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巫溪:俯瞰人文歷史 細品原味三峽

走進巫溪:俯瞰人文歷史 細品原味三峽

紅池壩 張鷹 攝

巫溪縣委書記唐德祥:

巫咸古國 心旅巫溪

天地靈巫,融水匯溪。重慶巫溪,位於渝陝鄂三省市交界處,古稱“巴夔戶牖、秦楚咽喉”,譽為“巫咸古國、上古鹽都”,曾誕育悠古璀璨的鹽巫文化,森林資源全市第一。

史遠文厚,山清水秀。有國家級森林公園、4A級景區、市級旅遊度假區——紅池壩,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寧廠古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竹壩巖棺群,重慶第一高峰——陰條嶺;有距今1800多年曆史、三峽庫區唯一未被淹沒的古縣城——大寧古城。

全域興旅,相約巫溪。大力實施旅遊興縣戰略,合力推動長江三峽“奉巫巫城”旅遊一體化建設,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著力打造全國知名人文生態旅遊目的地,旅遊業正成為巫溪戰略性支柱產業。隨著巫溪至陝西省鎮坪縣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設和鄭萬高鐵巫溪支線等大通道的加快推進,巫溪旅遊必將迎來新的發展篇章!54萬熱情純樸的巫溪人民誠邀您一起探秘“巫咸古國”、品味“心旅巫溪”!

走進巫溪:俯瞰人文歷史 細品原味三峽

寧廠煙雲 董晏 攝

在渝東北邊陲,一座寧靜的小城依山而築,古老的城牆,閒適的人們,清澈見底的大寧河緩緩穿城而過,潺潺流水倒映著兩岸青山。這,便是有著“峽郡桃源”美稱的巫溪縣。

“秦楚門戶,巴夔戶牖”,歷史上的巫溪,鹽業發達,全國各地鹽商紛紛來寧廠古鎮販運食鹽,形成了秦巴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位於重慶巫溪與陝西鎮坪、湖北竹溪交界處的雞心嶺,險峻挺拔,雄關高踞,“一腳踏三省”,鹽馬古道崎嶇蜿蜒,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塞。特殊的地理優勢與資源分佈,讓先人們在這裡安居紮根,漸漸形成獨特的文化,經過時間的積澱,巫溪已然成為一座歷史人文氣息厚重、原始自然風光無限的精品小城。

原味三峽,風光綺麗

地處三峽腹地的巫溪縣,自然資源稟賦優越,高山俊秀、深谷神秘、河流清淨,堪稱放眼皆美景,處處是畫廊。

中國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場——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海拔1800~2600米,年平均氣溫7.6℃,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有云中花海、天子城草場、西流溪、漢闕溼地、團城峽谷、十二埡山地、黑草坎度假區等六大區域。是春觀山花夏避暑、秋賞彩林冬戲雪的好去處,也是全球高海拔地區最大的“雲中花海”,造就了“錦繡草原·雲中花海”的美譽。

發源於大巴山南麓的大寧河,被譽為“天下第一溪”,有著“王侯歸來,天下無溪”的美稱。其支流後溪河作為重慶市唯一一條國家一級水質的河流,河水可直接飲用。其中作為寧河七峽之冠的妙峽,保留了三峽蓄水後最原始、最美麗的峽谷風光,被遊客朋友盛讚為“原味三峽”,兩岸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峽內怪石嶙峋、懸瀑飛泉,更不時有野生猴群兩岸致意,峽谷泛舟,可謂野趣橫生,和諧自然,妙不可言。

大寧河西岸石壁上,鑿有排列有序的方形石孔棧道,盤山環繞,相傳為古時運鹽滷所用。其上游東溪河荊竹壩,西岸絕壁100多米高的巖罅裡,24具黑灰色棺材首尾銜接,是西南地區現存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巖棺群——荊竹壩巖棺群。據考證,乃古代濮人所葬。濮人認為“位高越尊”,人死後,靈魂升入天堂。將棺木至於高處崖壁,便於連接上天,體現了他們對祖宗以及生命的崇拜。至於以何方式將棺槨葬於高達百米的絕壁之上,至今仍是一個謎,留給後人去探索。

