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10天干、12地支,传统文化要学习哦

干指十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支指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公元年数-3)/10的余数为干;

(公元年数-3)/12的余数为支。

举例:今年是什么年。

(2018-3)/10,余数是5,对应天干的戊;

(2018-3)/12,余数是11,对应地址的戌。

所以2018是戊戌年。

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或者

⒈推算天干: 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

⒉ 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或者

⒈日干x2+时支数-2=时干数

(公式揭密:因为甲子日的子时是从甲子时开始,推算下去,乙丑日对应丙子,即乙2对应丙3,再下去是丙3对应戊5,正好每日的子时天干为日干x2-1,即日干x2+时支数-2)

⒉ 时支是固定的。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为什么有10天干、12地支,传统文化要学习哦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分阴阳,所以有天干十个。

甲:阳木;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

戊:阳土;己:阴土。

庚:阳金;辛:阴金。

壬:阳水;癸:阴水。

方位:

东(甲乙)、南(丙丁)、中(戊己)、西(庚辛)、北(壬癸)。

五行:

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壬癸)。

综合: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泱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为什么有10天干、12地支,传统文化要学习哦

地支方位:

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生:寅卯木→巳午火→辰戌丑未土→申酉金→亥子水→寅卯木

克:寅卯木→辰戌丑未土→亥子水→巳午火→申酉金→寅卯木

冲:子午冲;寅申冲;卯酉冲;巳亥冲;丑未冲;辰戌冲。

三合: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注:五行属性与中间字相同)

六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火。(结合手掌记忆法)

半合:亥卯合木;卯未合木;寅午合火;午戌合火;巳酉合金;酉丑合金;申子合水;子辰合水。(注:从三合入手记忆,三合中两侧字与中间字相合)

会:寅卯辰会东方木局;巳午未会南方火局;申酉戌会西方金局;亥子丑会北方水局;辰戌丑未土会中央土局。

刑: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寅巳申相刑,为恃势之刑;丑未戌相刑,为无恩之刑;辰午酉亥自刑。

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结合手掌记忆法)

破:子酉相破;卯午相破;申巳相破;寅亥相破;辰丑相破;未戌相破。

为什么有10天干、12地支,传统文化要学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