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42天检查,医生都建议做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做吗?

老影迷老歌迷

有必要做!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对于盆底肌的损伤和压迫是很大的,分娩时的压迫和牵拉,也会使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修复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坚持,一般产后一个月到三个月是调理的最佳时间。


孕妈成长日记

  产后恢复对于宝妈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如何科学规范进行产后健康恢复,如产后42天检查,医生都建议做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做吗?以下浅谈,以作共享。

  1、什么是盆底肌群?

  2、为什么产后42天检查,医生建议做盆底肌修复?

  我们知道,宝妈经过十月怀胎的过程,身体围度、激素水平、体重、腹腔体积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子宫的变化使得盆底肌处于持续的受压状态,而逐渐松弛造成严重损伤,再加上分娩,使得盆底肌损伤成为必然。

  目前,大量的文献资料已经表明,虽然妊娠与分娩对女性盆底肌肉的损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对盆底损伤的影响是可逆的。产后42天检查,医生建议做盆底肌修复说明你的盆底肌已经受损,如果不重视骨盆底修复、康复锻炼,对健康影响很大。

  最后,在这里温馨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修复盆底肌的好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内,为避免增加生殖道感染几率,避免引发多种疾患,建议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盆底肌功能修复及康复训练。


家庭医生在线

生完宝贝,新妈咪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关注自己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谈到盆底肌肉恢复,小道消息、商业炒作不少,妈咪了解的科学方法、医学真知却不多,来请专家为我们拨开迷雾吧!

近一半产后妈咪存在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在怀孕、分娩的时候,盆底肌肉会受到很大压力而拉长变薄,张力和控制能力会随之减弱,PC肌受损常表现为:

●PC肌紧张 妈咪生产后若常感到下背部疼痛,常患阴道或泌尿系感染,或性生活时阴道内有疼痛感,可能是由骨盆肌肉长时期慢性紧张或痉挛性收缩引起的。测试发现,女性中约有20%~30%的人阴道PC肌紧张度合适,勉强合格者40%~50%,而20%~30%的人则过分松弛。另有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PC肌松弛 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有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恢复不及时,还有可能发展为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何为PC肌

阴道、尿道、肛门四周成束的盆底肌肉称耻骨尾骨肌,简称PC肌,女性的盆底肌肉,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盆腔脏器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还参与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

PC肌恢复别入3误区

误区1:产后PC肌会恢复如常

误区2:靠提肛、阴道收缩可有效锻炼PC肌

20世纪40年代,医生凯格尔最早提出通过找出正确的盆底肌肉群,然后进行收缩的自我锻炼法,恢复PC肌功能。可是人们往往错误地锻炼了假想的“PC肌”(往往是腹肌和臀部肌肉),锻炼效果差甚至适得其反。

当努力提肛或缩肛时,并没有实际的肛门收缩发生,而是腹部或臀部肌肉的绷紧和收缩。这些错误的收缩本身对锻炼PC肌作用不大,应该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盆底肌肉的收缩锻炼。

误区3:剖宫产不用锻炼PC肌

顺产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的主要原因,但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损伤盆底肌肉,只是多少和程度上不同而已。只要怀孕,日益沉重的子宫对盆底肌肉都是一种过度压迫,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使得盆底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所以认为只要选择剖宫产就能避免损伤盆底肌肉,因而不用做相关康复训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盆底康复,不用太害羞

随时锻炼PC肌,你也可以!

妈咪可在家借助阴道哑铃进行阻力训练,将器具放入阴道,开始时以收缩PC肌3秒后放松3秒为1次,重复10次为1组,逐渐延长收缩时间到10秒。锻炼数组后,快速短促的抽动PC肌,尽可能快地反复收缩和放松该肌肉数分钟,开始时可能很难分清是收缩还是放松,但逐渐就容易区别了。

每天以收缩300次为宜,以保证训练效果。大约50%的患者在开始矫正训练之后的前几周,会走回头路,重新使用那些不相关的肌肉而不是PC肌。因此,有必要在第1个月里每周重新用会阴压力计检查。当妈咪熟练掌握了锻炼PC肌的方法,就可以在开会、办公、听课、看电视时,随时随地非常隐蔽地锻炼PC肌啦。

找对方法,PC肌康复才有效

●生低频电刺激 通过低频电刺激PC肌做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使之得到被动锻炼,达到增加肌力的效果。适用于盆腔肌肉软弱无力,或无法找出正确肌肉群的妈咪。现在,国内已经有iBall和魅动小v这样与手机App相结合的阴道哑铃供妈咪选择使用。

药物能缩阴?千万别信!

市面上有很多所谓“药物”或保健品宣传只要涂抹就能缩紧阴道,有偏方还说醋蒸可缩阴,千万别信。肌肉的力量都是靠锻炼才变得有力,药物或醋蒸是没什么用的,盲目用药会破坏阴道内原有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造成菌群失衡,易引发感染,很危险的。


妈咪宝贝传媒

自从国家政策放开二胎之后,各位宝妈都开始准备二胎了。但是产后宝妈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小肚子上的肉肉变多了,小肚腩的出现只是表面上。生完宝宝后,妈妈们的盆底肌就会变得松弛进而会影响身体。大家还可以去搜一搜盆底肌的松弛会对大家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那么为了帮助各位伟大的宝妈恢复完美的身材,帮助宝妈进行产后恢复,小咖为大家带来了一组瑜伽体式。

话不多说,大家跟小咖一起来看看这组瑜伽体式吧!

