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素有“活化石”之稱。它是與恐龍同一時代,是延續至今的珍稀物種,已經有三億多年曆史。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也叫它“娃娃魚”,大鯢也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自身有山椒味道。

孔令洪從事大鯢養殖已經十年了,為了保證給大鯢一個原生態的環境,他將大鯢養於高山下的長達一千多米的山洞裡。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一、

孔令洪自述

我95年開始做煤礦,做煤礦是一個高風險又比較辛苦的行業,我做了15年的煤礦。在07年的時候,我們成都市政府就要關閉煤礦,所以我就想有沒有比較好的行業。當時我們中一個成員羅健,他開車到漢中去的時候就看到那邊在養大鯢,養的非常好,做成產業。

他去看過回來就把這個情況跟我說了,我也跟著去考察、調查、調研。回來對大鯢進行分析以後,我們就開始著手去做。首先要選擇大鯢的養殖基地,應該說我們跑了很多的地方都去跑了,去看了,都不適合。

二、

我與娃娃魚的前世今生

現在的花水灣,以前叫川溪口,是國家二級保護區之一。當時花水灣這個地方,肯定不宜大鯢的繁殖生長,我們就到黎家溝,到䢺江去看,還是都不適合。最後找到了我們伍田村的這個山洞。這個山洞是在58年的時候打的一個井垮了,但是它的水質很好。我們的水質可以說跟市面上賣的礦泉水水質沒有區別。

因為它的水質好,環境好,我們可以在這裡面做文章,所以仿生態的大鯢養殖基地,經過很多次的考察,取水的化驗,我們就把這裡定為大鯢的養殖基地。我們從事大鯢養殖,已經快十年了,從08年開始逐步搞建設,至今接近10年時間了。所以我對這個娃娃魚情有獨鍾,感情很深。

因為與大鯢的多年相處使孔令洪對大鯢有獨特的感情,也為了保護䢺江的生態環境,在2011年的時候,他在礎江河放生了140尾大鯢,當年價值四十萬。他說,比起錢,他還是把生態環境和娃娃魚的生存條件看得更重一些。

三、

先生態後養殖 —— 堅持與情懷

我這個合作社養大鯢,說不上高端,也說不上大。但我們有優勢,我們用仿生態的山洞,根據它的生長環境和條件要求設計規劃建設。

他們很多都是用自己建設的地下室,或者樓房,用空調保持它的溫度和環境。所以他們飼養的環境和條件,養出的大鯢跟我們有區別。因為我們是用山洞,它的溫度、水質、安靜都適應大鯢的養殖條件,這是我們的優勢。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我們處在䢺江河,本身河裡面就有很多野生河魚。我們當地的農民、漁民從河裡面打撈上來送我們魚塘裡,我們就拿這來喂大鯢。我們要體現生態魚。

我們在養魚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阻礙。第一個是工期花了很長時間,第二個是費用也花了很多,造成我們的預算超額,超額以後資金出現缺口,我們買這個大鯢魚苗,資金都很困難。當時是政府支持了我們,成都市的市委副書記鄧修明,帶領成都市各大局,各級領導來我們這考察,調研以後給了我們一筆扶貧資金。讓我們在12年的時候度過了難關,讓我們的大鯢就發展了下去。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四、

我與娃娃魚的故事

“此宴只因天上有,難得人間幾回嘗”,大鯢全身都是寶。它有藥用價值和使用價值,它的皮膚可以治燒傷、燙傷,非常有療效,因為它有膠原蛋白和氨基酸,還可以美容。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當時我看到這些資料以後,第一個給她理療,第二個就是魚用我的配方燉著給她吃。她以前是杵雙柺,走路都無法走。

她的兩隻腳,一隻與另一隻比起它都很小,為什麼小呢?就是因為它沒有供血。她的肌肉基本上就萎縮了,我第一個是拿著娃娃魚用我的配方燉給她吃,加上理療。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經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柺杖現在已經去掉了,我老婆目前在帶外孫,你說如果腳不方便怎麼帶外孫呢?所以說我養這個魚得到什麼好處,我覺得從我內心上說,從收益上說沒得到啥,但我得到最安慰的是把我老婆的腳醫好了。我非常高興。

五、

初衷

我的初衷是,我想以合作社的名義,帶動當地的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我當時的想法,我也是一直照著這個思路去發展,去規劃的。

三億年前的活化石,山洞裡的“奇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