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涯,學無涯,暢銷40年的科普著作——從一到無窮大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從一到無窮大》的作者伽莫夫就是不僅僅滿足於介紹現有的科學知識,而是希望讀者藉此領略到廣闊的科學世界,這樣即便讀者記不清書裡講了什麼,但是養成科學的思考方式卻可以受益終生。

生有涯,學無涯,暢銷40年的科普著作——從一到無窮大

作為一本綜合性科普著作來說,《從一到無窮大》篇幅不算很大。然而,伽莫夫用這僅僅300多頁,講述了近代科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作者喬治·伽莫夫,出生於俄國,後移居美國,核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其科普著作以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描述抽象深奧的物理學理論著稱。得益於作者深厚的科學功底、高超的寫作技巧和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上,以及翻譯儘可能的原汁原味,本書的中譯本自發售以來就獲得很大的成功。

《從一到無窮大》的主線是“世界是無窮的”。世界是無窮的,同樣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也是無窮的。作者伽莫夫的從大數開始,到空間,到相對論,到原子,到核物理,到生物學,到遺傳學,到天文學,到宇宙起源,逐步開始向讀者揭開科學神秘的面紗。

《從一到無窮大》真正吸引讀者在於兩方面:

二、伽莫夫不僅僅教授知識,更希望讀者能養成一種科學素養。科普讀物的讀者未必本人就要從事科學相關工作,但至少要學會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大部分科普讀物需要讀者有一定程度知識儲備,所以不需要一開始就要讀懂書中所有細節。真正重要的在於能否從中體會到了一種新的思想,獲得對於科學的一種新的理解。像《從一到無窮大》所展現的一樣,好的科普讀物不應僅滿足於用通俗的語言向讀者講清科學道理,更應該向讀者傳達一種探索的精神、一種科學的思考方式。

生有涯,學無涯,暢銷40年的科普著作——從一到無窮大

正如知乎上對於閱讀的意義的回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科普讀物本身的意義不在於讀過之後你還記得多少所謂的“定理定律”,而在於他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世界觀和科學觀,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科學產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