体式1:半船式

1.坐在瑜伽垫上,脊柱挺直,双腿前伸保持挺直,手臂伸直,手掌撑在地面上。

2.呼气,身体后仰,同时抬腿,保持膝盖绷直,腿部与地面保持60°。

3.手臂向前伸展,绷直,双手握住双脚足弓,拇指放于脚背上。身体的平衡靠臀部保持,腹部和背部肌肉保持绷紧。保持此姿势3-5个呼吸。

4.双腿屈膝,双脚下降,使小腿与地面平行;双臂向前伸直,与肩齐平。

5.保持此姿势3-5个呼吸,维持重心稳定。

体式2:蹲式弓式

1、保持双膝跪地,双手掐腰挺直上身。

2、左脚向前,身体自然前倾,左足弓起,双手平放左脚两侧贴地。

3、将弯曲的左脚下压,脚尖点地,右脚伸直。

4、挺直上身,全身下压,双手往后沿着身体延展,往后捉住抬高的右脚脚尖。

5、保持3-5个呼吸。然后作相反方向的动作

体式3:简易坐式

1、坐在地上,两腿前伸。

2、弯左腿,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之下。

3、弯右腿,把右脚放在左大腿下方。盘腿而坐。

4、双手分别放在两膝之上。肩膀和手臂放松。

5、保持姿势,自然地呼吸。

体式4:马里琪二式

1、坐在地面上,双腿向前伸直,打开胸腔;

2、弯曲双膝,脚掌应完全平放于地面,小腿贴紧大腿。

3、举左手臂向上,呼气,身体微微前倾,直到左侧腋窝抵住左膝内侧,左手臂从前侧环绕住左小腿胫骨向背后伸展右手动作相同,直到右手抓住左手腕。

4、吸气,把背部向上伸展,感觉臀部两侧均匀地压住地面,右腿肌肉收紧,保持伸直,眼睛看右脚趾,正常呼吸;

5、呼气,身体向前向下倾,保持此姿势3-5个呼吸。

体式5:束角式

1、 双腿伸直坐于垫子上,保持上半身挺直。

2、 弯曲右膝,双手抓住右脚脚踝和脚跟,将右脚拉向腹股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左脚拉向腹股沟,直至与右脚掌相合。

3、 双手紧握双脚脚趾,将脚跟再次向腹股沟,沟拉靠,双腿外展,双膝下压靠近地面,上半身向上伸展,身体下压,尽量与双脚接触。

4、 保持此姿势3-5个呼吸,保持重心稳定。

体式6:卧英雄式

  1. 1、保持跪坐姿势,吸气,臀部坐在两脚之间的地上,手臂自然垂于体侧。
  2. 2、呼气,身体向后倾,逐步将头、背部放在地面上,双臂伸展过头,弯曲双肘时,小臂于头顶上方交替。
  3. 3、保持此姿势3-5个呼吸,上身缓缓抬离地面,双手垂直于体侧,身体还原。

修复盆底肌刻不容缓,产后瑜伽就是很好的方法帮助宝妈们进行恢复。各位伟大的宝妈为了宝宝奉献了自己的很多,正如那几句歌词“怎么会生下了他,并决定带他回家,付出了我的所有我的一切,无所谓…..”,那么伟大的宝妈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坚持产后恢复自己的身材为宝宝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今日话题:各位宝妈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喜欢小咖介绍的瑜伽体式,记得转发和关注哦,爱你们~


瑜伽微社区

医生都建议产后42天开始做盆底肌修复,但是很多产妇对盆底肌修复并不重视,其实因为没有了解盆底肌在怀孕期间的破坏程度有多大,在这里我告诉大家,盆底肌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要做盆底肌修复。

1.盆底肌就是托着我们腹部所有脏器(孕期包括羊水和婴儿)的一张肌肉网。 而孕期的增重让这部分肌肉的负担变大,肌肉之间的空隙变大变形,如果不及时恢复,“月子病”大小便失禁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

2.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已育女性,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性疾病。如果你发现在生产以后会出现。有尿失禁,这个就是常见的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之一。

3.除了尿漏,盆底肌受损还会引起子宫脱垂、反复尿道炎等等危害。

4.剖宫产和顺产,盆底肌都会受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盆底肌修复的最佳时间。

修复盆底肌的最好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之内,各位产妇要抓紧这段黄金时期进行盆底肌的修复,否则会造成生殖器官的炎症和其他功能性障。

盆底肌修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1.每天多喝水,不要喝咖啡,茶或者可乐。

2.没有便意的时候不要去小便。

3.尽量延长每次小便之间的间隔时间。 4.最好使用坐便器。

5.大便时间不要过长。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 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J妈学堂


蔡晓红注册营养师


ldl16

其实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很高,达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在产后有一个自然的缓解过程,尤其是在月经恢复以后,有尿失禁,进行电刺激是有效的。

再说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常规的产后康复对减少尿失禁有帮助。


佳楠育儿记


Eymon

我生了两个都没做,我的两个都是剖腹产,觉得没必要做。可能也是因人而异吧,顺产的话盆底肌松弛,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运动恢复。如果没有恢复的话,日常生活就会有点小尴尬哦,像打喷嚏,干体力活等就会漏尿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