式。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莞惠一体化——深圳的价值和资源套现机会

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前,土地发展饱和的深圳在与周边城市协作方面,就从未停止过脚步。

不管是已落实的深汕合作区,还是近期刚提出的深莞惠试验区,既可以看作是深圳推动区域发展的支持模式,以发展的眼光看,也可以看作为深圳创新的空间经营模式,即所谓飞地经济。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高院长表示,深莞惠试验区的提出,本质上就是深莞惠一体化战略的落地化和可执行化。对于深圳来说,一体化可以成为城市价值和资源的套现机会。

三个城市中深圳综合实力最强,头部城市的地位和产业带领能力方面都不容争议。深莞惠一体化既可以促进深圳自身发展,也可带动其他城市发展。

不同以往的缓慢推进,深莞惠一体化正在加速。近日,代表官方声音的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深圳要加快各地互联互通,如深莞惠社保互通、房地产市场联合调控等等。

一方面要加快“深莞惠实验区”、“深汕合作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互联互通,如通过深莞惠社保互通,解决深圳无房常住居民在周边限购城市的购房问题;

另一方面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实施,加快出台“深莞惠”房地产市场联合调控政策,实现区域全体居民住有所居。

中 心

深圳一路向西造新特区

但福田依然是中心

一路向西,深圳多年来的发展轨迹确实如此。

“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拔地而起,成为了深圳新的城市中心。宝安中心区、沙井、福永、光明等西部片区,也跟着沾光,逐个成为热门区域。

难道福田从罗湖手中接棒来的“中心之位”,如今又要拱手让给前海了吗?

福田中心区资源不会因为西移而衰落,未来依然是中心。”在高院长看来,福田作为深圳行政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其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商务生活的便利性,都不会因为另一个地区的发展而没落。

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功能是需要多个片区承载的,福田和前海各有使命和任务,是深圳的双中心。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不管是西移还是东进,尽管在阶段上存在有战略突破的动机,但从长远来看,深圳的区域发展都会是放射状的,以实现城市化充分均衡发展的表现。深圳地盘太小,深圳资本能力较强,均衡化发展是一件可期的事。

未 来

2000平方公里太有限

深圳的冒险和务实不止于此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近来,深圳承包了十余家媒体的头版,央视党媒各种花式夸深圳。

——“深圳人膨胀了吗?”

——“相比全国其他城市,深圳是最务实的了。”

高院长眼中的深圳,冒险和务实是其城市性格,深圳人一直都不是膨胀的人格体。在这样的城市性格之下,深圳过往的辉煌成绩有迹可循;而深圳的未来规划也有着清晰的方向。

在《深圳2050》城市规划中,宜居、公平、包容、创新、开放、可持续等词出现频率最高。要达成这些目的,深圳内部发展必须得到协调。这也就是高院长提到的,深圳未来的发展关键词是协调,包括环境、产业、片区、生活各方面的协调。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片区的发展就是城市化均衡,这是早晚的事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平日里楼市最常见的问题,不外乎“XX片区还会不会涨”。高院长则更看重长远:不能短期看深圳哪个区域最好,以十年周期看,深圳每个区域都很好,未来整个深圳都有机会现代化。

片区的发展其实是城市化均衡。早期深圳的发展是城区开发、重点突破,未来是城市化均衡发展。

放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结构中来看,深圳2000平方公里的地盘实现全面现代城市化实可期的。如果把2000平方公里放在北京的盘子里,也就是个比北京建成区大一点的地盘。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已是全球城市,国际化不是什么高目标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不管是以往的城市规划,还是未来发展目标,深圳都是对标国际的。在深圳长期规划中,早已布局一带一路发展,对外建构全球支点体系,对内培育国际交往空间。

深圳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这并不是野心,也不是很高的目标。”高院长认为,深圳的城市发展一直都具备国际视野,始终有着做全球城市的愿景,现在则越来越有做全球城市的资本

深圳的产业关联度就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城市少数之一。由于在过往规划中对标国际,深圳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已超越了中国很多城市,但仍需进一步国际化。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没有本地文化就是深圳最大的文化特色

文化可能是深圳人曾经最头疼的问题。没有文化,成了外界对深圳的固有印象。

“没有本地文化,就是深圳的文化特色。”在高院长看来,这恰恰就是深圳的特色。

全球创新度最高的城市都是外来人口最多的,其文化都是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文化就是国际化的本质。深圳要持续保有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持续保持充分开放度和充分接纳度。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价值链必须高端化“无处不在”创新土壤至关重要

在改革开放40年中,深圳已经创造了奇迹。

在下一个40年,深圳新的增长极是什么?想必这是每个深圳人都好奇的问题,毕竟这是判断“深圳未来还能有多好”的重要参考。

高院长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碎片的、是不确定的、是泛在的。我觉得深圳没有所谓的特定增长极,但有相对明确的方向。

一是让产业链和供应链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化,这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让创新的社会成本更低,时刻保持“创新无处不在”的土壤。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深圳的竞争力之本,在于“头部企业”的源头创新

从“科技荒漠”成为“创新之城”,深圳只用了30年多的时间。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诞生了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明星企业。

创新是深圳的标签,而高科技产业不仅是深圳在大湾区的制胜关键,也是深圳未来发展关键。

深圳是大湾区硅谷,香港杀入内地只能靠深圳!

知识产权视角的深圳创新实力

据人民日报报道,深圳人爱说这样三组数字: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32.8%。

深圳为什么那么容易产生头部企业?这是深圳竞争力之本。”高院长给出了答案。

这个基础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逻辑下形成的精细化生产分工、高效综合化的供应链能力。

这是深圳产业发展的底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种现象:头部企业的源头创新驱动;头部企业的产业链扩散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产业链逻辑上的创新分工不断深化;产业环节聚合创新的不断演绎。

深圳的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在环节上创新的。深圳具备完整产业链基础和高效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这些形成了产业运营的高效率,因此很多企业都能够在环节上把创新做到极致。

深圳要保持高科技产业的比重,保持先进制造业的底盘。未来产业升级产业迭代,则是由高敏度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互相推动,这就是深圳产业升级迭代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