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湾大桥开通后,为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

侃侃电影赏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纵横哥专门采访了一位家在坡头麻斜的60后大哥。海湾大桥是2006年建成通车,他说他有几十年的过海经历,海湾大桥建成后,他最大的感受是:可以随时过桥,特别是在夜晚也能过桥,非常方便,非常节约时间。

他对大桥建成前的交通不便有切身之痛,说出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敢相信。海湾大桥建成前,从市区到坡头麻斜有两种方法。最早是在霞山榕树头海滨码头坐船,在开发区平乐渡口也有车渡。霞山的人渡只在白天开,早上6点至晚6点多,要提前去排队。平乐这边也最多是晚上十一二点,而且平乐的车渡有时还会因为人少或天气不好而取消班次!

90年代那会他在坡头南油工作,是一个爱玩的年轻人,经常过霞山和朋友们玩,玩得正开心时,不知不觉就十点了,必须去坐船了,其实还没玩尽兴,非常不爽。他有一辆摩托车,骑到平乐渡口,运气好就顺利过海。

但有一次运气不好就没船过海了!他又急着回,不得不坐小船,私人船,费九牛二虎将两三百斤摩托车抬到小木船上,人还差点掉到海里。还有一次更惨,等到晚上十二点,平乐车渡突然取消最后一班船,他只能骑着摩托车,从霞山转赤坎,转官渡,转龙头,开了八九十公里才回到南油!

难怪当时的人们说,“宁要霞山一张床,不要坡头一套房”,因为交通太不方便了!这也是后来他想尽办法也要在霞山争取一套住房的重要原因!

2006年开通海湾大桥后,从市区到坡头就非常便捷了,哪怕是遇到大雾或级别不高的大风,日夜通行没问题。有急事要过海,随时都可以开车或坐车过,不会误事。特别是遇到有人要抢救这种情况,就能够争取宝贵的救命时间。

海湾大桥对湛江人来说,绝对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宏大工程,但目前它的收费却让群众颇有微词。小汽车单次收费15元,摩托车单次收费5元,大型车更贵。湛江的收入水平不高,这样的收费的确有点让人吃不消,什么时候能减免收费就好了!


湛江纵横哥

湛江海湾大桥应该是在2006年12月建成通车,长度大约是四公里。

湛江海湾大桥及连接线一期工程东起吴川市黄坡镇接G325,沿S373线经湛江市坡头区,于平乐渡口上游1.3km处跨越麻斜海湾,终于湛江市乐山大道,全线包括全长3981米的湛江海湾大桥和约21km的四车道一级公路,总投资约12亿元。其中,湛江海湾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斜拉桥主跨为480米,钢砼混合箱梁结构,斜拉桥边跨跨度为120米+60米。该桥水深达20m,基础深达104m、塔高达155.3m,是广东继虎门大桥之后建设的最大规模的桥梁工程。

大桥在广东第一次实施环氧沥青铺装,第一次自行研制出50米连续梁移动模架造桥机进行施工,第一次使用了平行镀锌钢丝索,第一次在主塔和钢箱梁之间安装了国际先进的抗震支座。
湛江海湾大桥能够抵抗5万吨及以上轮船的撞击,抵抗12级以上、三百年一遇的台风,抵抗8级的地震。

在海湾大桥没有建成之前,海湾东部的人要进入市区,必须要坐着轮渡过海,而过海有两个渡口,一个是南油码头,一个是麻斜渡口。

两个渡口都有几对轮渡对开,因为轮渡少,那个时候等候过海的人和车,在码头上排上了长龙,有时候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其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80后以前的人应该都有很深有记忆,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说了。

海湾大桥通车之后,南油码头和麻斜渡口仍然保留,但主要车流都是由海湾大桥通过。

海湾大桥的建成,对生活在海湾东部的人来说,的确十分便利,要进入市区,不管是坐公交车,开电动车摩托车,还是开小车,也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

很多人吃过晚饭,坐着公交车去市区逛街,在晚上十点左右再坐公交车回来,十分方便。

海湾大桥建成之后对两地的经济发展之类的,这是一个较大的话题,我不懂,就不多说了,总之,海湾大桥通车,给两地的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这才是最值得称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