走進巫溪:俯瞰人文歷史 細品原味三峽

蘭英秋色 李磊 攝

此外,還有上古鹽都——寧廠古鎮、“三峽第一洞”——靈巫洞、“重慶第一峰”——陰條嶺、“重慶第一深谷”——蘭英大峽谷等精美景區景點。

上山·下水,養心養身

巫溪,是一個休閒避暑勝地。“上山·下水”是去巫溪避暑的兩個最重要的途徑,上山吸清新空氣、賞自然美景、過清涼酷夏,下水品巫溪烤魚、嘗寧河冰啤,於高山處乘涼,於寧河邊漂流,徹底體驗“放下·放鬆·放縱”的養心養身之旅。

走進巫溪:俯瞰人文歷史 細品原味三峽

《紅池放牧》 陳紅 攝

遊玩過了山,接下來就是水了。經專家考察,大寧河處地形水勢十分適宜進行漂流運動,巫溪縣擬舉辦漂流比賽,“大寧河漂流賽”分漂流艇和皮划艇賽兩大類,單人、雙人、集體均可,穿上救生衣,拉上夥伴的手,朝著山谷大喊一聲:“我們來囉!”皮划艇便順著河水飛馳而下,於清波碧浪中體驗戲水之樂。此地還將打造一個專業的漂流培訓、器材選購基地,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讓人們享受難得的刺激與愉悅。

文化尋根,迴歸本真

巫溪,顧名思義,“巫”是巫溪最重要的文化組成。巫溪是亞洲“巫文化”最早的發源地,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圍繞著天賜寶藏——鹽泉,遠古先民得以在此生存下來,人們敬畏自然,做些祭祀祈求上蒼的保佑,“巫”應運而生。

探寧廠古鎮,看千年古蹟,聽巫鹽傳奇,覓先人智慧。駐足滄桑古鎮,漫步青石古道,找尋那些關於巫文化、鹽文化、藥文化的遺蹟。走進古鎮,迴歸本真。如今,經過千百年的時光洗禮,物換星移,汩汩流動的鹽泉、大寧河沿岸的懸棺等正等待著人們去追尋歷史的足跡。

觀峰村作為“全國最美休閒鄉村”,位於巫溪縣城西部,東接巫溪魚米之鄉羊橋壩,西鄰國家森林公園紅池壩,交通便捷,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孝德文化”是這裡最濃厚的文化,當地人研發了“婆婆菜”,即將“雞脖子”剁碎包在麵皮裡給老人吃,既富含營養又利於咀嚼吞嚥。 這是人們對於“孝”最樸素的體現。為了宣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孝德文化,培養孩子的孝德觀念,觀峰村建設百米孝德文化長廊、孝德堂、二十四孝太極操。另外,觀峰村深度挖掘農耕文化,建設農耕文化展廳,走進農耕文化展覽館猶如走進一戶村民家中,從廚房到臥房再到種地用的工具都一應俱全。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都是在村民家蒐集過來的,專門陳列出來供晚輩們參觀,讓他們知道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一些物品。”

“巫溪作為一個遲來的旅遊城市,並不想做一些與其他地方同質化的旅遊項目,我們不願破壞自然生態,美麗的青山綠水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藏。”巫溪縣旅遊局負責人表示,希望在保護原生態的同時給人們帶來久違的自然與平和,體驗小城裡的慢生活,逃離都市的喧譁。

朝出觀山川,夜歸啖鮮魚。傍晚,人們圍成一桌,舉著手中的冰啤酒碰杯,慰勞自己運動了一天的身體,吹著清涼的河風,小孩三五成群在河邊嬉戲,笑鬧聲不絕於耳。也許,幸福的終極意義就藏在這慢節奏的青山綠水中,就在這沉靜而包容的山間小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